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514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粗骨料、细骨料、砂石、硅酸盐水泥和发泡剂,所述粗骨料是由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粉碎形成的大于5mm直径的颗粒,所述细骨料是由废弃的混凝土块碾碎筛选出的小于5mm直径的颗粒,所述硅酸盐水泥、细骨料和砂石以7∶2∶1的比例加水搅拌制成外层耐磨料,所述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以7∶1∶2的比例加水搅拌并利用发泡剂发泡制成轻质保温料。该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废弃混凝土作为细骨料制配外层耐磨料和轻质保温料,同时利用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作为粗骨料配制轻质保温料,对混凝土废料和废弃聚苯乙烯泡沫板进行了利用,减少了废弃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全国范围内的绿色建筑以及节能建筑越来越多,由于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因此降低建筑能耗能对社会整体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在建筑工地施工的过程中,会设置围墙进行维护阻挡,这些围墙在施工完成之后,会进行拆除,从而变成施工废料,这些废料混凝土并没有回收利用,废料的堆积会占用较多空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S1:将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粉碎为大于5mm直径的颗粒作为粗骨料;S2:取废弃的混凝土块碾碎,并利用筛网筛选出混凝土颗粒作为细骨料;S3:将硅酸盐水泥、细骨料和砂石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制成外层耐磨料;S4:将外层耐磨料注入模具中成型,在成型之后,取出成型的外层耐磨料;S5:将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形成混合物,并往混合物中加入发泡剂进行搅拌混合制成轻质保温料;S6:将轻质保温料注入成型后的外层耐磨料的圆孔中成型,完成制备;所述模具包括下模板和放置在下模板上表面的成型箱,所述成型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成型圆柱,所述成型圆柱的数量为2-7个,且成型圆柱的底端与下模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成型箱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管。优选地,所述S3中的硅酸盐水泥、细骨料和砂石的比例为7∶2∶1。优选地,所述S5中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比例为7∶1∶2。优选地,所述成型箱具体为长度40cm~50cm、宽度30cm~45cm和高度30~45cm的开口向下的长方体。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废弃混凝土作为细骨料制配外层耐磨料和轻质保温料,同时利用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作为粗骨料配制轻质保温料,对混凝土废料和废弃聚苯乙烯泡沫板进行了利用,减少了废弃材料对环境的影响。2、该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外层耐磨料中的硅酸盐水泥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增加了该材料的耐磨程度,轻质保温料中的硅酸盐水泥进过发泡剂进行发泡,内部形成较多小孔,具有隔音的效果,同时粗骨料的材质为聚苯乙烯泡沫,具有较强的保温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具俯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模板、2成型箱、3成型圆柱、4注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实施例对比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具体操作步骤为:S1:将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粉碎为大于5mm直径的颗粒作为粗骨料;S2:取废弃的混凝土块碾碎,并利用筛网筛选出直径小于5mm的混凝土颗粒作为细骨料;S3:将硅酸盐水泥、细骨料、砂石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45min~50min后取出制成外层耐磨料;S4:将外层耐磨料注入模具中,并放置在25℃的保温箱中在成型,成型时间为10h,成型后取出外层耐磨料;S5:将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40min~45min后加入发泡剂继续搅拌5min~10min混合制成轻质保温料,发泡剂为松香类发泡剂或阴离子型合成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中任意一种;S6:将轻质保温料注入成型后的外层耐磨料的圆孔中成型10h,完成制备;模具包括下模板1和放置在下模板1上表面的成型箱2,成型箱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成型圆柱3,成型圆柱3的数量为五个,且成型圆柱3的底端与下模板1的上表面搭接,成型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管4。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具体操作步骤为:S1:将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粉碎为大于5mm直径的颗粒作为粗骨料;S2:取废弃的混凝土块碾碎,并利用筛网筛选出直径小于5mm的混凝土颗粒作为细骨料;S3:将硅酸盐水泥、细骨料、砂石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45min~50min后取出制成外层耐磨料;S4:将外层耐磨料注入模具中,并放置在25℃的保温箱中在成型,成型时间为10h,成型后取出外层耐磨料;S5:将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40min~45min后加入发泡剂继续搅拌5min~10min混合制成轻质保温料,发泡剂为松香类发泡剂或阴离子型合成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中任意一种;S6:将轻质保温料注入成型后的外层耐磨料的圆孔中成型10h,完成制备;模具包括下模板1和放置在下模板1上表面的成型箱2,成型箱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成型圆柱3,成型圆柱3的数量为两个,且成型圆柱3的底端与下模板1的上表面搭接,成型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管4。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具体操作步骤为:S1:将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粉碎为大于5mm直径的颗粒作为粗骨料;S2:取废弃的混凝土块碾碎,并利用筛网筛选出直径小于5mm的混凝土颗粒作为细骨料;S3:将硅酸盐水泥、细骨料、砂石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45min~50min后取出制成外层耐磨料;S4:将外层耐磨料注入模具中,并放置在25℃的保温箱中在成型,成型时间为10h,成型后取出外层耐磨料;S5:将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40min~45min后加入发泡剂继续搅拌5min~10min混合制成轻质保温料,发泡剂为松香类发泡剂或阴离子型合成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中任意一种;S6:将轻质保温料注入成型后的外层耐磨料的圆孔中成型10h,完成制备;模具包括下模板1和放置在下模板1上表面的成型箱2,成型箱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成型圆柱3,成型圆柱3的数量为七个,且成型圆柱3的底端与下模板1的上表面搭接,成型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管4。二、测试对比强度测试:分别根据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将该保温材料制成,并对三个保温材料进行冲撞实验,即冲撞设备在相同高度给于三个保温材料相同的力进行冲撞,记录三个保温材料表面裂纹出现的时间。保温测试:分别根据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nS1:将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粉碎为大于5mm直径的颗粒作为粗骨料;/nS2:取废弃的混凝土块碾碎,并利用筛网筛选出混凝土颗粒作为细骨料;/nS3:将硅酸盐水泥、细骨料和砂石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制成外层耐磨料;/nS4:将外层耐磨料注入模具中成型,在成型之后,取出成型的外层耐磨料;/nS5:将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形成混合物,并往混合物中加入发泡剂进行搅拌混合制成轻质保温料;/nS6:将轻质保温料注入成型后的外层耐磨料的圆孔中成型,完成制备;/n所述模具包括下模板(1)和放置在下模板(1)上表面的成型箱(2),所述成型箱(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成型圆柱(3),所述成型圆柱(3)的数量为2-7个,且成型圆柱(3)的底端与下模板(1)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成型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注浆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砌体的再生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为:
S1:将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粉碎为大于5mm直径的颗粒作为粗骨料;
S2:取废弃的混凝土块碾碎,并利用筛网筛选出混凝土颗粒作为细骨料;
S3:将硅酸盐水泥、细骨料和砂石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制成外层耐磨料;
S4:将外层耐磨料注入模具中成型,在成型之后,取出成型的外层耐磨料;
S5:将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形成混合物,并往混合物中加入发泡剂进行搅拌混合制成轻质保温料;
S6:将轻质保温料注入成型后的外层耐磨料的圆孔中成型,完成制备;
所述模具包括下模板(1)和放置在下模板(1)上表面的成型箱(2),所述成型箱(2)的内顶壁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丽萍沈家浩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华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