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香生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507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给排水科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壁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斜滤板,两个所述斜滤板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水平滤板。该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通过斜滤板和水平滤板等装置的设置,水流从过滤箱顶部进入直接与两个斜滤板接触,水中的杂质受重力和水流的冲击力被冲刷至水平滤板上,避免杂质堵塞斜滤板,并且随着水平滤板上的杂质增多而造成水平滤板堵塞时,杂质依然可以堆积在两个斜滤板的最低处,保证两个斜滤板与水流最先接触位置的过滤作用,增加本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给排水科学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工科学科中的一种,简称给排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般指的是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简称给排水,给水排水工程研究的是水的一个社会循环的问题,"给水":一所现代化的自来水厂,每天从江河湖泊中抽取自然水后,利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手段将水净化为符合生产、生活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然后通过四通八达的城市水网,将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排水":一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把我们生产、生活使用过的污水、废水集中处理,然后干干净净的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这个取水、处理、输送、再处理、然后排放的过程就是给水排水工程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给排水中的排水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而污水处理工序之一就是过滤,一般建筑工程中的生活用水大多集中在宿舍的水池里,但是一般给排水的过滤装置长时间使用容易堵塞,影响过滤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并且水池的滤水板一般由水池内进行安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遗失和损坏,导致水池缺少过滤的作用,容易造成水管堵塞和给后续过滤装置造成过大压力,影响过滤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旨在解决一般给排水的过滤装置长时间使用容易堵塞,影响过滤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壁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斜滤板,两个所述斜滤板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水平滤板,两个所述斜滤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板,两个所述卡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并且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水平滤板的底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相对一侧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斜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相离的一侧均通过安装螺丝与所述过滤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内壁两侧之间的底部设置有细过滤板。优选的,所述过滤箱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外端均通过螺纹套设置有导水管,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优选的,所述导水管内壁两侧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导水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滤水板,所述滤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开设有排污口,所述过滤箱的顶部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水平滤板的顶部设置有把手。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内壁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挤压板,两个所述挤压板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并且两个所述固定弹簧相离的一端均与所述U型框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挤压板相对的一侧均与所述细过滤板的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前侧设置有观察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通过斜滤板和水平滤板等装置的设置,水流从过滤箱顶部进入直接与两个斜滤板接触,水中的杂质受重力和水流的冲击力被冲刷至水平滤板上,避免杂质堵塞斜滤板,并且随着水平滤板上的杂质增多而造成水平滤板堵塞时,杂质依然可以堆积在两个斜滤板的最低处,保证两个斜滤板与水流最先接触位置的过滤作用,增加本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也使得本装置无需频繁更换内部过滤元件,从而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方便,又通过与导水管内壁螺纹连接的滤水板和限位板的设置,使得滤水板不容易丢失,保证水池的初步过滤能力,进而避免过滤箱内相关部件承受过大压力,也避免水管堵塞,保证本装置的正常使用。通过底杆和挤压弹簧等装置的设置,水流时大时小地冲击两个斜滤板,水流较大时使得两个斜滤板下降进而使得两个挤压弹簧压缩,水流较小时,挤压弹簧利用本身的弹性力而将两个斜滤板弹起,从而使得斜滤板抖动,加快斜滤板的过滤效率,增加本装置的过滤效率,又通过卡板和排污口等装置的设置,在水平过滤板上积累过多垃圾后,通过拧动固定螺丝将盖板拆下,将排位口打开,通过把手即可单独将水平过滤板取出,进行更换和清理,从而无需整体拆卸,使得本装置更加方便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过滤箱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箱、2-安装板、3-斜滤板、4-水平滤板、5-底杆、6-挤压弹簧、7-卡板、8-支撑杆、9-安装螺丝、10-连接管、11-螺纹套、12-导水管、13-滤水板、14-转杆、15-限位板、16-排污口、17-盖板、18-固定螺丝、19-细过滤板、20-排水管、21-U型框、22-挤压板、23-固定弹簧、24-观察窗、2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内壁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两个安装板2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斜滤板3,两个斜滤板3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水平滤板4。水流从过滤箱1顶部进入直接与两个斜滤板3接触,水中的杂质受重力和水流的冲击力被冲刷至水平滤板4上,避免杂质堵塞斜滤板3,并且随着水平滤板4上的杂质增多而造成水平滤板4堵塞时,杂质依然可以堆积在两个斜滤板3的最低处,保证两个斜滤板3与水流最先接触位置的过滤作用,增加本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也使得本装置无需频繁更换内部过滤元件,从而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方便。两个斜滤板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板7,两个卡板7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并且支撑杆8的顶部与水平滤板4的底部活动连接。支撑杆8的数量为多组,且沿两个卡板7的长度方向排列,水平滤板4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斜滤板3相对的一侧活动连接,在水平滤板4堵塞而无法使用时,可以将水平滤板4单独拆卸进行更换,无需对整体装置进行拆卸,进一步使得本装置方便使用。两个安装板2相对一侧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杆5,底杆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6,两个挤压弹簧6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斜滤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由于水流流速不固定,水流时大时小地冲击两个斜滤板3,水流较大时使得两个斜滤板3下降进而使得两个挤压弹簧6压缩,水流较小时,挤压弹簧6利用本身的弹性力而将两个斜滤板3弹起,从而使得斜滤板3抖动,加快斜滤板3的过滤效率,增加本装置的过滤效率。两个安装板2相离的一侧均通过安装螺丝9与过滤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滤箱1内壁两侧之间的底部设置有细过滤板19。通过安装螺丝9可以将安装板2拆卸,从而将斜过滤板3和底杆5等部件整体从过滤箱1中分离,方便对相关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使得本装置更加方便使用,细过滤板19能够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所述过滤箱(1)内壁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两个所述安装板(2)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斜滤板(3),两个所述斜滤板(3)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水平滤板(4),两个所述斜滤板(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板(7),两个所述卡板(7)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并且所述支撑杆(8)的顶部与所述水平滤板(4)的底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2)相对一侧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杆(5),所述底杆(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6),两个所述挤压弹簧(6)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斜滤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2)相离的一侧均通过安装螺丝(9)与所述过滤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1)内壁两侧之间的底部设置有细过滤板(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箱(1),所述过滤箱(1)内壁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两个所述安装板(2)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斜滤板(3),两个所述斜滤板(3)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水平滤板(4),两个所述斜滤板(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板(7),两个所述卡板(7)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并且所述支撑杆(8)的顶部与所述水平滤板(4)的底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2)相对一侧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杆(5),所述底杆(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6),两个所述挤压弹簧(6)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斜滤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安装板(2)相离的一侧均通过安装螺丝(9)与所述过滤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箱(1)内壁两侧之间的底部设置有细过滤板(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连接管(10),两个所述连接管(10)的外端均通过螺纹套(11)设置有导水管(12),所述过滤箱(1)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20)。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香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香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