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垃圾分类屋的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62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空气净化装置领域的用于垃圾分类屋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中包括载板、底箱、工作箱和推把,底箱和工作箱均设置于载板的顶端表面,推把焊接固定在载板的顶端表面一侧,底箱的两侧开设有手套箱,工作箱设置于底箱的顶端表面,工作箱为空心腔体结构,工作箱的中部焊接固定有隔板,隔板的顶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中部固定有扇叶,旋转电机的两侧设置有吸尘口,吸尘口的顶端设置有水仓,水仓内设置有小水泵,小水泵的两端设置有喷头,每组喷头均贯穿水仓的顶端,水仓的一侧设置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具有旋转结构,在通过水仓中的药液消毒之后,再被吸收,方便收集且提高空气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垃圾分类屋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领域,具体是用于垃圾分类屋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设备可以过滤空气悬浮微粒、细菌、病毒、真菌孢子、花粉、石棉、氡气衰变产物等污染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对空气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因此,空气净化装置的研发满足了当代社会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装置,大多采用立式或挂壁式,只能对垃圾分类屋空气净化,当垃圾分类屋较大时,并不能对空间内的气体有效净化。另外,现有的净化装置的吸气口单一,只能吸收单一方向的空气,因此,对屋内空气净化的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垃圾分类屋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垃圾分类屋的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只能对垃圾分类屋空气净化,当垃圾分类屋较大时,并不能对空间内的气体有效净化。另外,现有的净化装置的吸气口单一,只能吸收单一方向的空气,因此,对车内空气净化的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垃圾分类屋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中包括载板、底箱、工作箱和推把,所述底箱和工作箱均设置于载板的顶端表面,所述推把焊接固定在载板的顶端表面一侧,所述底箱的两侧开设有手套箱,所述工作箱设置于底箱的顶端表面,所述工作箱为空心腔体结构,所述工作箱的中部焊接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中部固定有扇叶,所述旋转电机的两侧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的顶端设置有水仓,所述水仓内设置有小水泵,所述小水泵的两端设置有喷头,每组所述喷头均贯穿水仓的顶端,所述水仓的一侧设置阀门,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吸尘箱,所述隔板的一侧开设有空槽,所述吸尘箱活动固定于工作箱的内部,所述工作箱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端输出端焊接固定有旋转盘。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尘口的内侧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螺纹结构的底部设置有筛网,所述螺纹结构方便使用者将吸尘口结构与吸尘箱的连接固定效果,方便拆装和更换,所述筛网可以将指定粒径的杂物进行吸附,将垃圾分类屋内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存储,之后再将收集的灰尘从所述吸尘箱中取出即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尘口为外侧大内侧小的结构,外侧大可以提高吸附面积,内侧小可以提高内侧的气体流速。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载板的底端四角均焊接固定有万向轮,可以将本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方便携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叶为五叶扇叶,提高吸附的效果。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尘箱的外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可以方便使用者通过把手将吸尘箱从工作箱抽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工作箱和底箱结构,使用者首先将本装置通过推把移动至指定位置之后,将旋转电机和驱动电机及小水泵与垃圾分类室内的电源电性连接,工作箱顶端的小水泵将水仓中的液体加压之后,从喷头中喷出,而中部的吸尘口可以通过其中的旋转电机带动扇叶进行旋转,扇叶将内部的气体和尘埃向下压缩,而工作箱内部的压力变小,外侧的气体和尘埃就会被吸入其中,通过吸尘口的过滤作用,避免较大的颗粒进入其中,而底部的驱动电机可以通过顶部的旋转盘,带动吸尘箱和水仓进行旋转,方便对本装置周围范围内的气体进行吸收净化,增大净化的范围,方便使用,本技术由于具有