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甲醛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426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甲醛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室温下,将第一组分用去离子水溶解混合或用去离子水分散,得到第一溶液;S2:将所述第一溶液加热到75‑85℃,在75‑85℃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S3:将去离子水以及碳酸钠粉末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S4:在60℃下,将所述第二溶液和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S5:在第二混合物中,依次加入二氧化氯前驱体、色素、防腐剂以及甘油,搅拌直至均匀;S6:冷却到50℃,进行装样,得到所述除甲醛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甲醛凝胶具有多种类的色泽且颜色保持稳定,同时能够高效、安全、持久地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甲醛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甲醛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室内空气污染物中,甲醛是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室内甲醛主要来源于装修使用的胶合板、细工模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木芯板等人造板材,含有甲醛成分的白乳胶、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装修材料,以及室内装饰纺织品,例如贴墙布、贴墙纸、化纤地毯、布艺等。这些装修材料主要是因为采用了醛类聚合树脂黏合剂-脲醛树脂。目前该类黏合剂在家装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但是其潮解后或室温超过20℃时会分解出游离甲醛,是造成室内甲醛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氧化氯是一种水溶性强氧化剂,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能力,能够迅速氧化分解细菌、病毒、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以及许多还原性物质,其安全性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C1O2的特性,被广泛用作饮食、卫生、防疫方面的消毒灭菌剂;新型空气净化清新剂等。ClO2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和透过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芽孢、病毒、藻类、真菌等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二氧化氯对甲醛、病毒、细菌具有强的杀灭作用,但它对动植物机体却不产生毒效,原因在于细菌的细胞结构与高等动植物截然不同。CN101810874B提及一种缓释二氧化氯凝胶,可以以一定的速度稳定释放3-6个月。CN104288810A公开了一种具有持久能力的二氧化氯凝胶,液体部分为二氧化氯稳定液,固体部分为活化剂、凝胶剂、缓释剂,使用时两者混合形成二氧化氯固体凝胶。但是,上述两种二氧化氯缓释凝胶产品有着共同的缺点;外观几乎都是黄色,色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甲醛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除甲醛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室温下,将第一组分用去离子水溶解混合或用去离子水分散,得到第一溶液;S2:将所述第一溶液加热到75-85℃,在75-85℃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S3:将去离子水以及碳酸钠粉末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S4:在60℃下,将所述第二溶液和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S5:在第二混合物中,依次加入二氧化氯前驱体、色素、防腐剂以及甘油,搅拌直至均匀;S6:冷却到50℃,进行装样,得到所述除甲醛凝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包括以下重量份各原料:0.5至2份二氧化氯前驱体、0.05至0.2份碳酸钠、1至5份甘油、1至2份第一组分、0.01至0.2份色素、0.1至1份防腐剂、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组份选自结冷胶、卡拉胶或其混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二氧化氯前驱体选自亚氯酸钠、亚氯酸钾、亚氯酸钡、亚氯酸镁或其混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色素选自SanolinLaveGreenG、LaveBlueR、LaveBlueA、PinkB、VioletB或BlueT。其中:上述色素选购自克莱恩公司。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防腐剂苯氧乙醇。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S2中,搅拌时间为30-60min。