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209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包括高分子材料粉体1份;水700‑950份;所述高分子材料粉体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聚丙烯腈系树脂40‑55%,凝结胶40‑45%,纤维素5‑10%;灭火剂的灭火装置包括车体、灭火剂存储箱体和混合腔体,灭火剂存储箱体内部固定有粉体输送泵,粉体输送泵的输入端连接有吸粉管,粉体输送泵输出端连接有出粉管,出粉管延伸入到混合腔体内,混合腔体底端侧壁连接有连接软管,混合腔体内靠近连接软管端口固定有搅拌风扇,混合腔体的顶端连接有输送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灭火剂流动性较低,覆盖在燃烧物表面的时间延长,减少灭火剂的流失,提高灭火效果,而且制备简单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灭火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和节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灭火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为一种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采取快速有效地灭火产品,及时扑灭火灾是挽救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损失的必要手段。在众多类型的灭火剂中,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水对燃烧物质具有显著地冷却作用,且具有廉价易得,来源广泛,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但是水的流动性很强,容易流失,持续时间短,利用率低。因此,在水中添加试剂,制备水系灭火剂来提高水的灭火性能,减少水的流失已成为非常紧迫的重要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灭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高分子材料粉体:1份;水:700-950份;所述高分子材料粉体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聚丙烯腈系树脂40-55%,凝结胶40-45%,纤维素5-10%。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材料粉体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聚丙烯腈系树脂50%,凝结胶42%,纤维素8%。上述新型水凝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凝结胶放入容器中并加入Na2B407试剂并搅拌,制得溶液A,再将溶液A与疏水性纳米固体粒子合后置于高速搅拌器中搅拌,然后静置40~60min,即得基于凝结胶的干水材料;步骤二、将纤维素放入超声波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100-120目,制得纤维素粉末;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干水材料,步骤二制得的纤维素粉末以及聚丙烯腈系树脂在温度为0-12°的真空环境下进行干燥30-50min,干燥后得高分子材料粉体。优选的,所述Na2B407试剂的浓度为12%。一种应用上述新型凝胶灭火剂的灭火装置,包括车体和分别固定在车体上端的灭火剂存储箱体和混合腔体,所述灭火剂存储箱体的顶端设有呼吸阀,且灭火剂存储箱体靠近混合腔体一侧的内部顶端固定有用于放置粉体输送泵的防护箱体,且粉体输送泵的输入端连接有吸粉管,所述粉体输送泵输出端连接有出粉管,且出粉管延伸至灭火剂存储箱体的外侧并伸入到混合腔体底端内部,所述出粉管靠近混合腔体的一端固定有止回阀,且出粉管上设有手动开关阀,所述吸粉管的底端竖直延伸至灭火剂存储箱体的底端处,所述混合腔体远离灭火剂存储箱体一侧的底端连接有连接软管,且连接软管的自由端与消防栓的接口相适配,所述混合腔体内靠近连接软管端口处通过轴承固定有搅拌风扇,且混合腔体的顶端面并靠近灭火剂存储箱体一端的位置处可拆卸连接有输送软管,所述车体的侧壁开设有电池腔体,且电池腔体内固定有给整个装置供电的电池。优选的,所述混合腔体与输送软管螺纹连接,且输送软管的自由端固定有喷嘴,所述喷嘴为喇叭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电池为可充电蓄电池。优选的,所述呼吸阀和止回阀均为单向阀,且呼吸阀的介质流向为介质只能从外界流向灭火剂存储箱体内,止回阀的介质流向为介质只能从出粉管内流向混合腔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加工简单,而且环保无毒,采用聚丙烯腈系树脂作为原材料,降低成本,在可燃物表面形成覆盖膜,将燃烧物与空气隔离,从而阻止燃烧物继续燃烧,提高了灭火效能。(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在制备过程中,将凝结胶放入容器中并加入Na2B407试剂并搅拌,使得凝结胶的凝胶强度有显著增强,相对于水作为灭火剂而言,在灭火过程中,减小灭火剂流动性,覆盖在燃烧物表面的时间长,利用率有所提高,从而减少灭火剂的流失,进一步地提高灭火效果。(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灭火装置结构简单和使用灵活的特点,使用时,将粉状的灭火剂输入到与消防栓连接的混合腔体内并与水和成浆液,粉状的灭火剂与水在混合过程中,消防栓内的水通过连接软管进入到混合腔体内时推动搅拌扇转动,起到搅拌的作用使灭火剂与水充分混合,起到节能的效果,然后混合后的溶液经过输送软管从喷嘴喷洒至燃烧物上,达到灭火的作用,且喷嘴为喇叭状结构,增大混合液体的喷射面积,提高灭火效率。