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32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6
调湿装置为将内部构造体收纳在外部箱体的构造。内部构造体具有基座体,基座体在使前基座以及后基座彼此对向的状态下组合,将组合的前基座以及后基座配置在底座之上。基座体在其下部具有托盘以及供水箱的收纳空间,并且,收纳空间的下方的底板包含前侧底板与后侧底板而形成。前侧底板与后侧底板的接合部被形成为直线状,在底座的上面,在位于接合部的正下方的部分形成有被分隔成凹部状的第一排水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湿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是关于加湿器、除湿器等的调湿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化式的加湿器中,以汽化过滤器吸取从供水箱被转移到托盘的水,使风吹到汽化过滤器而使水汽化。在如此使用水的电器产品中,在产品的设计时,需要预先考虑充电部等不会被水浸泡。例如,在日本特开2017-20727号公报,公开了能够可靠地将残留在托盘的水排出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因托盘的破损所致的托盘内的水漏出的情况,被搭载在装置内的各种设备有可能浸水而导致故障。另外,在从装置的底部中心附近渗出水的情况下,用户发现漏水较晚,存在地板腐烂等的损害变大的可能性。同样的课题在将通过除湿产生的冷凝水存储在托盘的除湿器中也会发生。在调湿装置的漏水对策中,因托盘下部的部件构成、形状复杂,由于需要在大范围内设想从装置底部的漏水位置,设计水的排出流路,因此排出流路的设计非常地困难。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成,目的在于提供将漏水所致的影响变少的调湿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调湿装置具有存储水的托盘,并调整室内的湿度;其中,装置本体包括内部构造体,所述内部构造体是在基座体安装各种功能部件而构成;所述基座体具有前基座、后基座以及底座的三个构件,在使所述前基座以及所述后基座彼此对向的状态下组合,将组合的所述前基座以及所述后基座配置在所述底座之上而构成;所述基座体在所述基座体内部具有所述托盘的收纳空间,并且,所述收纳空间的下方的底板包含前侧底板与后侧底板而形成,所述前基座具有所述前侧底板,所述后基座具有所述后侧底板;所述前侧底板和所述后侧底板的接合部、与被形成在所述底座的上面的第一排水槽在俯视下重叠。根据上述的构成,以前侧底板与后侧底板的接合部、与被形成在底座的上面的第一排水槽在俯视下重叠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将第一排水槽设为将从托盘漏出的水排出到产品外的排出流路,能够将漏水所致的影响变少。另外,在所述调湿装置中,能够设为如下构成:所述前侧底板和所述后侧底板的所述接合部形成为直线状。根据上述的构成,排出流路的形状变得简单,排水机构的设计变得容易。另外,在上述调湿装置中,能够设为如下构成:所述收纳空间的下方的底板包含所述前侧底板、所述后侧底板以及所述底座而形成;所述前侧底板以及所述后侧底板和所述底座的接合部、与被形成在所述底座的上面的第二排水槽在俯视下重叠。根据上述的构成,在收纳空间的下方的底板中,存在前侧底板以及后侧底板与底座的接合部的情况,通过将第二排水槽设置在底座,也能够将从托盘漏出的水可靠地排出。另外,在上述调湿装置中,能够设为如下构成:在所述第一排水槽以及/或所述第二排水槽设置有排水孔。根据上述的构成,能够将落在第一排水槽以及/或第二排水槽上的水从排水孔排出到产品外。另外,在上述调湿装置中,能够设为如下构成:所述排水孔是较所述底座的中央侧接近外周缘侧而设置。根据上述的构成,从排水孔被排出到产品外的漏水容易漏出到产品的设置区域外,用户容易注意到漏水。另外,在上述调湿装置中,能够设为如下构成:所述底座包含多个脚部,所述多个脚部从所述底座的下面突出;在所述基座体中,所述前基座以及所述后基座的负荷仅施加在所述底座的所述脚部附近。根据上述的构成,在底座中,能够减少为了承受前基座以及后基座的负荷的补强肋,第一排水槽以及第二排水槽的设计变得容易。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的调湿装置是以前侧底板和后侧底板的接合部、与被形成在底座的上面的第一排水槽在俯视下重叠的方式形成,因此能起到所谓将第一排水槽设为将从托盘漏出的水排出到产品外的排出流路,能够将漏水所致的影响变少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加湿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加湿器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的加湿器的内部构造体的基座体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表示图3的基座体中的被组合的前基座以及后基座的底板构造的剖面图。