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58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具体涉及树脂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外釜与反应内釜,所述支撑外釜内固定套有反应内釜,所述支撑外釜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底底部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底端贯穿支撑外釜转动套在反应内釜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热器可对反应釜内的树脂材料进行加热溶解,热水管可向圆环水槽内注入热水,圆环水槽内的热水温度会在随着反应釜内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需要出料时热水还可持续对反应内釜进行供热,使冷却中的树脂无法将热量传递到热的反应釜内壁,树脂无法进行凝固便不会粘在反应釜内壁上,使反应釜内不会出现树脂残留,提高了反应釜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树脂加工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
技术介绍
树脂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化学树脂的合成为树脂的加工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树脂反应釜使得树脂反应更加彻底。其中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树脂反应釜能更好的对树脂材料进行制备。树脂具有一定的粘度,冷却中的树脂会将热量传递到反应釜内壁,若此时反应釜的内壁温度不高,树脂便会进行凝固从而粘在反应釜内壁上,使反应釜内存在树脂残留,影响之后的工序,且现有的反应釜内的搅拌杆底端大多悬空,未进行支撑,在长时间使用后搅拌杆会与反应釜产生磨损,从而使反应釜产生振动,也缩短了搅拌杆的使用寿命,故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圆环水槽、热水管、冷水管、排水管和支撑套杆的设置,解决了无法对反应釜内壁进行供热而防止树脂粘在内壁上和无法对搅拌杆底部进行支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包括支撑外釜与反应内釜,所述支撑外釜内固定套有反应内釜,所述支撑外釜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底底部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底端贯穿支撑外釜转动套在反应内釜内部,所述转杆外壁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有直径尺寸逐渐减小的四个搅拌叶片,四个所述搅拌叶片均位于反应内釜内部,所述反应内釜内壁底部焊接有支撑套杆,所述转杆外壁底部转动套在支撑套杆内,所述反应内釜内开设有圆环水槽,所述圆环水槽内壁顶部固定套有对称分布的热水管与冷水管,所述圆环水槽内壁底部固定套有排水管,所述反应内釜内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器与耐高温温度传感器,所述支撑外釜与反应内釜底部之间固定套有出料管,所述支撑外釜与反应内釜顶部之间固定套有加料管,所述支撑外釜外壁顶部粘接有隔热盒,所述隔热盒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单片机,所述支撑外釜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触摸显示屏。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管、冷水管、排水管和出料管内均固定安装有电磁阀。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耐高温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摸显示屏与单片机之间通过信号双向连接,所述加热器、电机和电磁阀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片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野火STM32开发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水管、冷水管和排水管一端均贯穿支撑外釜。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器和耐高温温度传感器均位于出料管上方。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耐高温温度传感器位于搅拌叶片正下方。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的加热器可对反应釜内的树脂材料进行加热溶解,热水管可向圆环水槽内注入热水,圆环水槽内的热水温度会在随着反应釜内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需要出料时热水还可持续对反应内釜进行供热,使冷却中的树脂无法将热量传递到热的反应釜内壁,树脂无法进行凝固便不会粘在反应釜内壁上,使反应釜内不会出现树脂残留,提高了反应釜的实用性。2、本技术的热水比热容较大可持续对反应釜内供热,从而缩短了加热器对树脂的加热时间,减少了电力资源的损耗,当需要对反应釜进行整体冷却时还可通过排水管将圆环水槽内的温度过高的热水排出,作为工厂锅炉水或地暖水进行使用,通过热水管可向圆环水槽内注入普通热水,普通热水比反应釜内温度低,会对反应釜进行冷却,然后将普通热水排出通过冷水管对反应釜进行降温冷却,整体上采用阶梯式冷却,可有效防止过大的温差压力对反应釜造成损坏,排出的水还可另作他用,适宜大量推广。