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18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涉及锚钎稳定的地锚组件的技术领域,包括:锚钎管套、锚耳和锚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铁路两侧防风固沙施工中、土地荒漠化治理以及矿山修复松软风化砂石施工中。在防风、固沙中,主要起到固定蜂巢格室,提高锚钎插拔力的作用。既缩短了施工过程中,锚钎的锚固长度,又解决了材料损耗的问题。在铁路、公路等沙漠化严重地区,可广泛应用与蜂巢格室的锚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锚钎管套内设置锚钎,可达到使用锚钎锚固,不用达到结构层,大大缩短锚钎长度,即可达到一定插拔力,有效地减少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通过在锚钎管套的外壁设置锚耳,能够有效地增强锚钎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
本技术涉及锚钎稳定的地锚组件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
技术介绍
风沙危害一直是困扰沙区道路建设和安全运行的因素。中国是全球沙区铁路分布里程最长的国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一路一带经济线的建设。国家铁路延线的建设都离不开沙漠区的通行。铁路延线的风沙治理,成为了道路建设和安全运行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有八大沙漠地区,在这些地区,都有道路延线。传统的治理方式可短暂地治理风沙危害,具有维护周期短,维护成本高,突发事故频繁等不利因素。随着高铁延线的开通,铁路运输频率增大、运行速度加快。对于风沙防治,迫切的需要维护周期长,减少突发状况,就需要长效治理沙漠或者戈壁区域的铁路延线风沙治理,可达到长效治理的目的。对于治理风沙危害,现阶段有铁路防护生态防风固沙系统。通过锚固固沙格室等方式达到慢沙、阻沙、治沙的目的。但是传统的锚固方式需要使用地锚或者较长的锚钎深入稳固层。这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包括:锚钎管套2,所述锚钎管套2呈筒状,所述锚钎管套2包括:上端口3和下端口4,所述锚钎管套2具有一端设有所述上端口3,所述锚钎管套2具有另一端设有所述下端口4;锚耳1,所述锚钎管套2具有中部设有至少两所述锚耳1,每一所述锚耳1环绕所述锚钎管套2设置;锚钎5,所述锚钎5设于所述锚钎管套2的内部,所述锚钎5具有一端和所述上端口3连接,所述锚钎5具有另一端和所述下端口4连接,所述锚钎5和所述锚钎管套2可操作地活动连接。上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任意相邻的两所述锚耳1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90°。上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每一所述锚耳1和所述锚钎管套2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上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所述锚钎5具有直径为14mm。上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所述锚钎管套2呈楔形。上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所述上端口3具有孔径为15.5mm。上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所述下端口4具有孔径为13.5mm。上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每一所述锚耳1呈楔形。上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每一所述锚耳1具有中部的最大厚度为6mm。上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每一所述锚耳1具有两侧的最小厚度均为3mm。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锚钎管套内设置锚钎,可达到使用锚钎锚固,不用达到结构层,大大缩短锚钎长度,即可达到一定插拔力,有效地减少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成本;(2)本技术通过在锚钎管套的外壁设置锚耳,能够有效地增强锚钎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锚耳;2、锚钎管套;3、上端口;4、下端口;5、锚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中,包括:锚钎管套2、锚耳1和锚钎5。锚钎管套2呈筒状,锚钎管套2包括:上端口3和下端口4,锚钎管套2具有一端设有上端口3,锚钎管套2具有另一端设有下端口4。锚钎管套2具有中部设有至少两锚耳1,每一锚耳1环绕锚钎管套2设置,锚钎5设于锚钎管套2的内部,锚钎5具有一端和上端口3连接,锚钎5具有另一端和下端口4连接,锚钎5和锚钎管套2可操作地活动连接。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锚耳1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90°。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锚耳1和锚钎管套2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锚钎5具有直径为14mm。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锚钎管套2呈楔形。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上端口3具有孔径为15.5mm。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下端口4具有孔径为13.5mm。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锚耳1呈楔形。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锚耳1具有中部的最大厚度为6mm。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每一锚耳1具有两侧的最小厚度均为3mm。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实施方案一,依据图1进行说明,多个锚耳1布局在锚钎管套2的下端口4的上侧,并平行等角度布局在锚钎管套2的三分之一长度位置。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实施方案二,依据图2进行说明,多个锚耳1布局在锚钎管套2的下端口4的上侧,并按照一定距离,由下至上呈逆时针方向螺旋布局。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依据图1和图2所示,锚钎管套2的内壁呈楔形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锚钎管套2的上端口3内径大于锚钎管套2的下端口4内径。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每一锚耳1的中心处的厚度大于其两侧边的厚度,并且两侧边与中心呈楔形结构。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每一锚耳1与锚钎管套2的夹角不大于45°。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材料选用高分子合金类塑料,既保证产品韧性,又保证产品刚性。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实施方式一,依据图1和图3所示,锚钎5的直径为14mm的情况下,上紧固套端口内孔径为15.5mm,下紧固套内孔径为13.5mm。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类地锚组件上下长度为150mm,外径尺寸19.5mm。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四个锚耳1水平布局于同一个高度位置上,锚耳1的端点靠近下紧固套端口设置,锚耳1位于整个组件的三分之一处。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相邻锚耳1的布局方向端点为左旋90°。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锚耳1的长度为类地锚组件的长度的二分之一。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锚钎5的直径为14mm的情况下,锚钎管套2的上端口3的内径为15.5mm,锚钎管套2的下端口4的内径为13.5mm。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类地锚组件的长度为200mm,锚钎管套2的外径尺寸19.5mm。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四个锚耳1在竖直方向等距离布局在一定高度上,四个锚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锚钎管套(2),所述锚钎管套(2)呈筒状,所述锚钎管套(2)包括:上端口(3)和下端口(4),所述锚钎管套(2)一端设有所述上端口(3),所述锚钎管套(2)另一端设有所述下端口(4);/n锚耳(1),所述锚钎管套(2)中部设有至少两所述锚耳(1),每一所述锚耳(1)环绕所述锚钎管套(2)设置;/n锚钎(5),所述锚钎(5)设于所述锚钎管套(2)的内部,所述锚钎(5)一端和所述上端口(3)连接,所述锚钎(5)另一端和所述下端口(4)连接,所述锚钎(5)和所述锚钎管套(2)可操作地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锚钎管套(2),所述锚钎管套(2)呈筒状,所述锚钎管套(2)包括:上端口(3)和下端口(4),所述锚钎管套(2)一端设有所述上端口(3),所述锚钎管套(2)另一端设有所述下端口(4);
锚耳(1),所述锚钎管套(2)中部设有至少两所述锚耳(1),每一所述锚耳(1)环绕所述锚钎管套(2)设置;
锚钎(5),所述锚钎(5)设于所述锚钎管套(2)的内部,所述锚钎(5)一端和所述上端口(3)连接,所述锚钎(5)另一端和所述下端口(4)连接,所述锚钎(5)和所述锚钎管套(2)可操作地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所述锚耳(1)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钎稳定的类地锚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锚耳(1)和所述锚钎管套(2)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思彤郭广蕲马庆国郭宇钟鑫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盛洋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