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建设快速变更标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25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5
一种室内建设快速变更标记装置,它涉及室内建设标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建设快速变更标记装置的改进。上笔杆与下笔杆螺纹连接,上笔杆上设有防护套,下笔杆上设有笔套,上笔杆的连接盖顶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块,上笔杆内垂直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储液腔,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导液管,导液管顶端与连接盖连接,并贯穿连接盖,导液管底端穿过第一通孔进入到第一储液腔内,导液管中部设有球形空腔,球形空腔内设有铁珠,球形空腔的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灵活选择油性或者水性的笔液,并可快速清除或变更错误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建设快速变更标记装置
本技术涉及室内建设标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建设快速变更标记装置的改进。
技术介绍
室内建设包括房间设计、装修、家具布置及各种小装点。偏重于建筑物里面的装修建设,不仅在装修设计施工期间,还包括后期的维护等。目前,我们在进行装修时,通常是人工化的使用的各种装饰材料进行装修,在装修过程中,材料越多、越复杂,对人工的操作性越难,装修花费的时间越长。在室内建设中装修设计的图案多种多样为了避免出错就需要用到标记装置,有些材料在做切割是也要用到标记,但现在工人多用到记号笔作为标记,记号笔做的标记擦拭清除困难,特别是油性笔液需借助使用酒精才能完成擦除变更,工人需另外准备酒精与布,给工人施工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室内建设快速变更标记装置,可灵活选择油性或者水性的笔液,可循环使用,同时可对书写的错误标记进行快速便捷的清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笔杆1、下笔杆2、防护套3、笔套4,所述上笔杆1与下笔杆2螺纹连接,所述上笔杆1的顶端活动套接有防护套3,所述下笔杆2的底端活动套接有笔套4,所述上笔杆1包含连接盖11、海绵块12、第一通孔13、第一储液腔14、导液管15、球形空腔16、铁珠17、第二通孔18、控制组件19,所述连接盖11顶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2,所述上笔杆1内垂直设置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储液腔14,所述第一通孔13内设置有导液管15,所述导液管15贯穿连接盖11且与海绵块12相连接,所述导液管15底端穿过第一通孔13进入到第一储液腔14内,所述导液管15中部设置有球形空腔16,球形空腔16内间隙连接有铁珠17,所述球形空腔16的一侧面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通孔18内连接有控制组件19。所述控制组件19由推钮191、弹簧192、推杆193、环形固定块194、磁铁块195组成,所述环形固定块194固定连接在第二通孔18内,所述推钮191的一端与推杆193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193的另一端穿过环形固定块194的中心与磁铁块19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92的一端与推钮191固定连接,弹簧19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固定块194上。进一步地,所述下笔杆2包含塞头21、第二储液腔22、夹块23、笔头24、导液柱25,所述塞头21活动连接在第二储液腔22的顶端,第二储液腔22的下方设置有夹块23,所述笔头24设置在夹块23内,所述笔头24顶端连接有导液柱25,笔头24的底端从下笔杆2的底端穿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13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1。第一密封圈131可防止第一储液腔14内的液体渗漏。进一步地,所述塞头21上表面设置有拉环26。拉环26便于将塞头21拉出。进一步地,所述塞头21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7。第二密封圈27可防止第二储液腔22的液体渗漏。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18的右端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181。限位块181可对磁铁块195进行限位,防止磁铁块195撞击球形空腔16,导致球形空腔16损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装置的下笔杆2内设置有第二储液腔22,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或个人喜好添加油性或者水性的补充液,需要添加时旋转分离上笔杆1和下笔杆2,将下笔杆2顶端的塞头21拉出,即可往第二储液腔22内加入补充液,加完后将塞头21塞回并重新连接上笔杆1,补充液可通过导液柱25浸入笔头24内,施工作业人员即可书写或者做记号,同时,上笔杆1内设置的第一储液腔14内可装入酒精,当书写或者标记出现错误时,如果使用的为水性笔液则可直接使用海绵块12擦除,如果为油性的笔液,则进行擦除时,将海绵块12朝下,笔头24朝上,并推动推钮191,推钮191带动推杆193,推杆193推动磁铁块195,磁铁块195移动至球形空腔16的一侧,通过磁力作用将正好堵住导液管15的铁珠17吸向位于磁铁块195的那一侧的球形空腔16侧壁上,这时导液管15连通,储存在第一储液腔14内的酒精将通过导液管15浸入海绵块12内,海绵块12吸收有酒精后即可进行擦除错误标记,于此同时松开推钮191,弹簧192将会将推钮191弹回原位,磁铁块195也随之弹回原位,铁珠17受重力作用再次堵住导液管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可灵活选择油性或者水性的笔液,可循环使用,同时通过海绵块12、导液管15、铁珠17及控制组件19可对书写的错误标记进行快速便捷的清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上笔杆1、连接盖11、海绵块12、第一通孔13、第一密封圈131、第一储液腔14、导液管15、球形空腔16、铁珠17、第二通孔18、限位块181、控制组件19、推钮191、弹簧192、推杆193、环形固定块194、磁铁块195、下笔杆2、塞头21、第二储液腔22、夹块23、笔头24、导液柱25、拉环26、第二密封圈27、防护套3、笔套4。