图4B是图3的基座体中的底座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图3的基座体中的托盘的正下方底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图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1的加湿器(调湿装置)1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加湿器10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加湿器10的内部构造体20的基座体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虽然例示将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加湿器的情况,但本专利技术在调整室内的湿度的调湿装置中可适用,也可适用于除湿器、具备加湿/除湿的两功能的装置。另外,在此的“调整”指的仅是使空间中的湿度变化,不限定为为了以传感器等配合设定湿度而控制湿度。如图1所示,加湿器10的外观是由加湿器本体(装置本体)11、前面板12、托盘13、以及供水箱14构成。前面板12是覆盖加湿器本体11的前面的面板部件。托盘13以及供水箱14可对于加湿器本体11抽出插入,在被安装在加湿器本体11的状态下,仅其侧面露出到外部。对于加湿器本体11的托盘13以及供水箱14的抽出插入是在将供水箱14载置在托盘13之上的状态下,以在侧方抽出插入的方式进行。加湿器本体11,如图2所示,将内部构造体20收纳在外部箱体而构成。在此的外部箱体是由前面箱体构件111、背面箱体构件112以及上面箱体构件113构成。另外,在加湿器本体11的前面侧(即前面箱体部件111的前面侧)可装卸地安装预过滤器15,被安装在加湿器本体11的预过滤器15被前面板12覆盖。内部构造体20是在以树脂制部件构成的基座体上,安装各种功能部件而构成。内部构造体20的基座体是由图3所示的三个构件,即,前基座21、后基座22以及底座23构成。更具体来说,基座体在使前基座21以及后基座22彼此对向的状态下组合,将组合的前基座21以及后基座22配置在底座23之上而构成。另外,在图3中,被安装在基座体的各种功能部件省略图示。接着,针对本实施方式1的内部构造体20的基座体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图4A是表示组合的前基座21以及后基座22的底板构造的剖面图。图4B是底座23的俯视图。基座体在所述基座体内部具有托盘13以及供水箱14的收纳空间。另外,前基座21具有前侧底板211,后基座22具有后侧底板221。在组合前基座21以及后基座22的情况下,前侧底板211以及后侧底板221是使彼此的端面接触而连接(对接),形成托盘13的下方(即上述收纳空间的下方)的底板(以下,称为正下方底板)(参照图4A)。并且,在此底板(被连接的前侧底板211以及后侧底板221)的更下方配置有底座23。另外,将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具有供水箱的除湿器的情况等,被设置在基座体的下方的收纳空间单纯成为托盘的收纳空间。如图4A所示,前侧底板211与后侧底板221的接合部L1沿着俯视的长边方向形成为直线状。另外,在此的直线状不限定仅为完全不包含曲线的完全的直线,也容许包含一些曲线。另外,如图4B所示,在底座23的上面,形成有被肋231分隔成凹部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湿装置,其具有存储水的托盘,并调整室内的湿度,其特征在于,/n装置本体包括内部构造体,所述内部构造体是在基座体安装各种功能部件而构成;/n所述基座体具有前基座、后基座以及底座的三个构件,在使所述前基座以及所述后基座彼此对向的状态下组合,将组合的所述前基座以及所述后基座配置在所述底座之上而构成;/n所述基座体在所述基座体内部具有所述托盘的收纳空间,并且,所述收纳空间的下方的底板包含前侧底板与后侧底板而形成,所述前基座具有所述前侧底板,所述后基座具有所述后侧底板;/n所述前侧底板和所述后侧底板的接合部、与被形成在所述底座的上面的第一排水槽在俯视下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31 JP 2020-0143211.一种调湿装置,其具有存储水的托盘,并调整室内的湿度,其特征在于,
装置本体包括内部构造体,所述内部构造体是在基座体安装各种功能部件而构成;
所述基座体具有前基座、后基座以及底座的三个构件,在使所述前基座以及所述后基座彼此对向的状态下组合,将组合的所述前基座以及所述后基座配置在所述底座之上而构成;
所述基座体在所述基座体内部具有所述托盘的收纳空间,并且,所述收纳空间的下方的底板包含前侧底板与后侧底板而形成,所述前基座具有所述前侧底板,所述后基座具有所述后侧底板;
所述前侧底板和所述后侧底板的接合部、与被形成在所述底座的上面的第一排水槽在俯视下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底板和所述后侧底板的所述接合部形成为直线状。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晃广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