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492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包括上保护层、中间层和下保护层;中间层依次包过压敏胶层、抗静电层、主基材层、蓝光阻隔层和胶粘层,所述的上保护层为剥离膜,下保护层均为离型层。蓝光阻隔涂层为加了蓝光阻隔剂的UV涂层、PU涂层或丙烯酸涂层;所述抗静电层由水溶型的聚噻吩体系的有机涂液组成,抗静电系数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不干胶带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用来粘合光学材料如光学玻璃、眼镜镜片等的胶带功能单一,只是简单的起到一个粘接作用。另外前市面上的薄膜只是具有单层效果,如单一的抗静电效果或者是单一的阻隔蓝光效果,而同时具有两种效果的产品并不常见。而且现在的阻隔效果的薄膜主要是了薄膜生产过程中在塑料粒子中加入蓝光阻隔剂,从而在薄膜拉膜过程形成具有抗蓝光效果的原膜。但是这种加工出来的薄膜的良率不高,很容易形成异物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种粘贴胶功能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粘贴胶,用来粘合高性能要求的材料,如光学PET、光学玻璃、眼镜镜片等,同时又有防静电产生及阻隔蓝光的护眼功能的粘接胶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包括上保护层、中间层和下保护层;中间层为使用层,上保护层和下保护层主要是作为保护中间层而设立的。所述中间层依次包过压敏胶层、抗静电层、主基材层、蓝光阻隔层和胶粘层,所述的上保护层为剥离膜,下保护层均为离型层;进一步的,所述的光学级薄膜为PET膜、OPP膜、PO膜、PE膜或TPU中的任意一种,又以PET膜为最常用的基材。透光率一般在90%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的蓝光阻隔涂层为加了蓝光阻隔剂的UV涂层、PU涂层或丙烯酸涂层;所述的蓝光阻隔剂为纳米氧化铈或纳米氧化锌;蓝光阻隔剂的粒径为5-15nm之间,添加比例为蓝光阻隔涂层质量的1%-10%之间;所述蓝光阻隔涂层的图层厚度为1-10um。蓝光阻隔涂层的阻隔效果:395nm波段的阻隔率>90%;410nm波段的阻隔率>7100%;430nm波段的阻隔率>25%,395nm-430nm波段的平均阻隔率>50%。进一步的,所述的胶粘层的厚度为10um~100um,胶粘层的胶水可以为硅胶、亚克力胶、压敏胶、OCA胶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以亚克力胶为主。进一步的,所述离型膜为硅油离型膜、氟素离型膜、无溶剂离型膜、非硅离型膜中的任意一种,厚度为15-75um左右。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层由水溶型的聚噻吩体系的有机涂液组成,抗静电值为105~1010。进一步的,所述压敏胶层可以由有机硅涂料、亚克力涂料、PU胶涂料中的任意一种组成,涂布厚度为10-100um左右。进一步的,所述的剥离膜可以是PET薄膜、PE膜和PC膜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以PET薄膜为主。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用微凹辊涂布在主基材下表面涂布一层蓝光阻隔层;S2在主基材的上表面涂布一层抗静电液形成抗静电层;S3、用逗号式刮刀在蓝光阻隔层表面涂布一层离型层,并复合一层剥离膜;S4、再在抗静电层上用刮刀涂布方式涂布一层压敏胶层,并覆上压敏胶层。蓝光阻隔层、抗静电层、压敏胶层、胶粘层都是通过涂布方式转移到被贴物上。蓝光阻隔层和抗静电层通过微凹辊、网辊、喷涂等工艺来实现,而压敏胶层、高粘胶水层是通过逗号刮刀或狭缝涂布工艺来实现的。胶粘层的剥离力为200g-2000g不等,具体根据客户的要求调整。而上层的压敏胶层的剥离力为50g-1500g不等。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双面粘贴胶,用来粘合光学材料(主要是光学玻璃、眼镜镜片等),同时提抗静电和阻隔蓝光等功能。其中阻隔蓝光胶层起抗蓝光作用,使用“林上科技LS108防蓝光测试仪”测试,显示产品可以屏蔽50%的短波蓝光;防静电涂层具有抗静电功能,能有效防止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静电而导致危险。