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460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收卷盘与壳体转动连接,收卷盘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充电线穿设在开口中,充电线的一端与收卷盘固定连接,固定底座具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移动槽和多条间隔设置的连通槽,两条移动槽通过连通槽相连通,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移动槽相匹配的卡合柱,卡合柱位于移动槽的内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提高充电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充电桩是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设备,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而现有的充电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充电系统的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以提高充电系统的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壳体、收卷盘、充电线和步进电机,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收卷盘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收卷盘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收卷盘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充电线穿设在所述开口中,所述充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收卷盘固定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充电头,所述步进电机能够带动所述收卷盘进行转动,从而对所述充电线进行收卷,将所述充电线收卷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从而对所述充电线进行保护,以提高本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实用性。其中,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充电线固定连接,所述挡片位于所述充电头处,以便于停止所述步进电机的运行。其中,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还包括遮挡罩,所述遮挡罩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遮挡罩围设在所述开口的周侧。其中,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还包括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遮挡罩固定连接,以对所述充电头进行支撑。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具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移动槽和多条间隔设置的连通槽,两条所述移动槽通过所述连通槽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移动槽相匹配的卡合柱,所述卡合柱位于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所述壳体能够在两条所述移动槽中来回更换位置,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时情况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添加或减少所述壳体的数量,从而合理的利用资源,且所述固定底座的两端均能够设置停车位,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所述壳体能够移动至任一停车位处对汽车进行充电,以提高本充电系统的实用性。其中,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底座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口,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柱和压簧,所述壳体具有容纳槽,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压簧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且所述压簧位于所述固定柱的顶部,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底部位于其中一所述固定口的内部,以对所述壳体进行固定。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横板,所述横板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位于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便于提动所述固定柱。其中,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导引电路模块,所述控制导引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以及二极管D1、二极管D2、光电耦合U1、比较器U2、线性光耦U3和端子J1,端子J1的引脚1连接地GND,端子J1的引脚2与比较器U2的引脚3、电阻R1的一端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连接,端子J1的引脚3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光电耦合U1的引脚1,二极管D2的阳极以及光电耦合的引脚2接地AGND;光电耦合U1的引脚4与电阻R4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以及CPU的PWM的端口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入VDD,电容C4的另一端以及光电耦合U1的引脚3接地AGND;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VCC,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GND;比较器U2的引脚2与电阻R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以及线性光耦U3的引脚4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GND,该比较器U2的引脚4接地GND,比较器U2的引脚5接入VCC,比较器U2的引脚1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线性光耦U3的引脚2连接,线性光耦U3的引脚1和引脚3接入VCC,引脚5与电阻R6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CPU的CI的端口连接,该电阻R6的另一端以及电容C3的另一端接入地AGND,线性光耦U3的引脚6接入VDD,引脚7和引脚8为悬空端;电容C5和电容C6并联设置,一端接入VCC,另一端接入地GND;电容C7和C8并联设置,一端接入VDD,另一端接地AGND。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所述步进电机能够带动所述收卷盘进行转动,从而对所述充电线进行收卷,将所述充电线收卷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从而对所述充电线进行保护,以提高本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的实用性,所述壳体能够在两条所述移动槽中来回更换位置,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时情况在所述固定底座上添加或减少所述壳体的数量,从而合理的利用资源,且所述固定底座的两端均能够设置停车位,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所述壳体能够移动至任一停车位处对汽车进行充电,以提高本充电系统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中B-B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中C-C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壳体内部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控制导引电路模块的电路图。1-壳体、11-开口、12-卡合柱、13-容纳槽、2-收卷盘、3-充电线、31-充电头、4-步进电机、6-挡片、7-遮挡罩、71-连接凹槽、8-遮挡板、81-连接支架、82-半环形拉架、9-支撑座、110-固定底座、111-移动槽、112-连通槽、113-固定口、120-固定装置、121-固定柱、122-压簧、123-横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n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壳体、收卷盘、充电线和步进电机,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收卷盘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收卷盘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收卷盘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充电线穿设在所述开口中,所述充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收卷盘固定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充电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包括壳体、收卷盘、充电线和步进电机,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收卷盘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收卷盘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收卷盘与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充电线穿设在所述开口中,所述充电线的一端与所述收卷盘固定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设置有充电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与所述充电线固定连接,所述挡片位于所述充电头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还包括遮挡罩,所述遮挡罩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遮挡罩围设在所述开口的周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还包括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遮挡罩固定连接。


5.一种充电系统,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具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移动槽和多条间隔设置的连通槽,两条所述移动槽通过所述连通槽相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移动槽相匹配的卡合柱,所述卡合柱位于所述移动槽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底座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口,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柱和压簧,所述壳体具有容纳槽,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压簧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且所述压簧位于所述固定柱的顶部,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底部位于其中一所述固定口的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创亚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