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49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包括过滤箱、安装板、电机、扫板、底座、隔板、收渣箱,所述过滤箱内空腔右半部为过滤腔左半部为落渣腔,所述安装板内安装有过滤网,且固定在过滤腔的底部,所述电机固定在过滤箱顶侧壁上,且与过滤箱中动力轴固定,所述动力轴底部与扫板固定,所述底座的顶侧壁的前后端部位各固定有一个支板,所述过滤箱设置在两个支板的顶部间隙中,且顶侧壁与支板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两个支板间隙,且底端与底座密闭连接,顶端与安装板左侧边缘密闭连接,所述收渣箱置于底座上,且顶端口与落渣腔对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时清理滤渣,且便于排出滤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其中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大多采用物理过滤法完成。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过滤过程中,固体废渣堆积在过滤网上,不能及时排出,影响过滤网的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主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固体废渣堆积在过滤网上,不能及时排出,影响过滤网的寿命。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过滤箱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过滤箱的壳内空腔右半部为过滤腔,左半部为落渣腔,所述落渣腔无底壁;安装板,安装板呈半圆形边框结构,且边框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安装板固定在过滤腔的底部,所述过滤网过滤掉污水中的固体废渣;电机,电机固定在过滤箱顶侧壁的中心部位,所述电机的转子底端探入过滤箱中,且与过滤箱中心轴线部位的动力轴顶端固定,所述电机驱动动力轴转动;扫板,扫板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扫板设置在过滤箱内中线剖面上,所述动力轴底部与扫板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扫板将过滤腔和落渣腔隔开,且随着动力轴转动,将过滤腔中的滤渣扫落到落渣腔中;底座,底座呈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底座的顶侧壁的前后端部位各固定有一个倒L型板为支板,所述过滤箱设置在两个支板的顶部间隙中,且顶侧壁与支板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和支板起到制成过滤箱的作用;隔板,隔板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隔板设置在两个支板间隙,且前后端分别与前后两个支板密闭连接,所述隔板的底端与底座的顶侧壁密闭连接,顶端与安装板的顶侧壁左侧边缘密闭连接,所述隔板防止过滤腔中过滤后的水流入落渣腔;收渣箱,收渣箱呈半圆形柱体桶状结构,所述收渣箱置于底座上,且顶端口与落渣腔对齐,所述落渣腔中的滤渣落入收渣箱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轴顶部呈圆柱体,底部呈倒U型结构,所述扫板卡入动力轴的U型间隙内,且通过螺丝钉与动力轴固定连接,以便动力轴带动扫板转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扫板的前后端边缘各固定一个刮板,所述刮板呈长方形铲刀结构,且外侧壁与过滤箱内壁贴合,所述刮板随着扫板转动,刮落过滤箱内壁上粘着的滤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腔的顶侧壁通孔中固定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与排污管连接,将外部污水导入过滤腔中。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腔的底侧壁通孔中固定有出水斗,所述出水斗将过滤腔中过滤后的污水集中排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左上角设置有缺口为倒口,所述倒口的右上角与收渣箱的左下角通过连接轴铰接,所述收渣箱绕连接轴向左侧转动至倒口中时,收渣箱左端口向下倾斜,收集的滤渣可流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渣箱的右壁矮于左壁,防止收渣箱向左侧旋转式,右壁抵在过滤箱底壁上,阻碍收渣箱倾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渣箱的左侧壁上固定有U型把手,所述把手便于拉动收渣箱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扫板,使用时,外部污水导入过滤腔中,过滤网过滤掉污水中的固体废渣,出水斗将过滤腔中过滤后的污水集中排出;过滤一定时间后,电机驱动动力轴转动,扫板将过滤腔和落渣腔隔开,且随着动力轴转动,将过滤腔中的滤渣扫落到落渣腔中。本技术及时清理滤渣。(2)本技术设置收渣箱,落渣腔中的滤渣落入收渣箱中;过滤完成后,可使收渣箱绕连接轴向左侧转动至倒口中时,收渣箱左端口向下倾斜,收集的滤渣可流出。本技术便于排出滤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其中:过滤箱10、过滤腔11、落渣腔12、安装板13、过滤网14、电机15、动力轴16、扫板17、刮板18、入水管19、出水斗20、支板21、隔板22、底座23、收渣箱24、倒口25、连接轴26、把手27。