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494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包括堆体地面、堆体侧墙、大棚骨架、塑料大棚膜、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和强制通风装置,堆体侧墙围绕堆体地面设置,堆体地面设有若干通风槽,大棚骨架连接于堆体侧墙的顶部,塑料大棚膜覆盖于大棚骨架并封闭堆体侧墙形成的顶部开口,膨体聚四氟乙烯膜的四周连接于堆体侧墙的顶部,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堆体侧墙和堆体地面围合形成堆体空间,塑料大棚膜设有使空气进入塑料大棚膜与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之间的进风口,强制通风装置从所述塑料大棚膜与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之间抽气并通入通风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堆肥时不需要进行翻、倒堆处理,臭气循环达到除臭和堆体通气效果,整体运行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好氧堆肥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
技术介绍
有机废弃物是我国传统农耕文明中的“农家宝”,追根溯源基本都来自农业,常见的有机废弃物包括来自农业的畜禽粪便、秸秆、尾菜,来自城镇的餐厨垃圾、园林废弃物、生活污泥等,以及来自农产品加工业的加工下脚料,如酒糟、饼粕等。有机废弃物如果经过堆肥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地里、平衡营养、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作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堆肥工艺可分成敞开式和封闭式两种堆肥工艺。为了实现堆肥的充分腐熟,在堆肥后期一般还会增加后熟处理环节,使有机物充分分解、腐熟。敞开式堆肥一般与机械翻抛相结合,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往往会造成一定的环境影响。封闭式堆肥常采用专用的发酵罐或发酵仓等设备,并配备搅拌、加热、除臭功能,具有发酵周期短、臭味可控的特点,但其最大的缺点是单位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经过短期快速发酵后的物料腐熟度不高,往往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后熟,进一步腐熟与干化。后熟一般采取静态堆置方式,也有结合定期翻堆的做法,而这个阶段往往是敞开式作业,堆体仍然会逸散少量的臭味(特别是氨味),从而影响环境。另外有采用选择性透气膜覆盖、强制通风为特点的静态堆肥技术,它是在敞开式条堆式堆肥的基础上,采用选择性透气膜覆盖密闭,即使堆体形成一个稳定的环境,又能控制臭味的逸散,再通过强制通风系统为堆体提供氧气,实现快速堆肥。但该技术仍然不能解决全部的臭味逸散问题;同时由于膜覆盖,水蒸气蒸发受阻,堆体水分下降率缓慢;而且其往往分为堆肥、厚熟两个不同的阶段,后熟采用静态堆置的方式,无法解决后熟阶段解决通气问题和除臭问题,而且还增加了整体运行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提高堆肥效率和品质,减少堆肥臭气的环境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包括堆体地面、堆体侧墙、大棚骨架、塑料大棚膜、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和强制通风装置,所述堆体侧墙围绕所述堆体地面设置,所述堆体地面设有若干通风槽,所述大棚骨架连接于所述堆体侧墙的顶部,所述塑料大棚膜覆盖于所述大棚骨架并封闭所述堆体侧墙形成的顶部开口,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的四周连接于所述堆体侧墙的顶部,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所述堆体侧墙和所述堆体地面围合形成堆体空间,所述塑料大棚膜设有使空气进入所述塑料大棚膜与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之间的进风口,所述强制通风装置从所述塑料大棚膜与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之间抽气并通入所述通风槽。优选地,所述堆体侧墙的高度为1.2~1.5m。优选地,所述堆体侧墙的顶部至所述大棚骨架的顶部距离为2~4m。优选地,所述堆体地面的横向跨度为6~10m,所述通风槽以所述堆体地面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具有选择性透气功能,绝大部分堆体堆肥过程中逸散的臭味无法通过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截留在堆体内,被堆体内丰富的微生物分解。而同时,堆体堆肥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水蒸气能通过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实现堆体水分的降低。优选地,所述强制通风装置的入口端设置气体干燥装置,所述塑料大棚膜与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之间气体经过所述气体干燥装置后进入所述强制通风装置,达到向堆体微生物提供氧气,并利用微生物降解臭味的作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期强制通风系统,把臭气循环送入堆体,通过堆体及微生物实现吸附、耦合或分解,达到彻底除臭的目的,同时又可将氧气送入堆体,实现堆体通气。