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及具有端部斜筋的组装桁架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29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5
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及其具有端部斜筋的组装桁架叠合板,包括端部斜筋,端部斜筋由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大螺母组成;所述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为折线形结构,第一弯折钢筋与第二弯折钢筋交接部位下方焊接大螺母。端部斜筋底部有底板,底板上设置纵横底筋,端部斜筋与纵横底筋绑扎连接。它能够在生产线上流水化加工,叠合板构件抗弯强度提高、刚度大,不容易产生过大的挠度变形;钢筋桁架用量少,节约了大量钢材;现场施工无需搭设底部支撑架体,施工方便;桁架支撑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拆除,能够循环使用。能够降低叠合板的加工及建造成本,有助于推动装配式行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及具有端部斜筋的组装桁架叠合板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免支撑叠合板,此叠合板为免支撑叠合板。
技术介绍
建筑领域经常使用的传统叠合板构件,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湿作业步骤和施工模板,提高施工效率。传统叠合板的不足之处在于整体刚度低,抗弯性能差、易开裂、钢筋用量多、板底支撑设置较多。传统钢筋桁架叠合板结构,在吊装过程中产生较大挠度变形,甚至导致基板开裂。叠合层施工过程中,板底须设置大量支撑来提高叠合板整体竖向承载力,减小基板挠度、避免基板开裂。因此,传统叠合板在施工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造成综合建造成本偏高。现有的传统钢筋桁架叠合板由预先制作的钢筋桁架和钢筋混凝土底板组成,钢筋混凝土底板浇筑时将由上弦杆、腹杆和下弦杆组成的钢筋桁架的下弦杆埋入,形成整体受力叠合板构件。叠合板中的钢筋桁架在浇筑叠合层现浇混凝土时起到提供竖向刚度作用,可提高施工过程叠合板承载能力。腹杆连接上下弦杆形成空间稳定结构并兼具提高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抗剪性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筋桁架全部埋入混凝土,造成楼板钢筋配置过渡冗余,形成钢筋“浪费”,造成叠合板构件综合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端部斜筋的组装桁架叠合板,它能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其包括端部斜筋、支撑立杆、桁架支撑梁组成,其中的端部斜筋,由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大螺母组成。所述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为折线形结构,第一弯折钢筋与第二弯折钢筋交接部位下方焊接大螺母。所述第一平筋与第一弯折钢筋夹角120-150度,第一弯折钢筋与第二弯折钢筋夹角45-75度,第二平筋与第二弯折钢筋夹角120-150度。所述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为一体成型。所述支撑立杆为倒T型结构,其包括水平杆、竖向立杆,竖向立杆内侧设有螺纹,竖向立杆底部水平方向开孔,水平杆穿过孔洞,并在交叉位置焊接固定。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其中的桁架支撑梁为矩形钢管,与端部斜筋连接位置设置圆孔,桁架支撑梁与端部斜筋通过连接板使用螺栓连接,连接板为倒三角形结构,上部开两个螺栓孔与桁架支撑梁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连接板及端部斜筋在桁架支撑梁两侧对称布置,两侧端部斜筋通过连接螺栓穿过大螺母后连接。所述支撑立杆与桁架支撑梁之间通过加长螺栓连接,加长螺栓拧入支撑立杆,支撑立杆与桁架支撑梁之间设置套管。本技术提供具有端部斜筋的组装桁架叠合板,其包括上述端部斜筋、桁架支撑梁、支撑立杆、底板。端部斜筋底部有底板,底板上设置纵横底筋,端部斜筋与纵横底筋绑扎连接。所述端部斜筋的第一平筋、第二平筋全部,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部分埋入混凝土,形成锚固长度,底板加工完成后与端部斜筋形成一整体。所述支撑立杆的水平杆全部、竖向立杆部分埋入底板,形成锚固长度,底板与支撑立杆形成一整体。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生产线上流水化加工,叠合板构件抗弯强度提高、刚度大,不容易产生过大的挠度变形;钢筋桁架用量少,节约了大量钢材;现场施工无需搭设底部支撑架体,施工方便;桁架支撑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拆除,能够循环使用。以上特点能够降低叠合板的加工及建造成本,有助于推动装配式行业的快速高效发展。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端部斜筋节点放大图。