3、本技术的四个搅拌叶片可对反应釜内不同深度的树脂进行搅拌,提高树脂原料的混合与反应速率,耐高温温度传感器还可将反应釜内温度信息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内部编程对信息进行处理,并将温度信息传递给触摸显示屏,支撑套杆可对转杆底部进行支撑与限位,减小反应釜与搅拌杆支架的磨损,单片机可对反应釜内部件进行自动控制,使得加热温度可控制,内部混料混合均匀,提高了反应与搅拌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套杆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电路图。附图标记为:1、支撑外釜;11、反应内釜;12、加料管;13、出料管;14、加热器;15、耐高温温度传感器;16、隔热盒;17、单片机;18、触摸显示屏;2、电机;21、转杆;22、搅拌叶片;23、支撑套杆;3、圆环水槽;31、热水管;32、冷水管;33、排水管;34、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请参阅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包括支撑外釜1与反应内釜11,支撑外釜1内固定套有反应内釜11,支撑外釜1与反应内釜11组成了反应釜,支撑外釜1外设有保温层,反应内釜11为金属材质便于导热,支撑外釜1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便于对电机2进行固定,电机2连接减速机,减速机也为单片机17进行控制,减速机大多配合电机2进行使用,在此不过多赘述,电机2输出端底底部焊接有转杆21,便于带动转杆21进行旋转,转杆21底端贯穿支撑外釜1转动套在反应内釜11内部,转杆21外壁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有直径尺寸逐渐减小的四个搅拌叶片22,如图1所示,四个搅拌叶片22可对不同深度的树脂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四个搅拌叶片22均位于反应内釜11内部,反应内釜11内壁底部焊接有支撑套杆23,转杆21外壁底部转动套在支撑套杆23内,支撑套杆23可对转杆21底端进行支撑与限位,防止由于转杆21悬空而发生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包括支撑外釜(1)与反应内釜(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釜(1)内固定套有反应内釜(11),所述支撑外釜(1)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输出端底底部焊接有转杆(21),所述转杆(21)底端贯穿支撑外釜(1)转动套在反应内釜(11)内部,所述转杆(21)外壁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有直径尺寸逐渐减小的四个搅拌叶片(22),四个所述搅拌叶片(22)均位于反应内釜(11)内部,所述反应内釜(11)内壁底部焊接有支撑套杆(23),所述转杆(21)外壁底部转动套在支撑套杆(23)内,所述反应内釜(11)内开设有圆环水槽(3),所述圆环水槽(3)内壁顶部固定套有对称分布的热水管(31)与冷水管(32),所述圆环水槽(3)内壁底部固定套有排水管(33),所述反应内釜(11)内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器(14)与耐高温温度传感器(15),所述支撑外釜(1)与反应内釜(11)底部之间固定套有出料管(13),所述支撑外釜(1)与反应内釜(11)顶部之间固定套有加料管(12),所述支撑外釜(1)外壁顶部粘接有隔热盒(16),所述隔热盒(16)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单片机(17),所述支撑外釜(1)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触摸显示屏(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包括支撑外釜(1)与反应内釜(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釜(1)内固定套有反应内釜(11),所述支撑外釜(1)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输出端底底部焊接有转杆(21),所述转杆(21)底端贯穿支撑外釜(1)转动套在反应内釜(11)内部,所述转杆(21)外壁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有直径尺寸逐渐减小的四个搅拌叶片(22),四个所述搅拌叶片(22)均位于反应内釜(11)内部,所述反应内釜(11)内壁底部焊接有支撑套杆(23),所述转杆(21)外壁底部转动套在支撑套杆(23)内,所述反应内釜(11)内开设有圆环水槽(3),所述圆环水槽(3)内壁顶部固定套有对称分布的热水管(31)与冷水管(32),所述圆环水槽(3)内壁底部固定套有排水管(33),所述反应内釜(11)内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器(14)与耐高温温度传感器(15),所述支撑外釜(1)与反应内釜(11)底部之间固定套有出料管(13),所述支撑外釜(1)与反应内釜(11)顶部之间固定套有加料管(12),所述支撑外釜(1)外壁顶部粘接有隔热盒(16),所述隔热盒(16)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单片机(17),所述支撑外釜(1)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触摸显示屏(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王凌虹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哈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