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46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包括安装支架、滑轮组件、爬梯装置和配重块,所述安装支架和滑轮组件设于底坑的井道侧壁,所述滑轮组件设于安装支架的上方,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滑槽,所述爬梯装置的上端与滑槽滑动且转动配合,所述滑轮组件上设有绳索,绳索的一端与爬梯装置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配重块连接。该爬梯装置有两种状态,分别为收紧状态和打开状态,当爬梯装置不使用时,将爬梯装置收紧,即贴合底坑的井道侧壁,减少占用空间;通过设置的滑轮组件和配重块,让爬梯装置的重力势能和配重块的重力势能相互转化,进而减少操作爬梯装置时,操作者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故操作者操作爬梯装置时所需要的力更小,操作更加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
本技术属于电梯安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
技术介绍
新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1中,对安装于底坑的爬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例如梯框或其他所适合扶手的长度从层门地坎的向上垂直延伸的高度至少为1.10m。现有应对新的GB7588.1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安装于侧壁的固定爬梯,该款爬梯为直立爬梯,不可移动,无法变换位置,正常安装情况下,爬梯顶端高出地坎1.10m;第二种是安装于侧壁的活动爬梯,爬梯与安装支架连接,该款爬梯在不使用的时候,处于收紧状态,减少井道占用空间,使用的时候将爬梯拉开一定角度,操作者可通过打开状态的爬梯进入底坑。上述两个方案中,第一种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占用空间大,新国标要求“对于直立的梯子,踏棍后面与墙壁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导致了该款爬梯占用井道空间较大,容易与轿厢,轿架以及井道中其他部件干涉。第二种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操作不简便,因为该款爬梯需要人为去进行提拉打开操作,而爬梯安装于侧壁,操作者需要站在井道外侧,并重心前移,伸手去提拉并打开活动爬梯,而底坑深度越大,爬梯的重量也会越大,提拉并打开爬梯的困难度上升,操作者存在坠落井道风险。为了减少爬梯的重量,设计者通常选铝作为制作爬梯的材料,而铝的价格比普通钢的价格高很多,这将导致活动爬梯的价格大大提高。爬梯与安装支架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打开爬梯过程中,螺栓与安装支架活动发生活动摩擦,且爬梯提拉过程中,因为爬梯重量较大,操作者难以保证提拉方向为竖直向上,这将使得操作者需要付出较大的力去提拉爬梯。而且操作者将爬梯收紧过程中,操作者手提着爬梯,将其往井道侧壁方向推,此时如果操作者用力过猛,容易导致爬梯和井道侧壁夹伤操作者手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旨在解决现有存在的爬梯占用空间大、爬梯的使用状态更改操作不简便的问题。本技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包括安装支架、滑轮组件、爬梯装置和配重块,所述安装支架和滑轮组件设于底坑的井道侧壁,所述滑轮组件设于安装支架的上方,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滑槽,所述爬梯装置的上端与滑槽滑动且转动配合,所述滑轮组件上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爬梯装置的上端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配重块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和滑轮组件安装于高于底坑的井道侧壁的同一侧。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设有连接螺栓件,所述连接螺栓件与爬梯装置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件的螺杆直径尺寸小于滑槽槽宽尺寸,在连接螺栓件的另一端设有螺母,螺母与连接螺栓件的头部直径尺寸大于滑槽槽宽尺寸。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在安装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侧板,所述滑槽设于侧板,所述爬梯装置的上端处于两个侧板之间。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通过膨胀螺栓件与底坑的井道侧壁固定。优选的,在所述底坑的井道侧壁上还设有导向板,在导向板上设有导向槽,所述配重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小于爬梯装置的重量。优选的,所述爬梯装置为钢制材质或铝制材质。优选的,在爬梯装置朝向底坑的井道侧壁的端面设有防夹手装置,所述防夹手装置为支杆件。优选的,所述爬梯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扶手杆,在两个扶手杆之间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踏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该爬梯装置有两种状态,分别为收紧状态和打开状态,当爬梯装置不使用时,将爬梯装置收紧,即贴合底坑的井道侧壁,减少占用空间;通过设置的滑轮组件和配重块,让爬梯装置的重力势能和配重块的重力势能相互转化,进而减少操作爬梯装置时,操作者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故操作者操作爬梯装置时所需要的力更小,操作更加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处于收紧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滑轮组件,2-爬梯装置,21-扶手杆,22-踏棍,3-安装支架,31-安装板,32-侧板,4-滑槽,5-导向板,6-配重块,7-膨胀螺栓件,8-连接螺栓件,9-螺母,10-绳索,11-支杆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包括滑轮组件1、爬梯装置2、安装支架3、导向板5和配重块6,所述滑轮组件1、安装支架3和导向板5从上至下设于高于底坑的井道侧壁的同一侧,所述爬梯装置2为钢制材质或铝制材质,所述爬梯装置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扶手杆21,在两个扶手杆21之间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踏棍22,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安装板31,在安装板3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侧板32,在侧板32上设有滑槽4,所述安装板31通过膨胀螺栓件7与底坑的井道侧壁固定,所述爬梯装置2的上端处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滑槽4内设有连接螺栓件8,所述连接螺栓件8与爬梯装置2的扶手杆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件8的螺杆直径尺寸小于滑槽4槽宽尺寸,在连接螺栓件8的另一端设有螺母9,螺母9与连接螺栓件8的头部直径尺寸大于滑槽4槽宽尺寸,所述滑轮组件1上设有绳索10,所述绳索10的一端与爬梯装置2的扶手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绳索10的另一端与配重块6连接,在导向板5上设有导向槽,所述配重块6与导向槽滑动配合,在扶手杆21朝向底坑的井道侧壁的端面设有防夹手装置,所述防夹手装置为支杆件11,所述配重块6的重量小于爬梯装置2的重量。综上所述,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该爬梯装置有两种状态,分别为收紧状态和打开状态,当爬梯装置不使用时,将爬梯装置收紧,即贴合底坑的井道侧壁,减少占用空间。2、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活动爬梯的基础上,增加了配重块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滑轮组件、爬梯装置和配重块,所述安装支架和滑轮组件设于底坑的井道侧壁,所述滑轮组件设于安装支架的上方,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滑槽,所述爬梯装置的上端与滑槽滑动且转动配合,所述滑轮组件上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爬梯装置的上端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配重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滑轮组件、爬梯装置和配重块,所述安装支架和滑轮组件设于底坑的井道侧壁,所述滑轮组件设于安装支架的上方,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滑槽,所述爬梯装置的上端与滑槽滑动且转动配合,所述滑轮组件上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与爬梯装置的上端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配重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和滑轮组件安装于高于底坑的井道侧壁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设有连接螺栓件,所述连接螺栓件与爬梯装置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连接螺栓件的螺杆直径尺寸小于滑槽槽宽尺寸,在连接螺栓件的另一端设有螺母,螺母与连接螺栓件的头部直径尺寸大于滑槽槽宽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配重的底坑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在安装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侧板,所述滑槽设于侧板,所述爬梯装置的上端处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烁华卢炜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