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区便器收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412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4
一种病区便器收发方法,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转运机器人接收病房(25)内的呼叫信号;步骤2)转运机器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运动至对应的病房(25)内;步骤3)待护理人员将使用后的便器放入回收箱(11)内,并将分发箱(12)内消毒后的便器取出后,转运机器人返回至病区处理间(26);步骤4)待回收箱(11)内的便器取出,转运机器人运动至充电区(27)。本病区便器收发方法实现了便器的自动收发,能够自动完成便器的回收和分发,为便器的集中处理提供了方便,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消除了由于便器而引起的病毒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区便器收发方法
一种病区便器收发方法,属于医疗护理

技术介绍
根据2020年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冠肺炎的后续研究可知,冠状病毒可在病人的粪便中检测呈阳性,除此之外,疟疾等也存在粪口传播。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或者某些显阳性的病人,不可避免的使用便器。为了保证安全,使用之后的便器需集中处理。如果该回收流程需由护理人员完成,那么护理人员需端持便器由相应的病房送至病区处理间,因此医院病人使用之后的便器的清洗消毒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病区清洗消毒设备很不健全,由于便器本身的使用特点,由人工在病区内进行统一回收的操作性不高,导致便器的回收难度较大,导致目前便器主要由陪护人员送至处理间,并由处理间取回消毒后的便器,难以控制由于便器而引起的病毒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便器的回收和分发,避免便器而导致病毒传播问题的病区便器收发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病区便器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转运机器人接收病房内的呼叫信号;步骤2)转运机器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运动至对应的病房内;步骤3)转运机器人上设置有回收箱以及分发箱,且分发箱内盛放有消毒后的便器待护理人员将使用后的便器放入回收箱内,并将分发箱内消毒后的便器取出后,转运机器人返回至病区处理间;步骤4)待回收箱内的便器取出,且消毒后的便器再次放入分发箱内后,转运机器人运动至充电区,并等待下一呼叫信号。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呼叫信号由病房内的呼叫按钮触发。呼叫信号由病房内病床上的呼叫按钮触发,方便护理人员直接呼叫转运机器人。优选的,步骤2)中的路线按照病区的病房和病区处理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规划,并将规划好的地图录入转运机器人的控制器。转运机器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行进,保证转运机器人行走位置更加精确,且能够精确的运动至对应的病房内。优选的,步骤2)中的转运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根据雷达测距并及时纠正前进方向。转运机器人通过雷达测距,并及时纠正前进方向,使转运机器人准确的沿规划好的线路行进。优选的,步骤1)、步骤3)或步骤4)中所述的便器包括尿壶和便盆。优选的,步骤1)、步骤3)或步骤4)中回收箱内设置有尿壶回收仓和便盆回收仓,回收箱上设置有尿壶回收密封门和便盆回收密封门。尿壶回收密封门将尿壶回收仓封闭,便盆回收密封门将便器回收仓封闭,能够避免尿壶和便盆之间相互感染。优选的,所述的尿壶回收仓并排设置有若干个,尿壶回收密封门与尿壶回收仓一一对应;便盆回收仓也并排设置有若干个,便盆回收密封门与便盆回收仓一一对应。尿壶回收仓并排设置有若干个,使各个尿壶单独回收,避免引起交叉感染,便盆回收仓并排设置有若干个,能够实现便盆的单独回收,避免引起交叉感染。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的充电区位于病区处理间内。充电区位于病区处理间,方便为转运机器人补充消毒的便器,也方便将使用后的便器取出。优选的,所述的回收箱内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紫外线照射灯定时对回收箱进行消毒。紫外线照射灯定时对回收箱消毒,避免护理人员放置使用后的便器时发生交叉感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病区便器收发方法的转运机器人根据呼叫信号,运动至对应的病房,收取使用后的便器,并分发消毒后的便器,实现了便器的自动收发,能够自动完成便器的回收和分发,为便器的集中处理提供了方便,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消除了由于便器而引起的病毒传播,且转运机器人在空闲时位于充电区充电,保证转运机器人电量充足,进而保证转运机器人能够及时根据呼叫信号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病区转运机器人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机器人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充电接口安装在机器人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回收箱与分发箱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回收箱与分发箱的主视示意图。