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38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包括背心,所述背心的正面设置有插袋,所述插袋的左右两端均敞开,所述插袋的上端通过背心上的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安装在背心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在背心正面的左右两侧胸部靠近领口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背心左右侧的腋下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安装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上安装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处安装有单向充气阀,所述单向充气阀的充气方向为弹性气囊外侧至内侧的方向,所述弹性气囊背向背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可拆卸捆绑患者手臂的绑带。本装置可以固定患者手臂,并能够调节肩关节的角度,同时便于患者穿戴,其使用较为方便,且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
技术介绍
目前,肩关节术后需要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固定时还需要患者的手臂打开一定角度以调节肩关节的角度,并维持该姿势,这样方便于患者术后恢复,现有手臂悬吊式固定,一般是采用吊带,亦有设计成衣服或者背心的具有手臂固定的服饰,但是,其仅仅具有手臂固定的功能,并不能够帮助患者调节肩关节角度并维持调节后的姿势,因此,现有的手臂固定结构对于肩关节术后的恢复效果并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以固定患者手臂,并能够调节肩关节的角度,同时便于患者穿戴,其使用较为方便,且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包括背心,所述背心的正面设置有插袋,所述插袋的左右两端均敞开,所述插袋的上端通过背心上的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安装在背心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在背心正面的左右两侧胸部靠近领口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背心左右侧的腋下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安装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上安装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处安装有单向充气阀,所述单向充气阀的充气方向为弹性气囊外侧至内侧的方向,所述弹性气囊背向背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可拆卸捆绑患者手臂的绑带。优选地,所述背心为开襟结构,开襟位于所述背心的正面,开襟处通过拉链或者扣子闭合。优选地,所述背心内侧具有夹棉层,所述夹棉层与背心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背心的腰部具有控制腰部大小的腰带。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拉链或者扣子组件。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盖合有片状遮布,所述片状遮布的上端边沿固连背心、下端为自由端。优选地,所述插袋为片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通过扣子扣眼组件可拆卸连接形成筒状结构,所述插袋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外侧面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该一端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扣子,多个扣子沿着插袋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插袋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开设有呈阵列式的若干扣眼,其中,沿着所述插袋宽度方向上的扣眼的数量等于扣子的数量、相邻两个扣眼的间隔等于相邻两个扣子的间隔。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隐藏式拉链结构。优选地,所述弹性气囊远离绑带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布,所述连接布至少存在两侧边沿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绑带具有两根,两根所述绑带分设在弹性气囊的左右两侧,该两根绑带不连接弹性气囊的一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计成背心方式便于患者穿戴,通过设置插袋来放置固定患者手术侧的患肢前臂,通过设置充气式的弹性气囊来支撑患者患肢的后臂,并调节后臂的打开程度,从而调节肩关节的角度,弹性气囊和插袋的支撑作用,可使得患者的患肢维持打开后的姿态,且放置时的舒适度较好,因此,本技术所设计的背心式前臂吊带可利于患者肩关节术后的恢复,且使用方便,效果好。2、本技术通过将插袋与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及背心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一连接件的方式,使得插袋可根据患者的患肢所在侧进行安装固定使用,也就是患者的左右侧患肢都可以使用,适用性较好,同理,弹性气囊亦可根据患肢所在侧进行左右位置的调节,同时亦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安装与否,使得本装置不仅仅用于肩关节术后,还可以用于其他情况的上肢固定,使用范围较广,适用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图中:背心1、插袋2、第一连接件3、片状遮布4、第二连接件5、弹性气囊6、连接布7、绑带8、腰带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在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包括背心1,所述背心1的正面设置有插袋2,所述插袋2的左右两端均敞开,所述插袋2的上端通过背心1上的第一连接件3可拆卸安装在背心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3在背心1正面的左右两侧胸部靠近领口的一端均设置有;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拉链或者扣子组件,所述插袋2通过第一连接杆安装在背心1上,可用于患者患肢前臂的插放放置,而背心1左右两侧上均设有第一连接件3,可通过患肢侧选择插袋2与哪一第一连接件3连接,即选择插袋2安装在哪一侧,而方便患者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3的外侧盖合有片状遮布4,所述片状遮布4的上端边沿固连背心1、下端为自由端,以通过片状遮布4遮挡的方式将第一连接件3进行遮挡,提高本装置的美观程度,同时,可避免第一连接件3外露刮伤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袋2为片状结构,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通过扣子扣眼组件可拆卸连接形成筒状结构,所述插袋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外侧面与第二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该一端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扣子,多个扣子沿着插袋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插袋2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开设有呈阵列式的若干扣眼,其中,沿着所述插袋2宽度方向上的扣眼的数量等于扣子的数量、相邻两个扣眼的间隔等于相邻两个扣子的间隔,以通过插袋2片状结构和多扣眼的设置使得插袋2形成筒状结构后其内侧底部距离背心1肩部的位置可调,从而便于不同患者不同手臂长度的放置,提高本装置使用时的舒适度。所述背心1左右侧的腋下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5,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5可拆卸安装弹性气囊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5为隐藏式拉链结构,所述弹性气囊6上安装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处安装有单向充气阀,所述单向充气阀的充气方向为弹性气囊6外侧至内侧的方向,以通过充气的方式使得弹性气囊6膨胀而抬高患者患肢后臂,进而调整肩关节的角度,所述弹性气囊6背向背心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可拆卸捆绑患者手臂的绑带8,以通过绑带8捆绑的方式使得患肢后臂与弹性气囊6连接,优选地,所述绑带8具有两根,两根所述绑带8分设在弹性气囊6的左右两侧,该两根绑带8不连接弹性气囊6的一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根据患者后臂的粗细进行调节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气囊6远离绑带8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布7,所述连接布7至少存在两侧边沿与第二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以使得弹性气囊6能够稳定安装在背心1上。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心1为开襟结构,开襟位于所述背心1的正面,开襟处通过拉链或者扣子闭合,以便于患者穿戴。所述背心1内侧具有夹棉层,所述夹棉层与背心1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冬天时使用,提高保暖效果,夏天时则拆卸。所述背心1的腰部具有控制腰部大小的腰带9,以便于调节背心1的大小,使得背心1能够稳定穿戴在患者身上。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还可以设置充气管和气源装置,所述气源装置通过充气管可拆卸连接单向充气阀,从而在需要充气的时候向弹性气囊6内侧充气,不需要充气的时候拆离弹性气囊6。上述说明是针对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技术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技术所涵盖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包括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的正面设置有插袋,所述插袋的左右两端均敞开,所述插袋的上端通过背心上的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安装在背心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在背心正面的左右两侧胸部靠近领口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背心左右侧的腋下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安装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上安装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处安装有单向充气阀,所述单向充气阀的充气方向为弹性气囊外侧至内侧的方向,所述弹性气囊背向背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可拆卸捆绑患者手臂的绑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包括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的正面设置有插袋,所述插袋的左右两端均敞开,所述插袋的上端通过背心上的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安装在背心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在背心正面的左右两侧胸部靠近领口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背心左右侧的腋下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安装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上安装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处安装有单向充气阀,所述单向充气阀的充气方向为弹性气囊外侧至内侧的方向,所述弹性气囊背向背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可拆卸捆绑患者手臂的绑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为开襟结构,开襟位于所述背心的正面,开襟处通过拉链或者扣子闭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内侧具有夹棉层,所述夹棉层与背心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心的腰部具有控制腰部大小的腰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心式前臂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拉链或者扣子组件。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乔英覃琼丽何翠妹韦洋颜欢欢覃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