在堆肥后熟阶段,综合通过移除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通过所述强制通风装置控制温度下降幅度、通过塑料大棚膜利用太阳能,使水分快速蒸发加速堆体干化同时实现堆体的后熟。同时,在堆肥后熟阶段,少量逸散的臭味又可以通过所述强制通风装置与氧气进入堆体,通过堆体及微生物实现吸附、耦合或分解,控制后熟阶段的臭味逸散。堆肥场地采用塑料大棚膜,具有造价低、易于拆卸等优点,采用本系统进行堆肥处理时不需要翻堆、倒堆,成本显著优于现有堆肥与后熟分开的模式,整体运行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横向结构示意图。图2为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纵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包括堆体地面1、堆体侧墙2、大棚骨架3、塑料大棚膜4、膨体聚四氟乙烯膜5和强制通风装置6。堆体地面1采用水泥浇筑,横向跨度为6~10m,本实施例中采用横向跨度8米、纵向长度30米的地面,在地面开设三条纵向方向延伸的通风槽7,用于为堆体输送空气。堆体地面1四周砌筑1.2~1.5m高的砖墙,形成堆体侧墙2用于控制堆体的宽度和高度,以便形成一个接近五边形的堆体,即可以节约堆肥场地,又可以使空气均匀的通过堆体。堆体侧墙2预留大棚骨架插口,用于固定大棚骨架3,堆体侧墙2的顶部至大棚骨架3的顶部距离为2~4m。大棚骨架3上覆盖塑料大棚膜4,形成一个透光、密闭的空间。堆体侧墙2顶部还预留固定膨体聚四氟乙烯膜5的扣件,用于固定膨体聚四氟乙烯膜5,并使膨体聚四氟乙烯膜5下的堆体可以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也就是说膨体聚四氟乙烯膜5与堆体地面1、堆体侧墙2围合一个形成堆体的空间,而膨体聚四氟乙烯膜5与塑料大棚膜4之间构成空气环境。塑料大棚膜4的端头顶部设置进风口41和出风口42,进风口41与室外连接,出风口42连接气体干燥装置8,气体干燥装置8再与强制通风装置6的入口端连接,强制通风装置6的出口端与通风槽7连接。气体干燥装置8可防止堆体排出的水蒸气再进入堆体。塑料大棚膜4内少量的臭味作为强制通风装置6的部分进气来源,强制通风装置6把臭气通入堆体,通过堆体内的各类有益微生物实现吸附或分解,达到除臭的目的。强制通风装置6采用高压变频风机,通过变频可控制通风量。通风系统进气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外界空气,一个是塑料大棚膜4形成的棚内空气,可以在塑料大棚膜4与膨体聚四氟乙烯膜5之间形成微负压,防止臭味的逸散,并把臭气循环送入堆体,通过堆体及微生物实现吸附、耦合或分解,达到彻底除臭的目的。同时可将氧气送入堆体,实现堆体通气,并将水蒸气带走。强制通风装置6带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功能。自动控制的输入参数来自插入堆体的温度、湿度、含氧量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手动控制功能通过时间继电器,可以手动控制通风量、通风时长、通风间歇时间。在堆肥过程中,在堆肥20~25天时、且当堆体温度降至50℃以下,即堆体经过高温阶段、进入降温中端后,此时堆体已基本腐熟,堆体产生的臭味明显减少,此时将膨体聚四氟乙烯膜5揭除使堆体暴露在塑料大棚膜4的棚内。利用强制通风装置6,控制堆体温度缓慢下降的同时,加速水蒸气的蒸发,加速堆体干化的同时时间堆体的后熟,同时后熟阶段产生的少量臭味又能通过强制通风装置6通入堆体,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堆体地面、堆体侧墙、大棚骨架、塑料大棚膜、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和强制通风装置,所述堆体侧墙围绕所述堆体地面设置,所述堆体地面设有若干通风槽,所述大棚骨架连接于所述堆体侧墙的顶部,所述塑料大棚膜覆盖于所述大棚骨架并封闭所述堆体侧墙形成的顶部开口,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的四周连接于所述堆体侧墙的顶部,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所述堆体侧墙和所述堆体地面围合形成堆体空间,所述塑料大棚膜设有使空气进入所述塑料大棚膜与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之间的进风口,所述强制通风装置从所述塑料大棚膜与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之间抽气并通入所述通风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膜覆盖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堆体地面、堆体侧墙、大棚骨架、塑料大棚膜、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和强制通风装置,所述堆体侧墙围绕所述堆体地面设置,所述堆体地面设有若干通风槽,所述大棚骨架连接于所述堆体侧墙的顶部,所述塑料大棚膜覆盖于所述大棚骨架并封闭所述堆体侧墙形成的顶部开口,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的四周连接于所述堆体侧墙的顶部,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所述堆体侧墙和所述堆体地面围合形成堆体空间,所述塑料大棚膜设有使空气进入所述塑料大棚膜与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之间的进风口,所述强制通风装置从所述塑料大棚膜与所述膨体聚四氟乙烯膜之间抽气并通入所述通风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梁剑光周文杰唐盛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小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