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过滤箱10,过滤箱10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过滤箱10的壳内空腔右半部为过滤腔11,左半部为落渣腔12,所述落渣腔12无底壁;安装板13,安装板13呈半圆形边框结构,且边框内安装有过滤网14,所述安装板13固定在过滤腔11的底部,所述过滤网14过滤掉污水中的固体废渣;电机15,电机15固定在过滤箱10顶侧壁的中心部位,所述电机15的转子底端探入过滤箱10中,且与过滤箱10中心轴线部位的动力轴16顶端固定,所述电机15驱动动力轴16转动;扫板17,扫板17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扫板17设置在过滤箱10内中线剖面上,所述动力轴16底部与扫板17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扫板17将过滤腔11和落渣腔12隔开,且随着动力轴16转动,将过滤腔11中的滤渣扫落到落渣腔12中;底座23,底座23呈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底座23的顶侧壁的前后端部位各固定有一个倒L型板为支板21,所述过滤箱10设置在两个支板21的顶部间隙中,且顶侧壁与支板21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3和支板起到制成过滤箱10的作用;隔板22,隔板22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隔板22设置在两个支板21间隙,且前后端分别与前后两个支板21密闭连接,所述隔板22的底端与底座23的顶侧壁密闭连接,顶端与安装板13的顶侧壁左侧边缘密闭连接,所述隔板22防止过滤腔11中过滤后的水流入落渣腔12;收渣箱24,收渣箱24呈半圆形柱体桶状结构,所述收渣箱24置于底座10上,且顶端口与落渣腔12对齐,所述落渣腔12中的滤渣落入收渣箱24中。所述动力轴16顶部呈圆柱体,底部呈倒U型结构,所述扫板17卡入动力轴16的U型间隙内,且通过螺丝钉与动力轴16固定连接,以便动力轴16带动扫板17转动。所述扫板17的前后端边缘各固定一个刮板18,所述刮板18呈长方形铲刀结构,且外侧壁与过滤箱10内壁贴合,所述刮板18随着扫板17转动,刮落过滤箱10内壁上粘着的滤渣。所述过滤腔11的顶侧壁通孔中固定有入水管19,所述入水管19与排污管连接,将外部污水导入过滤腔11中。所述过滤腔11的底侧壁通孔中固定有出水斗20,所述出水斗20将过滤腔11中过滤后的污水集中排出。所述底座23的左上角设置有缺口为倒口25,所述倒口25的右上角与收渣箱24的左下角通过连接轴26铰接,所述收渣箱24绕连接轴26向左侧转动至倒口25中时,收渣箱24左端口向下倾斜,收集的滤渣可流出。所述收渣箱24的右壁矮于左壁,防止收渣箱24向左侧旋转式,右壁抵在过滤箱10底壁上,阻碍收渣箱24倾倒。所述收渣箱24的左侧壁上固定有U型把手27,所述把手27便于拉动收渣箱24转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外部污水导入过滤腔11中,过滤网14过滤掉污水中的固体废渣,出水斗20将过滤腔11中过滤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过滤箱(10),过滤箱(10)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过滤箱(10)的壳内空腔右半部为过滤腔(11),左半部为落渣腔(12),所述落渣腔(12)无底壁;安装板(13),安装板(13)呈半圆形边框结构,且边框内安装有过滤网(14),所述安装板(13)固定在过滤腔(11)的底部,所述过滤网(14)过滤掉污水中的固体废渣;电机(15),电机(15)固定在过滤箱(10)顶侧壁的中心部位,所述电机(15)的转子底端探入过滤箱(10)中,且与过滤箱(10)中心轴线部位的动力轴(16)顶端固定,所述电机(15)驱动动力轴(16)转动;扫板(17),扫板(17)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扫板(17)设置在过滤箱(10)内中线剖面上,所述动力轴(16)底部与扫板(17)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扫板(17)将过滤腔(11)和落渣腔(12)隔开,且随着动力轴(16)转动,将过滤腔(11)中的滤渣扫落到落渣腔(12)中;底座(23),底座(23)呈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底座(23)的顶侧壁的前后端部位各固定有一个倒L型板为支板(21),所述过滤箱(10)设置在两个支板(21)的顶部间隙中,且顶侧壁与支板(21)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3)和支板起到制成过滤箱(10)的作用;隔板(22),隔板(22)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隔板(22)设置在两个支板(21)间隙,且前后端分别与前后两个支板(21)密闭连接,所述隔板(22)的底端与底座(23)的顶侧壁密闭连接,顶端与安装板(13)的顶侧壁左侧边缘密闭连接,所述隔板(22)防止过滤腔(11)中过滤后的水流入落渣腔(12);收渣箱(24),收渣箱(24)呈半圆形柱体桶状结构,所述收渣箱(24)置于底座(23)上,且顶端口与落渣腔(12)对齐,所述落渣腔(12)中的滤渣落入收渣箱(24)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箱(10),过滤箱(10)呈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过滤箱(10)的壳内空腔右半部为过滤腔(11),左半部为落渣腔(12),所述落渣腔(12)无底壁;安装板(13),安装板(13)呈半圆形边框结构,且边框内安装有过滤网(14),所述安装板(13)固定在过滤腔(11)的底部,所述过滤网(14)过滤掉污水中的固体废渣;电机(15),电机(15)固定在过滤箱(10)顶侧壁的中心部位,所述电机(15)的转子底端探入过滤箱(10)中,且与过滤箱(10)中心轴线部位的动力轴(16)顶端固定,所述电机(15)驱动动力轴(16)转动;扫板(17),扫板(17)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扫板(17)设置在过滤箱(10)内中线剖面上,所述动力轴(16)底部与扫板(17)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扫板(17)将过滤腔(11)和落渣腔(12)隔开,且随着动力轴(16)转动,将过滤腔(11)中的滤渣扫落到落渣腔(12)中;底座(23),底座(23)呈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底座(23)的顶侧壁的前后端部位各固定有一个倒L型板为支板(21),所述过滤箱(10)设置在两个支板(21)的顶部间隙中,且顶侧壁与支板(21)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3)和支板起到制成过滤箱(10)的作用;隔板(22),隔板(22)呈长方形板状结构,所述隔板(22)设置在两个支板(21)间隙,且前后端分别与前后两个支板(21)密闭连接,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禀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正德工业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