旋转结构,在通过水仓中的药液消毒之后,再被吸收,方便收集且提高空气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底箱和工作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吸尘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载板;21、万向轮;3、底箱;31、手套箱;4、工作箱;41、隔板;411、空槽;42、旋转电机;421、扇叶;422、吸尘口;423、螺纹结构;424、筛网;43、水仓;431、小水泵;432、阀门;433、喷头;44、驱动电机;441、旋转盘;45、吸尘箱;451、把手;5、推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垃圾分类屋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中包括载板2、底箱3、工作箱4和推把5,底箱3和工作箱4均设置于载板2的顶端表面,推把5焊接固定在载板2的顶端表面一侧,底箱3的两侧开设有手套箱31,工作箱4设置于底箱3的顶端表面,工作箱4为空心腔体结构,工作箱4的中部焊接固定有隔板41,隔板41的顶端设置有旋转电机42,旋转电机42的中部固定有扇叶421,旋转电机42的两侧设置有吸尘口422,吸尘口422的顶端设置有水仓43,水仓43内设置有小水泵431,小水泵431的两端设置有喷头433,每组喷头433均贯穿水仓43的顶端,水仓43的一侧设置阀门432,隔板41的底部设置有吸尘箱45,隔板41的一侧开设有空槽411,吸尘箱45活动固定于工作箱4的内部,工作箱4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4,驱动电机44的顶端输出端焊接固定有旋转盘441。其中,吸尘口422的内侧设置有螺纹结构423,螺纹结构423的底部设置有筛网424,螺纹结构423方便使用者将吸尘口422结构与吸尘箱45的连接固定效果,方便拆装和更换,筛网424可以将指定粒径的杂物进行吸附,将垃圾分类屋内的颗粒物进行吸附存储,之后再将收集的灰尘从吸尘箱45中取出即可;吸尘口422为外侧大内侧小的结构,外侧大可以提高吸附面积,内侧小可以提高内侧的气体流速;载板2的底端四角均焊接固定有万向轮21,可以将本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方便携带;扇叶421为五叶扇叶,提高吸附的效果;吸尘箱45的外侧设置有把手451,把手451可以方便使用者通过把手451将吸尘箱45从工作箱4抽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首先将本装置通过推把5移动至指定位置之后,将旋转电机42和驱动电机44及小水泵431与垃圾分类室内的电源电性连接,工作箱4顶端的小水泵431将水仓43中的液体加压之后,从喷头433中喷出,而中部的吸尘口422可以通过其中的旋转电机42带动扇叶421进行旋转,扇叶421将内部的气体和尘埃向下压缩,而工作箱4内部的压力变小,外侧的气体和尘埃就会被吸入其中,通过吸尘口422的过滤作用,避免较大的颗粒进入其中,而底部的驱动电机44可以通过顶部的旋转盘441,带动吸尘箱45和水仓43进行旋转,方便对本装置周围范围内的气体进行吸收净化,增大净化的范围,方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垃圾分类屋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中包括载板(2)、底箱(3)、工作箱(4)和推把(5),所述底箱(3)和工作箱(4)均设置于载板(2)的顶端表面,所述推把(5)焊接固定在载板(2)的顶端表面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3)的两侧开设有手套箱(31),所述工作箱(4)设置于底箱(3)的顶端表面,所述工作箱(4)为空心腔体结构,所述工作箱(4)的中部焊接固定有隔板(41),所述隔板(41)的顶端设置有旋转电机(42),所述旋转电机(42)的中部固定有扇叶(421),所述旋转电机(42)的两侧设置有吸尘口(422),所述吸尘口(422)的顶端设置有水仓(43),所述水仓(43)内设置有小水泵(431),所述小水泵(431)的两端设置有喷头(433),每组所述喷头(433)均贯穿水仓(43)的顶端,所述水仓(43)的一侧设置阀门(432),所述隔板(41)的底部设置有吸尘箱(45),所述隔板(41)的一侧开设有空槽(411),所述吸尘箱(45)活动固定于工作箱(4)的内部,所述工作箱(4)的底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4),所述驱动电机(44)的顶端输出端焊接固定有旋转盘(441)。/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垃圾分类屋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中包括载板(2)、底箱(3)、工作箱(4)和推把(5),所述底箱(3)和工作箱(4)均设置于载板(2)的顶端表面,所述推把(5)焊接固定在载板(2)的顶端表面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3)的两侧开设有手套箱(31),所述工作箱(4)设置于底箱(3)的顶端表面,所述工作箱(4)为空心腔体结构,所述工作箱(4)的中部焊接固定有隔板(41),所述隔板(41)的顶端设置有旋转电机(42),所述旋转电机(42)的中部固定有扇叶(421),所述旋转电机(42)的两侧设置有吸尘口(422),所述吸尘口(422)的顶端设置有水仓(43),所述水仓(43)内设置有小水泵(431),所述小水泵(431)的两端设置有喷头(433),每组所述喷头(433)均贯穿水仓(43)的顶端,所述水仓(43)的一侧设置阀门(432),所述隔板(41)的底部设置有吸尘箱(45),所述隔板(41)的一侧开设有空槽(4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铂冉斌胡永福朱昭晟张宁葵
申请(专利权)人:中富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