图6为院区布局图。图中:1、机器人本体2、定向轮3、主动轮4、转向架5、雷达监测组件6、蜂鸣器7、钥匙开关8、急停开关9、信号指示灯10、显示屏11、回收箱12、分发箱13、尿壶回收仓14、尿壶回收密封门15、尿壶16、便盆17、便盆回收仓18、便盆回收密封门19、尿壶分发仓20、便盆分发仓21、磁碰开关22、充电接口23、分发仓密封门24、紫外线照射灯25、病房26、病区处理间27、充电区28、呼叫按钮。具体实施方式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转运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以及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上的回收箱11和分发箱12,回收箱11上设置回收仓,回收箱11上设置有将回收仓封闭的回收仓密封门,分发箱12内设置有分发仓。本转运机器人的回收箱11能够回收便器,回收仓密封门能够将回收仓封闭,避免回收的便器的异味散发,并且能够阻隔由于便器而产生的病毒的传播,分发箱12的分发仓内放置消毒后的便器,机器人本体1带动回收箱11和分发箱12运动,能够自动完成便器的回收和分发,为便器的集中处理提供了方便,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消除了由于便器而引起的病毒传播。回收箱11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的上侧,并与机器人本体1可拆卸的连接,分发箱12设置在回收箱11的上侧,并与回收箱11固定连接,分发箱12和回收箱11均为方形箱体。回收箱11内设置有用于回收便盆16和尿壶15的回收仓,回收箱11侧部设置有用于将回收仓封闭的回收仓密封门。分发箱12内设置有用于分发消毒后的便盆16和尿壶15的分发仓,分发箱12侧部设置有用于将分发仓封闭的分发仓密封门23。如图2~3所示: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回收箱11的安装部,机器人本体1的后侧安装有定向轮2,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可转动的安装有转向架4,转向架4上安装有主动轮3,主动轮3和定向轮2来对机器人本体1进行支撑。机器人本体1内设置有与转向架4连接的转向电机以及与主动轮3连接的行走电机,转向电机带动转向架4转动,从而实现了机器人本体1的转向,行走电机带动主动轮3转动,从而实现了机器人本体1的行走。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雷达监测组件5,雷达监测组件5可以采用汽车雷达,雷达监测组件5主要实现机器人主体1运动过程中的障碍检测,可实现及时避障。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还设置有蜂鸣器6、钥匙开关7、急停开关8、信号指示灯9以及显示屏10。蜂鸣器6用于机器人主体1自身的故障报警提示以及异常状态下的避让报警。钥匙开关7控制机器人本体1的电力供给,通过拧动钥匙开关7即可实现机器人本体1的送电或断电。急停开关8实现在突发状态下及时暂停设备的动作,以便于排除故障或其他意外情况。信号指示灯9包含黄灯、绿灯及红灯三种规格,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区便器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转运机器人接收病房(25)内的呼叫信号;/n步骤2)转运机器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运动至对应的病房(25)内;/n步骤3)转运机器人上设置有回收箱(11)以及分发箱(12),且分发箱(12)内盛放有消毒后的便器,待护理人员将使用后的便器放入回收箱(11)内,并将分发箱(12)内消毒后的便器取出后,转运机器人返回至病区处理间(26);/n步骤4)待回收箱(11)内的便器取出,且消毒后的便器再次放入分发箱(12)内后,转运机器人运动至充电区(27),并等待下一呼叫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区便器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转运机器人接收病房(25)内的呼叫信号;
步骤2)转运机器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运动至对应的病房(25)内;
步骤3)转运机器人上设置有回收箱(11)以及分发箱(12),且分发箱(12)内盛放有消毒后的便器,待护理人员将使用后的便器放入回收箱(11)内,并将分发箱(12)内消毒后的便器取出后,转运机器人返回至病区处理间(26);
步骤4)待回收箱(11)内的便器取出,且消毒后的便器再次放入分发箱(12)内后,转运机器人运动至充电区(27),并等待下一呼叫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区便器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呼叫信号由病房(25)内的呼叫按钮(28)触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区便器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路线按照病区的病房(25)和病区处理间(26)的相对位置进行规划,并将规划好的地图录入转运机器人的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区便器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转运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龙许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