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嘉澍专利>正文

一种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91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投料管,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盒,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横向固定连接有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活性炭吸附盒、第一电磁阀、过滤网、生物过滤膜、氯气箱、第二电磁阀、电机、转轴、搅拌杆、第三电磁阀、负离子净化箱、负离子发生器、U形管、超滤膜、过滤网箱、进水管和絮凝剂盒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对污水处理的结构较为单一,且对污水的杀菌消毒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污水处理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会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河流治理的过程中,常需要使用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现有的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对污水处理的结构较为单一,且对污水的杀菌消毒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污水处理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会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具备污水处理效果好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对污水处理的结构较为单一,且对污水的杀菌消毒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污水处理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会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投料管,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盒,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横向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且位于隔板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生物过滤膜,所述壳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侧贯穿至壳体内腔并与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氯气箱,所述氯气箱的底部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远离氯气箱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内腔,所述壳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右侧连通有负离子净化箱,所述负离子净化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U形管,所述壳体的左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部连通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底部贯穿至过滤箱的内腔并固定套设有过滤网箱,所述U形管远离壳体的一端与水泵的顶部连通,所述U形管的内腔设置有超滤膜,所述过滤箱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絮凝剂盒,所述过滤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内腔纵向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壳体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门,所述第一活动门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水泵、电机和负离子发生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投料管的顶部螺纹套设有盖板,所述活性炭吸附盒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超滤膜靠近U形管内壁的一侧与U形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门的右侧与壳体正面右侧的连接处通过第一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门的正面贯穿安装有第一观察镜,所述第一活动门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门,第二活动门的右侧与过滤箱正面右侧的连接处通过第二铰链活动连接,第二活动门的正面贯穿安装有第二观察镜,第二活动门正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优选的,所述壳体左侧的底部且位于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搅拌杆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活性炭吸附盒、第一电磁阀、过滤网、生物过滤膜、氯气箱、第二电磁阀、电机、转轴、搅拌杆、第三电磁阀、负离子净化箱、负离子发生器、U形管、超滤膜、过滤网箱、进水管和絮凝剂盒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对污水处理的结构较为单一,且对污水的杀菌消毒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污水处理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会给使用者的使用造成一定不便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盖板,能够防止杂物进入壳体,通过设置第一铰链,能够便于第一活动门与壳体之间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一把手,能够便于第一活动门打开,通过设置第一观察镜,能够便于对壳体内进行观察,通过设置第二活动门,能够便于对过滤箱内进行清理,通过设置第一活动门,能够便于对壳体内进行清理,通过设置第二观察镜,能够便于对过滤箱内进行观察,通过设置第二把手,能够便于第二活动门打开,通过设置第二铰链,能够便于第二活动门与过滤箱之间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俯视剖视示意图。图中:1壳体、2投料管、3控制器、4活性炭吸附盒、5隔板、6第一电磁阀、7过滤网、8生物过滤膜、9氯气箱、10第二电磁阀、11电机、12转轴、13搅拌杆、14第三电磁阀、15负离子净化箱、16负离子发生器、17U形管、18超滤膜、19过滤箱、20水泵、21第一活动门、22吸水管、23过滤网箱、24进水管、25絮凝剂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中的壳体1、投料管2、控制器3、活性炭吸附盒4、隔板5、第一电磁阀6、过滤网7、生物过滤膜8、氯气箱9、第二电磁阀10、电机11、转轴12、搅拌杆13、第三电磁阀14、负离子净化箱15、负离子发生器16、U形管17、超滤膜18、过滤箱19、水泵20、第一活动门21、吸水管22、过滤网箱23、进水管24和絮凝剂盒25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请参阅图1-3,一种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左侧的底部且位于电机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壳,壳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投料管2,投料管2的顶部螺纹套设有盖板,通过设置盖板,能够防止杂物进入壳体1,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盒4,活性炭吸附盒4的数量为四个,壳体1内腔的两侧横向固定连接有隔板5,隔板5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电磁阀6,壳体1内腔的两侧且位于隔板5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投料管(2),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盒(4),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横向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且位于隔板(5)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生物过滤膜(8),所述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右侧贯穿至壳体(1)内腔并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轴(12)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3),所述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氯气箱(9),所述氯气箱(9)的底部连通有第二电磁阀(10),所述第二电磁阀(10)远离氯气箱(9)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壳体(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电磁阀(14),所述第三电磁阀(14)的右侧连通有负离子净化箱(15),所述负离子净化箱(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16),所述壳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U形管(17),所述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过滤箱(19),所述过滤箱(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的底部连通有吸水管(22),所述吸水管(22)的底部贯穿至过滤箱(19)的内腔并固定套设有过滤网箱(23),所述U形管(17)远离壳体(1)的一端与水泵(20)的顶部连通,所述U形管(17)的内腔设置有超滤膜(18),所述过滤箱(19)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絮凝剂盒(25),所述过滤箱(19)左侧的底部连通有进水管(24),所述进水管(24)的内腔纵向固定连接有过滤网(7),所述壳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门(21),所述第一活动门(2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磁阀(6)、水泵(20)、电机(11)和负离子发生器(16)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治理用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左侧连通有投料管(2),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盒(4),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横向固定连接有隔板(5),所述隔板(5)的底部连通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且位于隔板(5)的底部横向固定连接有生物过滤膜(8),所述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右侧贯穿至壳体(1)内腔并与壳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轴(12)表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3),所述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氯气箱(9),所述氯气箱(9)的底部连通有第二电磁阀(10),所述第二电磁阀(10)远离氯气箱(9)的一端贯穿至壳体(1)的内腔,所述壳体(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三电磁阀(14),所述第三电磁阀(14)的右侧连通有负离子净化箱(15),所述负离子净化箱(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负离子发生器(16),所述壳体(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U形管(17),所述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过滤箱(19),所述过滤箱(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的底部连通有吸水管(22),所述吸水管(22)的底部贯穿至过滤箱(19)的内腔并固定套设有过滤网箱(23),所述U形管(17)远离壳体(1)的一端与水泵(20)的顶部连通,所述U形管(17)的内腔设置有超滤膜(18),所述过滤箱(19)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絮凝剂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澍
申请(专利权)人:张嘉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