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37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包括有电极刀头,所述电极刀头由第一电极头、第二电极头和陶瓷头构成,所述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分别设置在陶瓷头的上下两侧。通过采用绝缘性能好、耐高温性能强的陶瓷头与第一电极头、第二电极头共同构成电极刀头,即可缩小陶瓷头的厚度和体积,进从使电极刀头的体积更小,大大提高微创手术操作控制的便利性,提高消融效率和效果,有效降低手术风险,而且陶瓷头的性能稳定、可靠,微创手术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
技术介绍
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外科医生应以最小的组织伤害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努力目标。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意味着在一定医疗风险下避免大切口,采用微小切口或穿刺通道,运用特殊的器械和装置,在影像仪器监视下或导航技术引导下,从正常的解剖结构到达病变处,使用各种微型的手动或电动器械和器材,在可视条件下完成整个手术过程,以达到比传统或标准的脊柱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精确度高、效果肯定、术后功能恢复快为目的。“脊柱外科”(minimallyinvasivespinesurgery)要比“腔镜外科”、“内镜外科”(endoscopysurgery)、“小切口外科”(smaUincisionsurgery)和“显微外科”(mlcrosurgery)更为广泛。目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技术:(1)脊柱显微外科技术。运用手术显微镜或高倍放大镜,放大手术视野进行手术操作,通过尽可能小的皮肤切口施行“钥匙孔手术”,使脊柱外科手术以最小的医源性损伤实施最有效的治疗。包括颈前路手术显微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后路腰椎间盘显微外科摘除手术(正中入路、外侧入路、孔外入路)等。(2)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通过若干个皮肤通道或微小切口到达脊柱,利用光导纤维成像技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内窥镜辅助脊柱外科技术可分为胸、腹腔镜辅助下和显微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手术。(3)经皮穿刺脊柱外科技术又称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经皮穿刺或微小切口,运用特殊器械和装置,施行脊柱微创手术,是一套完善和成熟的技术,由著名的德国脊柱外科医生ThomasHoogland等人在实施超过千例成功的手术后开始向全世界推广,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最微创的手术,是广大患者的福音,术后马上缓解疼痛,马上下地行走,甚至当天出院等特点,可以为融合手术提供阶梯治疗的过渡。我国脊柱外科技术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出现显微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经皮穿刺C02激光髓核汽化术、经皮穿刺髓核化学溶解术等。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已经在我国迅猛发展,但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开展不平衡,三级医院开展此技术不多,而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开展此项技术的比例远远超过三级医院。不少开展此项技术的单位或个人没有经过严格培训,没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贸然开展此项技术,结果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过高,带来严重的后果,引起医患间纠纷。因此,开展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要符合“医德仁术”的医学伦理,得到社会赞成,将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水平,带来良好的医疗市场,取得丰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申请人发现:目前市面上的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电极的电极刀头体积一般在4.6~5.0mm3(直径为1.8mm以上),体积较大,手术的切口或穿刺通道依然较大,大大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进而影响消融效率和效果,加大了手术风险。另外,这些现有的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电极在手术过程操作手柄握持旋转180°后调整电极刀头的工作角度时,捏合手柄往往比较困难,需要变换手柄的握持方式,使用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刀头的体积小,微创手术操作控制便利,性能稳定、可靠,微创手术安全性高的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包括有电极刀头,所述电极刀头由第一电极头、第二电极头和陶瓷头构成,所述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分别设置在陶瓷头的上下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刀头呈前端端部圆滑的圆柱形,所述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呈上下对称地设置在陶瓷头的上下两侧。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头的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对称设置并延伸至前端端部的上安装缺位和下安装缺位,所述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分别匹配地安装固定在上安装缺位和下安装缺位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刀头的直径为1.5mm~1.8mm(不含1.8mm)。