附图5是本技术桁架支撑梁组合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端部斜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底板2为端部斜筋3为桁架支撑梁4为支撑立杆5为底筋6为大螺母7为加长螺栓8为套管9为连接板10连接螺栓11为水平杆21为第一平筋22为第一弯折钢筋23为第二弯折钢筋24为第二平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请参阅图1至图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其包括端部斜筋2、支撑立杆4、桁架支撑梁3组成,其中的端部斜筋2,由第一平筋21、第一弯折钢筋22、第二弯折钢筋23、第二平筋24、大螺母6组成。在现场叠合层施工时端部斜筋与支撑立杆主要作用为将叠合板混凝土与组装工具式桁架支撑梁连接成整体,形成桁架结构,从而使叠合板具有承担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荷载、结构自重的能力,以及整体强度未达设计要求时提供刚度保证。所述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为折线形结构,第一弯折钢筋与第二弯折钢筋交接部位下方焊接大螺母。所述第一平筋与第一弯折钢筋夹角120-150度,第一弯折钢筋与第二弯折钢筋夹角45-75度,第二平筋与第二弯折钢筋夹角120-150度。所述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为一体成型,加工完成后焊接大螺母。所述支撑立杆4为倒T型结构,其包括水平杆11、竖向立杆,竖向立杆内侧设有螺纹,竖向立杆底部水平方向开孔,水平杆穿过孔洞,并在交叉位置焊接固定。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其中的桁架支撑梁为矩形钢管,与端部斜筋连接位置设置圆孔,桁架支撑梁与端部斜筋通过连接板9使用螺栓连接,连接板为倒三角形结构,上部开两个螺栓孔与桁架支撑梁通过连接螺栓10连接,连接板及端部斜筋在桁架支撑梁两侧对称布置,两侧端部斜筋通过连接螺栓穿过大螺母6后连接。所述支撑立杆与桁架支撑梁之间通过加长螺栓7连接,加长螺栓可拧入支撑立杆,支撑立杆与桁架支撑梁之间设置套管。本技术提供具有端部斜筋的组装桁架叠合板,其包括上述端部斜筋、桁架支撑梁、支撑立杆、底板。端部斜筋底部有底板1,底板上设置纵横底筋,端部斜筋与纵横底筋绑扎连接。所述端部斜筋的第一平筋、第二平筋全部,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部分埋入混凝土,形成锚固长度,底板加工完成后与端部斜筋形成一整体。所述支撑立杆的水平杆全部、竖向立杆部分埋入底板,形成锚固长度,底板加工完成后与支撑立杆形成一整体,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时螺栓连接紧密,可减少组装桁架自身连接变形,组装刚度大,施工时在荷载作用下叠合板挠度小。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其特征在于,由端部斜筋、支撑立杆、桁架支撑梁组成,其中的端部斜筋,由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大螺母组成;/n所述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为折线形结构,第一弯折钢筋与第二弯折钢筋交接部位下方焊接大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工具式桁架,其特征在于,由端部斜筋、支撑立杆、桁架支撑梁组成,其中的端部斜筋,由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大螺母组成;
所述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为折线形结构,第一弯折钢筋与第二弯折钢筋交接部位下方焊接大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工具式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筋与第一弯折钢筋夹角120-150度,第一弯折钢筋与第二弯折钢筋夹角45-75度,第二平筋与第二弯折钢筋夹角120-15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工具式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筋、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二平筋为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工具式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为倒T型结构,其包括水平杆、竖向立杆,竖向立杆内侧设有螺纹,竖向立杆底部水平方向开孔,水平杆穿过孔洞,并在交叉位置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工具式桁架,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桁架支撑梁为矩形钢管,与端部斜筋连接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钢杨玉桐梁艺李东杰张天威王哲涵林炳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