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膀胱癌肿腔内药物热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45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膀胱癌肿腔内药物热疗装置,包括治疗管和加热器,所述治疗管和加热器通过药液管、通气管和供电线路连接,所述治疗管头部为设有通孔的雾化头,所述雾化头下方设置有吸水海绵圈,治疗管尾部为操作台,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室和气泵室和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强了药液对膀胱四壁粘膜和组织的渗透效果,通过雾化头将温热药液雾化喷洒在膀胱内,膀胱四壁的粘膜和组织接触对温热的雾化药物液体颗粒吸收性好,药物能渗透得更深入加强治疗效果,因为雾化头是向膀胱内部无死角的喷洒药液,因此膀胱内每个区域接触到温热的雾化药液的多少是基本一致的,热疗效果均匀,避免了药液浪费,减少经济成本,且能够对尿道进行清洁,保证尿道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膀胱癌肿腔内药物热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膀胱癌肿腔内药物热疗装置。
技术介绍
膀胱癌是泌尿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复发率高,术后约有50%~70%的患者复发,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的是,其拥有天然的通路尿道,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是一种减少肿瘤复发的有效措施,通过药物灌注化疗,使化疗药与膀胱粘膜均匀接触,局部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可控制消除浮肿和癌前病变,从而降低了术后复发率。且热作用可增强药物的细胞渗透。体腔内灌注化疗药物可在腔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增强对癌细胞的直接细胞毒作用。腔内加热与腔内灌注化疗药物两方面的优势,两者发挥协同的抗肿瘤效应,温热效应可诱导肿瘤细胞膜超微结构发生改变,提高细胞膜对化疗药物的运转与摄取能力,破坏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从而促进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消除腔内浮肿。因此,利用热疗能增加药物疗效的热动力效应。综合性地把热疗和化疗相结合,预防与治疗膀胱癌肿腔及术后复发,可提高膀胱癌的临床疗效。但目前的膀胱癌肿腔内药物热疗装置都是直接往膀胱内注入药液,对膀胱粘冲击性强,热疗效果不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膀胱癌肿腔内药物热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治疗管和加热器,所述治疗管和加热器通过药液管、通气管和供电线路连接,所述治疗管头部为设有通孔的雾化头,所述雾化头下方设置有吸水海绵圈,治疗管尾部为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并与操作台内设置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治疗管内部设置有气体通路和药液通路,所述气体通路顶端在雾化头处直径逐渐收窄呈锥体,所述锥体顶部设置有出药孔,锥体表面设置吸液层,所述吸液层外侧为储药腔,吸液层与圆锥体表面形成与储药腔连通的吸液槽,所述储药腔顶部设置有隔层,底部与药液通路连接,所述雾化头内部顶端延伸出竖直向下与出药孔正相对的阻隔头,所述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膀胱癌肿腔内药物热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治疗管和加热器,所述治疗管和加热器通过药液管、通气管和供电线路连接,所述治疗管头部为设有通孔的雾化头,所述雾化头下方设置有吸水海绵圈,治疗管尾部为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外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钮并与操作台内设置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治疗管内部设置有气体通路和药液通路,所述气体通路顶端在雾化头处直径逐渐收窄呈锥体,所述锥体顶部设置有出药孔,锥体表面设置吸液层,所述吸液层外侧为储药腔,吸液层与圆锥体表面形成与储药腔连通的吸液槽,所述储药腔顶部设置有隔层,底部与药液通路连接,所述雾化头内部顶端延伸出竖直向下与出药孔正相对的阻隔头,所述气体通路和药液通路末端设置在操作台内部并与通气管和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颖秦扬赵斌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