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75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部开设有横孔,所述横孔内部设置有针具,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通过第一固定块内部的横孔放置针具,通过第一固定块的刻度表精确移动针具,通过第一螺纹槽转动第一螺栓,第一螺栓通过轴承与挤压板配合,从而便于对针具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第一滑槽配合,便于折弯不同长度的针具,通过第二螺纹槽转动限位杆,限位杆与通孔配合,限位杆与凹槽配合,第二气缸与卡槽配合,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折弯针具更换不同的变形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
本技术涉及滚针折弯
,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
技术介绍
滚针指的是滚针轴承上的转动体,主要应用于各类轴承,是带圆柱滚子的滚子轴承,滚子像针一样又细又长,这种轴承具有较高的负荷承受能力,径向结构紧凑。但现有的滚针折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对滚针进行固定,导致折弯效果差,同时不能精确控制位置,导致产品不合格的问题,并且不方便更换辅助折弯的板材。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通过第一固定块内部的横孔放置针具,通过第一固定块的刻度表精确移动针具,通过第一螺纹槽转动第一螺栓,第一螺栓通过轴承与挤压板配合,从而便于对针具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第一滑槽配合,便于折弯不同长度的针具,通过第二螺纹槽转动限位杆,限位杆与通孔配合,限位杆与凹槽配合,第二气缸与卡槽配合,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折弯针具更换不同的变形板,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内部开设有横孔,所述横孔内部设置有针具,所述第一固定块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底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底部设置有挤压板,所述固定座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一端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固定座与工作板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板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贯穿辅助板。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外表面设置有刻度表,所述固定座顶部开设有弯槽,所述弯槽与针具相匹配,所述第一螺纹槽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通过轴承与挤压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气缸底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底部设置有变形板,所述定位块与变形板焊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块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第二气缸相匹配,所述定位块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通孔滑动连接,所述卡槽内壁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与凹槽相匹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第一固定块内部的横孔放置针具,通过第一固定块的刻度表精确移动针具,当针具移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第一螺纹槽转动第一螺栓,第一螺栓通过轴承与挤压板配合,从而便于对针具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第一滑槽配合,从而便于折弯不同长度的针具,当需要更换变形板时,可以通过第二螺纹槽转动限位杆,限位杆与通孔配合,限位杆与凹槽配合,第二气缸与卡槽配合,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折弯针具更换不同的变形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螺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座;2、第一固定块;3、横孔;4、针具;5、第一螺纹槽;6、第一螺栓;7、轴承;8、挤压板;9、第一滑槽;10、第二固定块;11、第一气缸;12、工作板;13、第二气缸;14、辅助板;15、通孔;16、定位块;17、变形板;18、卡槽;19、第二螺纹槽;20、限位杆;2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内部开设有横孔3,所述横孔3内部设置有针具4,所述第一固定块2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5,所述第一螺纹槽5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6,所述第一螺栓6底部设置有轴承7,所述轴承7底部设置有挤压板8,所述固定座1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二固定块10一端设置有第一气缸11,所述固定座1与工作板12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板12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13,所述第二气缸13贯穿辅助板14。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块2外表面设置有刻度表,所述固定座1顶部开设有弯槽,所述弯槽与针具4相匹配,所述第一螺纹槽5与第一螺栓6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6通过轴承7与挤压板8转动连接,便于对第一固定块2内部的针具4精确固定。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滑槽9与第二固定块1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0与第一气缸11固定连接,便于调节第二固定块10的位置。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气缸13底部开设有通孔15,所述第二气缸13底部设置有定位块16,所述定位块16底部设置有变形板17,所述定位块16与变形板17焊接,方便带动变形板17进行升降运动。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块16顶部开设有卡槽18,所述卡槽18与第二气缸13相匹配,所述定位块16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9,所述第二螺纹槽19内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与通孔15滑动连接,所述卡槽18内壁一侧开设有凹槽21,所述限位杆20与凹槽21相匹配,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针具4更换不同的变形板17。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5,当需要对针具4进行固定时,可以通过第一固定块2内部的横孔3放置针具4,通过第一固定块2的刻度表精确移动针具4,当针具4移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第一螺纹槽5转动第一螺栓6,第一螺栓6通过轴承7与挤压板8配合,从而便于对针具4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第一气缸11带动第二固定块10,第二固定块10与第一滑槽9配合,从而便于折弯不同长度的针具4,当需要更换变形板17时,可以通过第二螺纹槽19转动限位杆20,限位杆20与通孔15配合,限位杆20与凹槽21配合,第二气缸13与卡槽18配合,便于用户根据实际折弯针具4更换不同的变形板17,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内部开设有横孔(3),所述横孔(3)内部设置有针具(4),所述第一固定块(2)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5),所述第一螺纹槽(5)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6),所述第一螺栓(6)底部设置有轴承(7),所述轴承(7)底部设置有挤压板(8),所述固定座(1)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二固定块(10)一端设置有第一气缸(11),所述固定座(1)与工作板(12)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板(12)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13),所述第二气缸(13)贯穿辅助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内部开设有横孔(3),所述横孔(3)内部设置有针具(4),所述第一固定块(2)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槽(5),所述第一螺纹槽(5)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6),所述第一螺栓(6)底部设置有轴承(7),所述轴承(7)底部设置有挤压板(8),所述固定座(1)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二固定块(10)一端设置有第一气缸(11),所述固定座(1)与工作板(12)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板(12)顶部设置有第二气缸(13),所述第二气缸(13)贯穿辅助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滚针偏位的新型无痕滚针折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外表面设置有刻度表,所述固定座(1)顶部开设有弯槽,所述弯槽与针具(4)相匹配,所述第一螺纹槽(5)与第一螺栓(6)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6)通过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益东王国兵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维旭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