(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呼吸阀和止回阀均为单向阀,呼吸阀的作用是保持灭火剂存储箱体内部的大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从而防止灭火剂存储箱体内产生负压导致粉体输送泵很难将灭火剂存储箱体内的灭火剂输送到混合腔体内,呼吸阀的介质流向为介质只能从外界流向灭火剂存储箱体内,防止灭火剂存储箱体内的粉状灭火剂通过呼吸阀逸出,止回阀的介质流向为介质只能从出粉管内流向混合腔体内,防止混合腔体内的液体通过止回阀回流到灭火剂存储箱体内而导致存储在灭火剂存储箱体内的灭火剂保质期缩短。附图说明图1为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呼吸阀;3、灭火剂存储箱体;4、防护箱体;5、粉体输送泵;6、手动开关阀;7、喷嘴;8、输送软管;9、出粉管;10、搅拌风扇;11、连接软管;12、混合腔体;13、电池腔体;14、止回阀;15、电池;16、吸粉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高分子材料粉体:1份;水:700-950份;所述高分子材料粉体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聚丙烯腈系树脂40-55%,凝结胶40-45%,纤维素5-10%。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材料粉体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聚丙烯腈系树脂50%,凝结胶42%,纤维素8%。上述新型水凝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凝结胶放入容器中并加入Na2B407试剂并搅拌,制得溶液A,再将溶液A与疏水性纳米固体粒子合后置于高速搅拌器中搅拌,然后静置40~60min,即得基于凝结胶的干水材料;步骤二、将纤维素放入超声波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100-120目,制得纤维素粉末;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干水材料,步骤二制得的纤维素粉末以及聚丙烯腈系树脂在温度为0-12°的真空环境下进行干燥30-50min,干燥后得高分子材料粉体。进一步地,所述Na2B407试剂的浓度为12%。新型凝胶灭火剂的灭火装置,包括车体1和分别固定在车体1上端的灭火剂存储箱体3和混合腔体12,所述灭火剂存储箱体3的顶端设有呼吸阀2,且灭火剂存储箱体3靠近混合腔体12一侧的内部顶端固定有用于放置粉体输送泵5的防护箱体4,防护箱体4为耐腐蚀材料加工而成,防护箱体4的作用是防止灭火剂腐蚀到粉体输送泵5,从而可以延长粉体输送泵5的使用寿命,且粉体输送泵5的输入端连接有吸粉管16,所述粉体输送泵5输出端连接有出粉管9,且出粉管9延伸至灭火剂存储箱体3的外侧并伸入到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高分子材料粉体:1份;/n水:700-950份;/n所述高分子材料粉体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聚丙烯腈系树脂40-55%,凝结胶40-45%,纤维素5-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高分子材料粉体:1份;
水:700-950份;
所述高分子材料粉体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聚丙烯腈系树脂40-55%,凝结胶40-45%,纤维素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水凝胶灭火剂,其特征在于:高分子材料粉体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聚丙烯腈系树脂50%,凝结胶42%,纤维素8%。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新型水凝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凝结胶放入容器中并加入Na2B407试剂并搅拌,制得溶液A,再将溶液A与疏水性纳米固体粒子合后置于高速搅拌器中搅拌,然后静置40~60min,即得基于凝结胶的干水材料;
步骤二、将纤维素放入超声波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100-120目,制得纤维素粉末;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干水材料,步骤二制得的纤维素粉末以及聚丙烯腈系树脂在温度为0-12°的真空环境下进行干燥30-50min,干燥后得高分子材料粉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凝胶灭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2B407试剂的浓度为12%。


5.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凝胶灭火剂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分别固定在车体(1)上端的灭火剂存储箱体(3)和混合腔体(12),所述灭火剂存储箱体(3)的顶端设有呼吸阀(2),且灭火剂存储箱体(3)靠近混合腔体(12)一侧的内部顶端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树新刘凯许志峰赵丛许怡琳王琪李峻于文男李庆张京刘恒旭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