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笔杆1、下笔杆2、防护套3、笔套4,所述上笔杆1与下笔杆2螺纹连接,所述上笔杆1的顶端活动套接有防护套3,所述下笔杆2的底端活动套接有笔套4,所述上笔杆1包含连接盖11、海绵块12、第一通孔13、第一储液腔14、导液管15、球形空腔16、铁珠17、第二通孔18、控制组件19,所述连接盖11顶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2,所述上笔杆1内垂直设置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储液腔14,所述第一通孔13内设置有导液管15,所述导液管15贯穿连接盖11且与海绵块12相连接,所述导液管15底端穿过第一通孔13进入到第一储液腔14内,所述导液管15中部设置有球形空腔16,球形空腔16内间隙连接有铁珠17,所述球形空腔16的一侧面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通孔18内连接有控制组件19;所述控制组件19由推钮191、弹簧192、推杆193、环形固定块194、磁铁块195组成,所述环形固定块194固定连接在第二通孔18内,所述推钮191的一端与推杆193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193的另一端穿过环形固定块194的中心与磁铁块19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92的一端与推钮191固定连接,弹簧19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固定块194上。优选的,所述下笔杆2包含塞头21、第二储液腔22、夹块23、笔头24、导液柱25,所述塞头21活动连接在第二储液腔22的顶端,第二储液腔22的下方设置有夹块23,所述笔头24设置在夹块23内,所述笔头24顶端连接有导液柱25,笔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建设快速变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笔杆(1)、下笔杆(2)、防护套(3)、笔套(4),所述上笔杆(1)与下笔杆(2)螺纹连接,所述上笔杆(1)的顶端活动套接有防护套(3),所述下笔杆(2)的底端活动套接有笔套(4),所述上笔杆(1)包含连接盖(11)、海绵块(12)、第一通孔(13)、第一储液腔(14)、导液管(15)、球形空腔(16)、铁珠(17)、第二通孔(18)、控制组件(19),所述连接盖(11)顶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2),所述上笔杆(1)内垂直设置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储液腔(14),所述第一通孔(13)内设置有导液管(15),所述导液管(15)贯穿连接盖(11)且与海绵块(12)相连接,所述导液管(15)底端穿过第一通孔(13)进入到第一储液腔(14)内,所述导液管(15)中部设置有球形空腔(16),球形空腔(16)内间隙连接有铁珠(17),所述球形空腔(16)的一侧面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通孔(18)内设置有控制组件(19);/n所述控制组件(19)由推钮(191)、弹簧(192)、推杆(193)、环形固定块(194)、磁铁块(195)组成,所述环形固定块(194)固定连接在第二通孔(18)内,所述推钮(191)的一端与推杆(193)的一端固定连接,推杆(193)的另一端穿过环形固定块(194)的中心与磁铁块(19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92)的一端与推钮(191)固定连接,弹簧(19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固定块(19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建设快速变更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笔杆(1)、下笔杆(2)、防护套(3)、笔套(4),所述上笔杆(1)与下笔杆(2)螺纹连接,所述上笔杆(1)的顶端活动套接有防护套(3),所述下笔杆(2)的底端活动套接有笔套(4),所述上笔杆(1)包含连接盖(11)、海绵块(12)、第一通孔(13)、第一储液腔(14)、导液管(15)、球形空腔(16)、铁珠(17)、第二通孔(18)、控制组件(19),所述连接盖(11)顶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2),所述上笔杆(1)内垂直设置有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储液腔(14),所述第一通孔(13)内设置有导液管(15),所述导液管(15)贯穿连接盖(11)且与海绵块(12)相连接,所述导液管(15)底端穿过第一通孔(13)进入到第一储液腔(14)内,所述导液管(15)中部设置有球形空腔(16),球形空腔(16)内间隙连接有铁珠(17),所述球形空腔(16)的一侧面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通孔(18)内设置有控制组件(19);
所述控制组件(19)由推钮(191)、弹簧(192)、推杆(193)、环形固定块(194)、磁铁块(195)组成,所述环形固定块(194)固定连接在第二通孔(18)内,所述推钮(191)的一端与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万芸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