一种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47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和三通管道;第一注射器用于容纳和推进A液,第二注射器用于容纳和推进B液,三通管道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Ⅲ,三通管道的第一进液口与第一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三通管道的第二进液口与第二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用于使双液浆流向模拟工作面;本技术方案的试验装置中所用到的器材购买方便,成本低廉,组装便捷;试验方法操作简单,与实际工况接近度高,所得结论误差小;试验所用物料较少、人力调配较为容易、试验场地及试验时间的选择均较为灵活,基本不影响现场工程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盾构施工所用的双液浆是由A液和B液按一定配比而成混合浆液,A液为水泥浆,B液为水玻璃,水泥与水玻璃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a(OH)2+NaO·nSi02+mH20一Ca·nSi02m·H20+2NaOH与单纯的水泥水化反应相比,双液浆的凝胶时间较短,这一特性使得双液注浆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地铁盾构施工中的二次注浆、堵漏处理、施做止水环、洞门封堵等施工工序,有些工程同步注浆因设备、地质、设计等原因也采用双液注浆。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JGJ/T211-2010)中规定:一般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堵水防渗应进行试验性施工,重要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堵水防渗应进行专门的注浆试验。通常试验室给出的双液浆配比对水玻璃浓度有要求,水玻璃在水溶液中的含量常用密度或波美度(°bé)表示,而当前市场出售的水玻璃质量参差不齐,现场检测水玻璃波美度需要使用波美比重计;通过调整A液中水泥含量和调控B液中水玻璃浓度或用量可以获取不同初凝时间的混合液,以适应现场不同情况的需要。实际工况大多是将调配好的A、B液分别通过泵送在管道内混合后到工作面或者分别泵送至工作面混合;如果混合后的双液浆初凝时间短,则会导致堵管、浆液扩散不好等情况;如果混合后的双液浆初凝时间太长,则浆液易被地下水稀释,进而影响堵漏效果;故为了更好地指导双液注浆施工,很有必要模拟现场实际工况来进行双液浆配比试验,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双液浆初凝时间。现有技术中,确定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采用实验量杯直接搅拌A、B液,获取双液浆初凝时间数据;第二种是在施工现场通过实际泵送操作,获取双液浆初凝时间数据。上述第一种方法的缺点:搅拌动作的本身就可以促进混合浆液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使所测得的浆液初凝时间相对要短,与实际工况相比,试验数据误差大。上述第二种方法的缺点:试验物资及人力的调配与实际施工相当,工作量较大,且易导致较大量的材料浪费,还无法使试验提前,耽误现场的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和三通管道;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均包括乳头、空筒、活塞、活塞轴和活塞柄,乳头处设有出液口;第一注射器用于容纳和推进A液,第二注射器用于容纳和推进B液,三通管道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Ⅲ,三通管道的第一进液口与第一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三通管道的第二进液口与第二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用于使双液浆流向模拟工作面。进一步地,还包括加长管,加长管的第一开口与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相连,加长管的第二开口用于使双液浆流向模拟工作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的空筒上均设有刻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的乳头处均设有可拆卸的封堵,封堵与乳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插接。一种基于上述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好A液,B液采用水玻璃原液;S2:在第一注射器中装入A液将第一注射器的活塞从空筒中抽离,封堵出液口,在空筒中倒入一定量的A液,再将活塞置于空筒中,将出液口敞开使之与大气相通,轻推活塞使空筒中的气体排出,将出液口与三通管道的第一进液口相连接;S3:在第二注射器中装入B液将第二注射器的活塞从空筒中抽离,封堵出液口,在空筒中倒入一定量的B液,再将活塞置于空筒中,将出液口敞开使之与大气相通,轻推活塞使空筒中的气体排出,将出液口与三通管道的第二进液口相连接;S4:将第一注射器中的A液和第二注射器中的B液同时且按一定流量比例推入三通管道中,A液和B液均通过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流出;S5:从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流出的A液和B液在模拟工作面混合,测试出管外混合的双液浆初凝时间;S6:及时拆装并清洗试验装置。一种基于上述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A1:采用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好A液,B液采用水玻璃原液;SA2:在第一注射器中装入A液将第一注射器的活塞从空筒中抽离,封堵出液口,在空筒中倒入一定量的A液,再将活塞置于空筒中,将出液口敞开使之与大气相通,轻推活塞使空筒中的气体排出,将出液口与三通管道的第一进液口相连接;SA3:在第二注射器中装入B液将第二注射器的活塞从空筒中抽离,封堵出液口,在空筒中倒入一定量的B液,再将活塞置于空筒中,将出液口敞开使之与大气相通,轻推活塞使空筒中的气体排出,将出液口与三通管道的第二进液口相连接;SA4:将加长管的第一开口与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相连;SA5:将第一注射器中的A液和第二注射器中的B液同时且按一定流量比例推入三通管道中,A液和B液均通过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流入加长管中,在加长管中形成混合浆液,混合浆液通过加长管的第二开口流至模拟工作面,测试出管内混合的双液浆初凝时间;SA6:及时拆装并清洗试验装置。本专利技术可以达到的有益效果为:(1)试验装置中所用到的器材购买方便,成本低廉,组装便捷;(2)试验方法操作简单,与实际工况接近度高,所得结论误差小;(3)试验所用物料较少、人力调配较为容易、试验场地及试验时间的选择均较为灵活,基本不影响现场工程施工进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第一注射器,2-第二注射器,3-三通管道,4-加长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包括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和三通管道;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均包括乳头、空筒、活塞、活塞轴和活塞柄,乳头处设有出液口,空筒上均设有刻度,乳头处均设有可拆卸的封堵,封堵与乳头的连接方式为插接;第一注射器用于容纳和推进A液,第二注射器用于容纳和推进B液,三通管道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Ⅲ,三通管道的第一进液口与第一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三通管道的第二进液口与第二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用于使双液浆流向模拟工作面。上述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可以选择为市售流食助推器,可以通过操作手柄的行程控制流量,更方便控制。基于上述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水泥和水按质量比1:1调配好A液,并过筛,防止存在大颗粒堵塞管路;B液采用水玻璃原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和三通管道;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均包括乳头、空筒、活塞、活塞轴和活塞柄,乳头处设有出液口;第一注射器用于容纳和推进A液,第二注射器用于容纳和推进B液,三通管道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Ⅲ,三通管道的第一进液口与第一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三通管道的第二进液口与第二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用于使双液浆流向模拟工作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和三通管道;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均包括乳头、空筒、活塞、活塞轴和活塞柄,乳头处设有出液口;第一注射器用于容纳和推进A液,第二注射器用于容纳和推进B液,三通管道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Ⅲ,三通管道的第一进液口与第一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三通管道的第二进液口与第二注射器的出液口相连,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用于使双液浆流向模拟工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加长管,加长管的第一开口与三通管道的出液口Ⅲ相连,加长管的第二开口用于使双液浆流向模拟工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的空筒上均设有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的乳头处均设有可拆卸的封堵,封堵与乳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或插接。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盾构施工双液浆初凝时间的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调配好A液,B液采用水玻璃原液;
S2:在第一注射器中装入A液
将第一注射器的活塞从空筒中抽离,封堵出液口,在空筒中倒入一定量的A液,再将活塞置于空筒中,将出液口敞开使之与大气相通,轻推活塞使空筒中的气体排出,将出液口与三通管道的第一进液口相连接;
S3:在第二注射器中装入B液
将第二注射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张胜安季斌孙晓辉孙杰彭云云张超刘伟王红燕孙泺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汇友市政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泉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