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518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发明专利技术了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人工裂缝高度;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厚度;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剂用量;将暂堵剂、活性水和支撑剂构成的暂堵液以一定的施工排量注入,在人工裂缝内形成临时桥堵;控制临时桥堵的压力,使储层形成转向裂缝。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页岩油储层的测井数据进行利用,并通过暂堵工艺在压裂(人工裂缝)内设置临时堵桥,从而使得人工裂缝中形成转向裂缝,实现了对页岩油储层的压裂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页岩油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页岩油储层勘探力度,多个油气田取得勘探突破,但是开发难度大。与常规油气田开发相比,页岩油储层物性差,压裂改造体积小,产量低,人工裂缝改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压裂改造体积小,人工裂缝改造困难,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解决了人工裂缝改造的问题。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人工裂缝高度;S2、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厚度;S3、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剂用量;S4、将暂堵剂、活性水和支撑剂构成的暂堵液以一定的施工排量注入,在人工裂缝内形成临时桥堵;S5、控制临时桥堵的压力,使储层形成转向裂缝。具体地,步骤S1中确认人工裂缝高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1、通过页岩油储层的测井数据确认人工裂缝一定范围内的应力参数和岩石力学参数;A2、计算人工裂缝上方/下方的上隔层/下隔层的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A3、根据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之和确定人工裂缝上隔层的位置和人工裂缝下隔层的位置;A4、计算人工裂缝上隔层和人工裂缝下隔层的深度差,确认人工裂缝高度H。优选地,上述步骤A1中的测井数据的采集范围为人工裂缝上下20m;上述步骤A3中,上隔层或下隔层的确认公式为:ΔP+ΔE≥12。具体地,上述步骤S2中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厚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B1、选定暂堵剂的选用,选定人工裂缝的平均宽度W,并进行模拟室内暂堵实验;B2、通过实验数据确定暂堵厚度L,并使临时桥堵在人工裂缝内可承载压力不小于人工裂缝内的水平应力差。优选地,上述步骤B1中暂堵剂选用1-3mm的可降解聚乳酸颗粒,人工裂缝的平均宽度W=0.01m。具体地,上述步骤S3中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剂用量的计算公式为:暂堵剂用量M=2AρHWL;上式中:ρ为暂堵剂密度;A为富余量;H为人工裂缝高度;W为人工裂缝的平均宽度;L为暂堵厚度。具体地,上述步骤S4和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C1、将暂堵剂、活性水和支撑剂混合搅拌;C2、以定量的施工排量注入至暂堵位置,形成临时桥堵;C3、进行压力分析,计算相同排量下临时桥堵的压力涨幅P1;C4、根据页岩油储层的测井数据确认人工裂缝的最小主应力与最大主应力的水平应力差P2;C5、若P1<P2,继续注入暂堵液,直至P1>P2;C6、缝内暂堵有效,形成转向裂缝。优选地,所述支撑剂的使用量为暂堵剂的10%,所述施工排量为2.0-3.0m3/min,所述支撑剂为40-70目石英砂或陶粒。进一步,当形成转向裂缝后,大排量高浓度加砂注入,建立新的油气渗流通道。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页岩油储层的测井数据进行利用,并通过暂堵工艺在压裂(人工裂缝)内设置临时堵桥,从而使得人工裂缝中形成转向裂缝,实现了对页岩油储层的压裂改造。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的暂堵厚度的实验要求结果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的转向裂缝示意图。附图标记:1-页岩油储层,2-人工裂缝,3-临时桥堵,4-转向裂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2缝内暂堵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人工裂缝2高度;S2、确定人工裂缝2缝内暂堵厚度;S3、确定人工裂缝2缝内暂堵剂用量;S4、将暂堵剂、活性水和支撑剂构成的暂堵液以一定的施工排量注入,在人工裂缝2内形成临时桥堵3;S5、控制临时桥堵3的压力,使储层形成转向裂缝4。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通过在人工裂缝2(即压裂)内注入暂堵剂,并通过暂堵剂来形成临时堵桥,通过临时堵桥使得油气也人工裂缝2内堵塞,同时在其压强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对储层的隔层施加作用力,并压开新的裂缝,使其成为转向裂缝4。确认人工裂缝2高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1、通过页岩油储层1的测井数据确认人工裂缝2一定范围内的应力参数和岩石力学参数;A2、计算人工裂缝2上方/下方的上隔层/下隔层的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A3、根据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之和确定人工裂缝上隔层的位置和人工裂缝下隔层的位置;A4、计算人工裂缝上隔层和人工裂缝下隔层的深度差,确认人工裂缝2高度H。根据测井数据确定在人工裂缝2上方和下方一定范围内的隔层为测试层。设定人工裂缝2所在位置的深度为h;根据测井数据确认第一上隔层(深度h-a,单位m)的隔层的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并计算ΔP+ΔE之和;如果ΔP+ΔE之和不大于设定的值(作为判断人工裂缝2不再扩展的依据),则继续确认第二上隔层(深度h-b,单位m)的隔层的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并计算ΔP+ΔE之和;如果ΔP+ΔE之和不大于设定的值(作为判断人工裂缝2不再扩展的依据),则继续确认第三上隔层(深度h-c,单位m)的隔层的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并计算ΔP+ΔE之和;……依次类推,直至获得ΔP+ΔE之和大于设定的值的隔层(命名为最终上隔层)。类似的,最终下隔层的确认方法为:根据测井数据确认第一下隔层(深度h+a,单位m)的隔层的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并计算ΔP+ΔE之和;如果ΔP+ΔE之和不大于设定的值(作为判断人工裂缝2不再扩展的依据),则继续确认第二下隔层(深度h+b,单位m)的隔层的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并计算ΔP+ΔE之和;如果ΔP+ΔE之和不大于设定的值(作为判断人工裂缝2不再扩展的依据),则继续确认第三下隔层(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确定人工裂缝高度;/nS2、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厚度;/nS3、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剂用量;/nS4、将暂堵剂、活性水和支撑剂构成的暂堵液以一定的施工排量注入,在人工裂缝内形成临时桥堵;/nS5、控制临时桥堵的压力,使储层形成转向裂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人工裂缝高度;
S2、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厚度;
S3、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剂用量;
S4、将暂堵剂、活性水和支撑剂构成的暂堵液以一定的施工排量注入,在人工裂缝内形成临时桥堵;
S5、控制临时桥堵的压力,使储层形成转向裂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确认人工裂缝高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通过页岩油储层的测井数据确认人工裂缝一定范围内的应力参数和岩石力学参数;
A2、计算人工裂缝上方/下方的上隔层/下隔层的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
A3、根据最小主应力的上下应力差ΔP和杨氏模量的模量差ΔE之和确定人工裂缝上隔层的位置和人工裂缝下隔层的位置;
A4、计算人工裂缝上隔层和人工裂缝下隔层的深度差,确认人工裂缝高度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1中的测井数据的采集范围为人工裂缝上下20m;
上述步骤A3中,上隔层或下隔层的确认公式为:ΔP+ΔE≥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页岩油压裂人工裂缝缝内暂堵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S2中确定人工裂缝缝内暂堵厚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1、选定暂堵剂的选用,选定人工裂缝的平均宽度W,并进行模拟室内暂堵实验;
B2、通过实验数据确定暂堵厚度L,并使临时桥堵在人工裂缝内可承载压力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林马辉运曾冀陈伟华唐波涛叶颉枭李金穗颜洁唐鑫苑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