进一步地,该射频消融双极电极还包括有连接管和控制手柄,所述连接管的前端可弯曲调整工作角度并设置有电极刀头,所述控制手柄设于连接管的后端、控制连接管前端弯曲调整工作角度,而且所述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经连接管内的导线与控制手柄上的电源线导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手柄包括定手柄和滑动手柄,所述连接管的后端连接在定手柄上,所述滑动手柄可沿连接管轴心方向前后反复滑动地安装在定手柄上,所述滑动手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手指扣持孔和第二手指扣持孔,所述定手柄位于滑动手柄的后方设有第三手指扣持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指扣持孔和第二手指扣持孔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手指扣持孔设于定手柄的后端。进一步地,所述定手柄呈圆柱形,所述滑动手柄套在定手柄上并可沿定手柄的轴心前后反复滑动,所述滑动手柄的上下两侧分别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手指扣持部和第二手指扣持部,所述定手柄的后端设有手指扣持环,所述第一手指扣持部、第二手指扣持部和手指扣持环分别设有第一手指扣持孔、第二手指扣持孔和第三手指扣持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指扣持部在滑动手柄上的位置与第一电极头在电极刀头上的位置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手指扣持部在滑动手柄上的位置与第二电极头在电极刀头上的位置位于同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定手柄位于与滑动手柄的连接处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定手柄和滑动手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刚性外管和刚性内管;其中,所述刚性内管的后端连接固定在定手柄上,前端设有两根弹性件,所述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的后端穿过陶瓷头分别与两根弹性件连接固定;所述刚性内管内还设有两根导线,所述两根导线的前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导通,后端均与定手柄的电源线导通连接;所述刚性外管可轴向相对运动地套在刚性内管外,且所述刚性外管的后端可轴向运动地伸入定手柄内并与滑动手柄连接固定,前端可分离地抵接在陶瓷头上,同时所述刚性内管的前端缩在刚性外管的前端内;当操作滑动手柄带动刚性外管轴向向后运动时,使刚性外管前端远离陶瓷头,所述弹性件在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弯曲变形,从而实现电极刀头工作角度的调整。进一步地,所述刚性外管与刚性内管可轴向相对运动的范围为0mm~25mm。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是导电金属件,所述两根弹性件的前端分别与第一电极头和第二电极头连接固定,后端分别与两根导线连接,而且每根弹性件上还套有绝缘管,所述绝缘管的前端分别伸延至陶瓷头,后端伸延至刚性内管内。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射频消融双极电极通过采用绝缘性能好、耐高温性能强的陶瓷头与第一电极头、第二电极头共同构成电极刀头,即可缩小电极刀头的体积,大大提高微创手术操作控制的便利性,提高消融效率和效果,有效降低手术风险,而且陶瓷头的性能稳定、可靠,微创手术安全性更高。2、通过捏合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极刀头(1),所述电极刀头(1)由第一电极头(11)、第二电极头(12)和陶瓷头(13)构成,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分别设置在陶瓷头(13)的上下两侧;其中,所述电极刀头(1)呈前端端部圆滑的圆柱形,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呈上下对称地设置在陶瓷头(13)的上下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极刀头(1),所述电极刀头(1)由第一电极头(11)、第二电极头(12)和陶瓷头(13)构成,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分别设置在陶瓷头(13)的上下两侧;其中,所述电极刀头(1)呈前端端部圆滑的圆柱形,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呈上下对称地设置在陶瓷头(13)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头(13)的前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对称设置并延伸至前端端部的上安装缺位(14)和下安装缺位(15),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分别匹配地安装固定在上安装缺位(14)和下安装缺位(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刀头(1)的直径为1.5mm~1.8mm(不含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管(2)和控制手柄(3),所述连接管(2)的前端可弯曲调整工作角度并设置有电极刀头(1),所述控制手柄(3)设于连接管(2)的后端、控制连接管(2)前端弯曲调整工作角度,而且所述第一电极头(11)和第二电极头(12)经连接管(2)内的导线与控制手柄(3)上的电源线(4)导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3)包括定手柄(31)和滑动手柄(32),所述连接管(2)的后端连接在定手柄(31)上,所述滑动手柄(32)可沿连接管(2)轴心方向前后反复滑动地安装在定手柄(31)上,所述滑动手柄(3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手指扣持孔(33)和第二手指扣持孔(34),所述定手柄(31)位于滑动手柄(32)的后方设有第三手指扣持孔(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指扣持孔(33)和第二手指扣持孔(34)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手指扣持孔(35)设于定手柄(31)的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脊椎微创手术的射频消融双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手柄(31)呈圆柱形,所述滑动手柄(32)套在定手柄(31)上并可沿定手柄(31)的轴心前后反复滑动,所述滑动手柄(32)的上下两侧分别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手指扣持部(36)和第二手指扣持部(37),所述定手柄(31)的后端设有手指扣持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敏陈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司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