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宝振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施工用排污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520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用排污泥装置,包括污泥提取结构、出泥管、导泥管和进水管,所述污泥提取结构一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出泥管,所述出泥管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手动蝶阀,所述出泥管外壁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导泥口,所述出泥管外壁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出泥管外壁围绕所述导泥口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泥管,所述导泥管外壁靠近所述出泥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手动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了出泥管堵塞污泥的清理,该排污泥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工作寿命长,占用场地小,为用户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排污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施工用排污泥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施工用排污泥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水利工程中污泥排放尤其重要,需要使用污泥排放装置将水底的污泥排放出,但是现有的排污装置采用直接排污,由于水预处理污泥易板结,直接排污不能将污泥排清,长期使用造成堵塞;设备的维护清理非常麻烦,维修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施工用排污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施工用排污泥装置,包括污泥提取结构、出泥管、导泥管和进水管,所述污泥提取结构一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出泥管,所述出泥管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手动蝶阀,所述出泥管外壁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导泥口,所述出泥管外壁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孔,所述出泥管外壁围绕所述导泥口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泥管,所述导泥管外壁靠近所述出泥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手动蝶阀,所述出泥管外壁围绕所述进水孔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外壁靠近所述出泥管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手动蝶阀。其中,所述污泥提取结构包括排污管、驱动电机、转轴和螺旋叶片,所述排污管顶部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贯穿所述排污管的转轴,所述转轴外壁位于所述排污管内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均匀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排污管外壁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排泥口。其中,所述出泥管通过螺栓围绕所述排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污管外壁一侧的顶部。其中,所述排污管顶部的中心处镶嵌有配合所述转轴的轴套,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轴套,且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污泥提取结构将水底的污泥提出,然后排泥口将污泥输送到出泥管内,通过出泥管将污泥排出,当出泥管出现堵塞时,将第一手动蝶阀关闭,然后同时打开第二手动蝶阀和第三手动蝶阀,并将进水管与外接的水管连接,然后通过进水管将清水注入到出泥管内,然后通过清水对出泥管内堵塞的污泥进行冲洗,然后通过导泥管将冲洗后的污泥排出,从而方便了出泥管堵塞污泥的清理,该排污泥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工作寿命长,占用场地小,为用户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排污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污泥提取结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出泥管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污泥提取结构;11、排污筒;12、驱动电机;13、转轴;14、螺旋叶片;15、排泥口;16、轴套;20、出泥管;21、第一手动蝶阀;22、导泥口;23、进水孔;30、导泥管;31、第二手动蝶阀;40、进水管;41、第三手动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施工用排污泥装置,包括污泥提取结构10、出泥管20、导泥管30和进水管40。其中,污泥提取结构10一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出泥管20,出泥管20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手动蝶阀21,出泥管20外壁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导泥口22,出泥管20外壁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孔23,出泥管20外壁围绕导泥口2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泥管30,导泥管30外壁靠近出泥管2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手动蝶阀31,出泥管20外壁围绕进水孔2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水管40,进水管40外壁靠近出泥管2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手动蝶阀41。其中,通过污泥提取结构10将水底的污泥提出,然后通过排泥口15将污泥输送到出泥管20内,通过出泥管20将污泥排出,当出泥管20出现堵塞时,将第一手动蝶阀21关闭,然后同时打开第二手动蝶阀31和第三手动蝶阀41,并将进水管40与外接的水管连接,然后通过进水管40将清水注入到出泥管20内,然后通过清水对出泥管20内堵塞的污泥进行冲洗,然后通过导泥管30将冲洗后的污泥排出,从而方便了出泥管20堵塞污泥的清理。其中,污泥提取结构10包括排污管11、驱动电机12、转轴13和螺旋叶片14,排污管11顶部的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贯穿排污管11的转轴13,转轴13外壁位于排污管11内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均匀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14,排污管11外壁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排泥口15。其中,出泥管20通过螺栓围绕排泥口15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污管11外壁一侧的顶部。其中,当需要对水底继续排污泥处理时,先将排污筒11底部放置在水底,然后打开驱动电机12,然后驱动电机12通过转轴13带动螺旋叶片14旋转,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14将水底的污泥提出,然后通过排泥口15将提出的污泥输送到出泥管20内,通过出泥管20将污泥排出。其中,排污管11顶部的中心处镶嵌有配合转轴13的轴套16,转轴13贯穿轴套16,且转轴13与轴套16转动连接,通过轴套16和转轴13配合,方便了转轴13的转动。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排污筒11底部放置在水底,然后打开驱动电机12,然后驱动电机12通过转轴13带动螺旋叶片14旋转,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14将水底的污泥提出,然后通过排泥口15将提出的污泥输送到出泥管20内,通过出泥管20将污泥排出,当出泥管20出现堵塞时,将第一手动蝶阀21关闭,然后同时打开第二手动蝶阀31和第三手动蝶阀41,并将进水管40与外接的水管连接,然后通过进水管40将清水注入到出泥管20内,然后通过清水对出泥管20内堵塞的污泥进行冲洗,然后通过导泥管30将冲洗后的污泥排出,从而方便了出泥管20堵塞污泥的清理,因此该排污泥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工作寿命长,占用场地小,为用户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排污泥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施工用排污泥装置,包括污泥提取结构(10)、出泥管(20)、导泥管(30)和进水管(40),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提取结构(10)一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出泥管(20),所述出泥管(20)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手动蝶阀(21),所述出泥管(20)外壁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导泥口(22),所述出泥管(20)外壁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孔(23),所述出泥管(20)外壁围绕所述导泥口(2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泥管(30),所述导泥管(30)外壁靠近所述出泥管(2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手动蝶阀(31),所述出泥管(20)外壁围绕所述进水孔(2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水管(40),所述进水管(40)外壁靠近所述出泥管(2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手动蝶阀(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施工用排污泥装置,包括污泥提取结构(10)、出泥管(20)、导泥管(30)和进水管(40),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提取结构(10)一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出泥管(20),所述出泥管(20)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手动蝶阀(21),所述出泥管(20)外壁底部的一侧开设有导泥口(22),所述出泥管(20)外壁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孔(23),所述出泥管(20)外壁围绕所述导泥口(2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泥管(30),所述导泥管(30)外壁靠近所述出泥管(2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手动蝶阀(31),所述出泥管(20)外壁围绕所述进水孔(23)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水管(40),所述进水管(40)外壁靠近所述出泥管(2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手动蝶阀(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施工用排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宝振
申请(专利权)人:崔宝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