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45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臂架,包括底座、臂杆、伸缩杆和U型管托,所述臂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臂杆的顶端通过旋转固定结构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U型管托的中部通过锁紧螺栓可转动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臂杆与底座转动连接,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角度,始终保持积水杯位于呼吸机管道的下方,防止冷凝水反流,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使用结束后能平行折叠,便于存放;伸缩杆的设置根据患者的体位调节长度;U型管托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在伸缩杆上,增加活动度,无论患者处于什么体位都能随意调节U型管托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臂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臂架。
技术介绍
在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臂架对呼吸机管路进行支撑固定,现有的常用的臂架包括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的一端固定设置用于支撑管路的U型管托,另一端设置用于将金属软管固定的弹性夹子。现有技术中的该种臂架存在以下缺陷:1.金属软管调节支撑角度,反复多次使用后,调节的角度达不到理想效。2.双U型管托无法达到角度的旋转,患者变换体位时使用效果不佳;3.整个装置且无法进行折叠收缩,使用后,保存占地较大,不方便存放。4.弹性夹子夹在床帮上时外露的金属部分患者躁动易压在身下,引起压力性损伤,造成皮肤破溃。5.上呼吸机的患者大都为危重患者需要留置中心静脉置管检测中心静脉压来评估血管容量和右心功能,在使用手动监测cvp时,需要重新使用输液架悬挂液体和标尺,占地大,操作繁琐,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且往往因为零点测量不准确容易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臂架,可用于呼吸机管道支撑,可折叠,便于存放,使用方便。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臂架,包括底座、臂杆、伸缩杆和U型管托,所述臂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臂杆的顶端通过旋转固定结构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U型管托的中部通过锁紧螺栓可转动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的端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臂杆与底座转动连接,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角度,始终保持积水杯位于呼吸机管道的下方,防止冷凝水反流,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使用结束后能平行折叠,便于存放;伸缩杆的设置根据患者的体位调节长度;U型管托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在伸缩杆上,增加活动度,无论患者处于什么体位都能随意调节U型管托的角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臂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标尺刻度。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标尺刻度的设置可直接用于测量,可以不用在另外使用输液架和直尺来测量。进一步,所述旋转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所述臂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用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边与所述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面固定连接一转动轴承的一端,所述转动轴承内圈内侧设有沿所述转动轴承轴线方向延伸的限位条,所述转动轴承内圈内设有压缩弹簧和按钮,所述压缩弹簧的设在所述按钮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所述按钮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条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部呈一端设有封盖的筒状结构,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承上,且所述封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封盖上设有通孔,所述按钮远离弹簧的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通孔,所述封盖内侧设有第一限位齿,所述按钮周壁上向外延伸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齿匹配的第二限位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按动按钮,使得第二限位齿脱离第一限位齿,此时可以通过使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臂杆和伸缩杆的转动,从而调节伸缩杆和臂杆的角度,当松动按钮后,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第二限位齿和第一限位齿齿合,此时,第二固定部和第一固定部无法相对转动,实现锁紧。进一步,所述底座与所述臂杆之间通过转动螺栓连接,所述转动螺栓与所述臂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螺栓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座通过转动螺栓与臂杆连接,连接方便,通过拧紧转动螺栓即可实现将臂杆锁紧固定在底座上,松动转动螺栓后,即可转动臂杆。进一步,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臂杆的一端的端部设有螺纹孔,所述U型管托上设有固定孔,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杆端穿过并伸出所述固定孔后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松动或锁紧锁紧螺栓,即可实现U型管托的转动和锁紧。进一步,所述U型管托的两端均设有U型托,所述固定孔设在所述U型管托的中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两个U型托,实现多个管路的支撑。进一步,还包括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臂杆的下部以及所述底座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臂杆进行辅助支撑。进一步,所述辅助支撑件为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臂杆的下部枢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上设有连接钩,所述底座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钩与所述连接柱扣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不需要使用辅助支撑件支撑时,将连接钩脱离连接柱;当需要使用辅助支撑件时,连接钩扣接到连接柱上,支撑杆与臂杆、底座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从而实现对臂杆的支撑。进一步,所述辅助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臂杆的下部枢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枢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处于同一直线上时,与臂杆和底座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从而实现对臂杆的支撑。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底座或所述臂杆固定在病床上的固定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固定结构,便于将底座或臂杆稳定固定在病床上。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为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包括中部断开的金属圈和设在所述金属圈内侧的胶垫,所述金属圈两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金属圈套设在所述臂杆上用于将所述臂杆固定在床挡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金属圈套设在臂杆和病床的床挡上,然后通过螺栓将金属圈的两端进行固定连接,能增加底座以及臂杆与病床连接的稳定性,设置胶垫能避免金属圈对臂杆或床挡造成损坏。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为捆绑绳,所述捆绑绳用于将所述臂杆或所述底座捆绑在病床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捆绑绳,一方面捆绑绳的材质能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另一方面,能在收纳时对整个装置进行捆绑固定,便于收纳保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旋转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U型管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臂杆,3、伸缩杆,4、U型管托,5、旋转固定结构,51、第一固定部,52、第二固定部,53、转动轴承,54、限位条,55、压缩弹簧,56、按钮,57、限位槽,58、封盖,59、第一限位齿,50、第二限位齿,6、转动螺栓,7、锁紧螺栓,8、U型托,9、固定孔,10、支撑杆,11、连接钩,12、连接柱,13、第一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座1、臂杆2、伸缩杆3和U型管托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臂杆(2)、伸缩杆(3)和U型管托(4),所述臂杆(2)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臂杆(2)的顶端通过旋转固定结构(5)与所述伸缩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U型管托(4)的中部通过锁紧螺栓(7)可转动设在所述伸缩杆(3)的另一端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臂杆(2)、伸缩杆(3)和U型管托(4),所述臂杆(2)的底端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臂杆(2)的顶端通过旋转固定结构(5)与所述伸缩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U型管托(4)的中部通过锁紧螺栓(7)可转动设在所述伸缩杆(3)的另一端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杆(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标尺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固定结构(5)包括用于所述臂杆(2)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51)以及用于所述伸缩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52),所述第一固定部(51)的侧边与所述臂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51)的侧面固定连接一转动轴承(53)的一端,所述转动轴承(53)内圈内侧设有沿所述转动轴承(53)轴线方向延伸的限位条(54),所述转动轴承(53)内圈内设有压缩弹簧(55)和按钮(56),所述压缩弹簧(55)的设在所述按钮(56)与所述第一固定部(51)之间,所述按钮(56)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条(54)匹配的限位槽(57),所述第二固定部(52)呈一端设有封盖(58)的筒状结构,所述伸缩杆(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5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52)套设在所述转动轴承(53)上,且所述封盖(58)远离所述第一固定部(51),所述封盖(58)上设有通孔,所述按钮(56)远离弹簧的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通孔,所述封盖(58)内侧设有第一限位齿(59),所述按钮(56)周壁上向外延伸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齿(59)匹配的第二限位齿(5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管路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荣沈林艳龚璇唐忠银高正钢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