多功能双面粘贴胶具有抗静电效果和阻隔蓝光效果双重功效,而且由于产品为双面胶形式,其应用领域远远大于现有的具有阻隔效果的基材。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多功能性的胶粘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微凹辊涂布在PET基材下表面涂布一层添加有抗蓝光物质的UV油墨涂料,抗蓝光物质的UV油墨的具体添加比例为油墨的重量的2%,蓝光涂层的厚度为2微米,添加的抗蓝光物质为纳米氧化锌。S2、涂布好第一层后在基材的上表面涂布一层抗静电液,此抗静电液位水溶性的聚噻吩,涂布厚度为0.2微米,测其表面电阻值系数为107次方。S3、用逗号式刮刀在抗蓝光涂层的面涂布一层厚度为50μm的高粘亚克力胶层,并复合一层离型膜,起到保护作用。S4、再在抗静电涂层用刮刀涂布方式涂布一层40um厚的硅胶,并覆上离型膜。多功能性的胶粘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上保护层1、中间层和下保护层7;中间层依次包过压敏胶层2、抗静电层3、主基材层4、蓝光阻隔层5和胶粘层6,所述的上保护层为剥离膜,下保护层均为离型层。实施例2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微凹辊涂布在PET基材下表面涂布一层添加有抗蓝光物质的UV油墨涂料,抗蓝光物质的UV油墨的具体添加比例为油墨的重量的2%,蓝光涂层的厚度为5微米,添加的抗蓝光物质为纳米氧化锌。S2、涂布好第一层后在基材的上表面涂布一层抗静电液,此抗静电液位水溶性的聚噻吩,涂布厚度为0.25微米,测其表面电阻值系数为107次方。S3、用逗号式刮刀在抗蓝光涂层的面涂布一层厚度为50μm的高粘亚克力胶层,并复合一层离型膜,起到保护作用。S4、再在抗静电涂层用刮刀涂布方式涂布一层40um厚的硅胶,并覆上离型膜。实施例3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微凹辊涂布在PET基材下表面涂布一层添加有抗蓝光物质的UV油墨涂料,抗蓝光物质的UV油墨的具体添加比例为油墨的重量的5%,蓝光涂层的厚度为2微米。添加的抗蓝光物质为纳米氧化锌。S2、涂布好第一层后在基材的上表面涂布一层抗静电液,此抗静电液位水溶性的聚噻吩,涂布厚度为0.25微米,测出其表面电阻值为107次方。S3、用逗号式刮刀在抗蓝光涂层的面涂布一层厚度为40μm的高粘亚克力胶层,并复合一层离型膜,起到保护作用。S4、再在抗静电涂层用刮刀涂布方式涂布一层40um厚的硅胶,并覆上离型膜。实施例4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微凹辊涂布在PET基材下表面涂布一层添加有抗蓝光物质的UV油墨涂料,抗蓝光物质的UV油墨的具体添加比例为油墨的重量的6%,蓝光涂层的厚度为3微米。添加的抗蓝光物质为纳米氧化锌。S2、涂布好第一层后在基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保护层、中间层和下保护层;/n所述中间层依次包过压敏胶层、抗静电层、主基材层、蓝光阻隔层和胶粘层,所述的上保护层为剥离膜,下保护层均为离型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保护层、中间层和下保护层;
所述中间层依次包过压敏胶层、抗静电层、主基材层、蓝光阻隔层和胶粘层,所述的上保护层为剥离膜,下保护层均为离型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材层为透光率≥90%的光学级薄膜,光学级薄膜为PET膜、OPP膜、PO膜、PE膜或TPU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蓝光阻隔涂层为加了蓝光阻隔剂的UV涂层、PU涂层或丙烯酸涂层;所述的蓝光阻隔剂为纳米氧化铈或纳米氧化锌;蓝光阻隔剂的粒径为5-15nm之间,添加比例为蓝光阻隔涂层质量的1%-10%之间;所述蓝光阻隔涂层的图层厚度为1-10u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粘层的厚度为10um~100um,胶粘层的胶水为硅胶、亚克力胶、压敏胶、OCA胶中的任意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性的胶粘带,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戴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