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S3具体包括:在室温下,将去离子水以及碳酸钠置于转速为200rpm的搅拌器中搅拌1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步骤S4具体包括:在60℃下,将所述第二溶液和第一混合物置于转速为400rpm的搅拌器中搅拌20min,得到第二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除甲醛凝胶,其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S1:在室温下,将第一组分用去离子水溶解混合或用去离子水分散,得到第一溶液;S2:将所述第一溶液加热到75-85℃,在75-85℃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S3:将去离子水以及碳酸钠粉末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S4:在60℃下,将所述第二溶液和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S5:在第二混合物中,依次加入二氧化氯前驱体、色素、防腐剂以及甘油,搅拌直至均匀;S6:冷却到50℃,进行装样,得到所述除甲醛凝胶。其中:结冷胶是一种微生物多糖,是少动鞘脂单胞菌所产生的胞外多糖,相对分子质量高达100万左右,溶于水后,分子之间会自动聚集形成双螺旋结构,两条分子链以右旋方式形成并行的螺旋,分子间氢键稳定了双螺旋结构,并且促进进一步聚集成三维网状结构。卡拉胶,又名麒麟菜胶、角叉菜胶等,是天然形成的线型硫酸酯化的海藻多糖,卡拉胶按照不同的硫酸酯结合形态,可分为kappa型,lota型和Lambda型。此专利中涉及的是Kappa型和lota型。卡拉胶溶于水后,形成不同分子的α-螺旋结构或螺旋状结合的形成,单螺旋与相邻螺旋排列,在盐或电解质的作用下两个螺旋结构或三螺旋结构进一步通过离子键、电荷排斥、氢键等缔合,进一步聚集成三维网状结构。在结冷胶/卡拉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后,进一步加入碳酸钠水溶液和甘油,可增强凝胶的强度,促使整体排布紧密,使得二氧化氯前体和色素在体系中均匀分散,稳定悬浮,进而使得制备出的除甲醛凝胶颜色保持稳定。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除甲醛凝胶具有多种类的色泽且颜色保持稳定,同时能够高效、安全、持久地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除甲醛凝胶,该除甲醛凝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0.5份亚氯酸钠、0.05份碳酸钠、1份甘油、1份结冷胶、0.01份SanolinLaveGreenG、0.1份苯氧乙醇以及97.34份去离子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室温下,将结冷胶用去离子水溶解混合或用去离子水分散,得到第一溶液;S2:将所述第一溶液加热到75℃,在75℃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S3:在室温下,将去离子水以及碳酸钠置于转速为200rpm的搅拌器中搅拌10min,得到第一混合物;S4:在60℃下,将所述第二溶液和第一混合物置于转速为400rpm的搅拌器中搅拌20min,得到第二混合物;S5:在第二混合物中,依次加入二氧化氯前驱体、SanolinLaveGreenG、苯氧乙醇以及甘油混合,搅拌直至均匀;S6:冷却到50℃,进行装样,得到所述除甲醛凝胶。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除甲醛凝胶,该除甲醛凝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1份亚氯酸钾、0.1份碳酸钠、2份甘油、1.5份结冷胶、0.08份LaveBlueR、0.8份苯氧乙醇以及94.52份去离子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室温下,将结冷胶用去离子水溶解混合或用去离子水分散,得到第一溶液;S2:将所述第一溶液加热到80℃,在80℃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S3:在室温下,将去离子水以及碳酸钠置于转速为200rpm的搅拌器中搅拌10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甲醛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室温下,将第一组分用去离子水溶解混合或用去离子水分散,得到第一溶液;/nS2:将所述第一溶液加热到75-85℃,在75-85℃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nS3:将去离子水以及碳酸钠粉末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nS4:在60℃下,将所述第二溶液和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nS5:在第二混合物中,依次加入二氧化氯前驱体、色素、防腐剂以及甘油,搅拌直至均匀;/nS6:冷却到50℃,进行装样,得到所述除甲醛凝胶。/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201 CN 20201138305611.一种除甲醛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室温下,将第一组分用去离子水溶解混合或用去离子水分散,得到第一溶液;
S2:将所述第一溶液加热到75-85℃,在75-85℃下,将所述第一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溶液;
S3:将去离子水以及碳酸钠粉末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S4:在60℃下,将所述第二溶液和第一混合物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S5:在第二混合物中,依次加入二氧化氯前驱体、色素、防腐剂以及甘油,搅拌直至均匀;
S6:冷却到50℃,进行装样,得到所述除甲醛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各原料:0.5至2份二氧化氯前驱体、0.05至0.2份碳酸钠、1至5份甘油、1至2份第一组分、0.01至0.2份色素、0.1至1份防腐剂、以及余量的去离子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份选自结冷胶、卡拉胶或其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剑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时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