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植入物及封堵系统。
技术介绍
据统计,颅内动脉瘤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5%,患者每年发生动脉瘤破裂的概率约为0.95%,一旦动脉瘤发生破裂,致死率高达40%。因动脉瘤所导致的脑损伤会改变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活形态,其生活质量损失和直接治疗的费用会造成社会和医疗系统的巨大负担。颅内动脉瘤可依据其尺寸、形状、发生位置进行分类。以尺寸进行分类时,将尺寸小于或等于10mm的称之为小型动脉瘤,尺寸为10mm~25mm的称之为大型动脉瘤,尺寸大于或等于25mm的称之为巨型动脉瘤。当以形状进行分类时,可分为囊状动脉瘤和梭状动脉瘤,其中,囊状动脉瘤呈圆形,占所有动脉瘤的95%;梭状动脉瘤主要涉及血管圆周甚至涉及整个血管壁。当以发生位置进行分类时,可分为侧壁动脉瘤和分叉动脉瘤,侧壁动脉瘤一般发生在动脉的一侧,分叉动脉瘤发生在动脉分叉处,分叉动脉瘤约占所有动脉瘤的70%,且分叉动脉瘤特别是颈部开口较宽的动脉瘤的治疗较为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部和锚定部,所述封堵部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锚定部,所述锚定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n所述医用植入物被配置为所述封堵部用于设置在目标物的开口处,以阻止所述目标物内的栓塞体从所述开口处脱出,所述锚定部用于设置在一具有初始曲度的预定管腔中,并用于使所述封堵部保持在所述开口处,同时所述锚定部向所述预定管腔施加作用力并改变所述预定管腔的曲度,当所述锚定部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地被降解时,所述作用力被解除,以使所述预定管腔能够恢复至所述初始曲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部和锚定部,所述封堵部的至少一端连接有所述锚定部,所述锚定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所述医用植入物被配置为所述封堵部用于设置在目标物的开口处,以阻止所述目标物内的栓塞体从所述开口处脱出,所述锚定部用于设置在一具有初始曲度的预定管腔中,并用于使所述封堵部保持在所述开口处,同时所述锚定部向所述预定管腔施加作用力并改变所述预定管腔的曲度,当所述锚定部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地被降解时,所述作用力被解除,以使所述预定管腔能够恢复至所述初始曲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的全部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部包括第一子结构体和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子结构体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均为圆环形结构,多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同轴且间隔地布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的至少部分结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所述锚定部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结构至少部分被降解时,多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相互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全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一端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的一者上,所述第一接合部的另一端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的另一者通过所述第二接合部连接,所述第二接合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合部由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胶粘剂固化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所述另一者上形成有凹陷部,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插入所述凹陷部,所述胶粘剂填充于所述凹陷部内,并使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凹陷部的壁粘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结构体中所述另一者上形成有U型的夹持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富,扈聪,王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舒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