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36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宫器,包括筒体和握持构件,握持构件设置在筒体的一端,筒体一端具有塑胶管头,该塑胶管头嵌入握持构件内使握持构件与筒体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其中,所述握持构件包括一管体,在所述管体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封闭键,所述封闭键一端具有卡槽,两个所述封闭键能够通过卡槽将所述塑胶管头夹持固定,通过使用两个封闭键将塑胶管头夹持固定,从而减少塑胶管头在封闭时的形变量,相当于减小塑胶管头封闭时自身所需的弹性应力,从而提高了塑胶管头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宫器,能够减少对吸宫器的部分构件的损伤,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宫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吸宫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主要包括传统的负压吸宫术和药物流产术等技术,目前人们所使用的人工流产用的负压吸引器,人工流产手术使用的吸宫器需要连接吸引管伸入到子宫内,直接接触子宫内膜上的组织物,通过负压吸引操作实现将胚胎组织吸出子宫,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吸宫器存在以下缺陷,吸宫器一般具有长筒,在长筒端部套设有胶制连接套,在胶制连接套上固定有握持构件,吸宫器在每次使用后会用握持构件封闭胶制连接套,防止逆流现象,但在吸宫器多次使用后,胶制连接套会因握持构件多次重复使用挤压而产生局部断裂,从而使长筒封闭失效,从而会影响产品的继续使用,严重时会产生医疗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宫器,能够减少对吸宫器的部分构件的损伤,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吸宫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活塞组件;握持构件,所述握持构件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塑胶管头,所述塑胶管头嵌入握持构件内使握持构件与筒体连接固定;其中,所述握持构件包括一管体,在所述管体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封闭键,所述封闭键一端具有卡槽,两个所述封闭键能够通过卡槽将所述塑胶管头夹持固定。本技术的一种吸宫器,包括筒体和握持构件,握持构件设置在筒体的一端,筒体一端具有塑胶管头,该塑胶管头嵌入握持构件内使握持构件与筒体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其中,所述握持构件包括一管体,在所述管体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封闭键,所述封闭键一端具有卡槽,两个所述封闭键能够通过卡槽将所述塑胶管头夹持固定,通过使用两个封闭键将塑胶管头夹持固定,从而减少塑胶管头在封闭时的形变量,一方面使塑胶管头封闭更加轻松,另一方面相对于仅适用一个封闭键封闭塑胶管头,具有更好的封闭效果,改善筒体的负压效果,改善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吸宫器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封闭键包括盖板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盖板部,在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卡扣部,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连接卡槽,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可滑动的组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上套设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盖板部的一端设有外沿,所述外沿突出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方形卡槽,且所述卡槽的宽度与塑胶管头的宽度相当。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包括侧沿,所述侧沿的深度小于所述塑胶管头的管壁厚度。进一步的,所述塑胶管头的截面直径沿远离所述筒体的方向依次减小,且所述塑胶管头的形状与所述管体的形状相当。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一端设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两端均设有凸起,在所述筒体周壁上设有与凸起配合的扣孔,所述限位扣利用凸起和扣孔配合安装在所述筒体上。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块、连接和把手,所述活塞块、连杆和把手一体成型,其中,所述活塞块与所述筒体的截面形状相当,且所述活塞块上套设有胶圈。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包括胶圈,所述胶圈上设有滚珠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两侧具有倾斜于连接杆设置的斜杆,两根所述斜杆的端部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筒体的直径。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吸宫器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封闭键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密封件的结构俯视图;图5为密封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阐述本技术,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吸宫器,包括筒体1和握持构件2,所述筒体1内设有活塞组件3,所述握持构件2设置在所述筒体1的一端;所述筒体1的一端设置有塑胶管头11,所述塑胶管头11嵌入握持构件2内使握持构件2与筒体1连接固定;其中,所述握持构件2包括一管体21,在所述管体2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封闭键22,所述封闭键22一端具有卡槽221,两个所述封闭键22能够通过卡槽221将所述塑胶管头11夹持固定。本技术的一种吸宫器,包括筒体1和握持构件2,握持构件2设置在筒体1的一端,筒体1一端具有塑胶管头11,该塑胶管头11嵌入握持构件2内使握持构件2与筒体1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其中,所述握持构件2包括一管体21,在所述管体2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封闭键22,所述封闭键22一端具有卡槽221,两个所述封闭键22能够通过卡槽221将所述塑胶管头11夹持固定,通过使用两个封闭键22将塑胶管头11夹持固定,从而减少塑胶管头11在封闭时的形变量,一方面使塑胶管头11封闭更加轻松,另一方面相对于仅适用一个封闭键22封闭塑胶管头11,具有更好的封闭效果,改善筒体1的负压效果,改善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吸宫器的安全性。另外,减小塑胶管头11封闭时自身所需的弹性应力,使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更加轻松,且提高了塑胶管头11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胶管头11可采用有机胶制成,有机胶具有一定的粘性,吸宫器在使用时,需要在塑胶管头11端部固定连接一引导管,方便引导管与有机胶粘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握持构件2与所述塑胶管头11同轴线设置。另外,在所述筒体1表面上还设置有多条容量刻度线(未示出),多条容量刻度线(未示出)起始于筒体1顶端至于筒体1地段均匀间隔分布设置在所述筒体1表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筒体1的容积根据筒体1的设置的形状以及深度相关,对于筒体1的容积不作具体限定。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封闭键22包括盖板部222、第一连杆223和第二连杆224,所述第一连杆223一端连接盖板部222,在所述第一连杆223上设有卡扣部226,所述第二连杆224一端连接卡槽221,且所述第一连杆223和第二连杆224相对可滑动的组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24上套设有弹簧225。所述卡扣部226一体成型于第一连杆223上,且呈斜向切口状,当塑胶管头11需要封闭时,用户手操按下两个所述封闭键22,此时第一连杆223和第二连杆224通过弹簧225产生挤压,第二连杆224向管体21中轴线处移动直至与塑胶管头11相抵,此时卡扣部226完全移动至管体21内,卡扣部226抵靠在管体21内壁上,从而使封闭键22处于夹持固定塑胶管头11的状态,另外,弹簧225在此刻处于具有恢复形变趋势的状态,弹簧225相对的推第一连杆223,使卡扣部226能实现暂时锁定封闭键22的功能。当塑胶管头11需要解除封闭时,用户手操按下两个所述封闭键22,将第一连杆223或卡扣部226微微移动至对应的按键孔处,然后松开该封闭键22使塑胶管头11解除封闭。其次,这样可以使塑胶管头11的封闭位置居于管体21中部,相对的,塑胶管头11外壁需要封闭时的形变位移距离减小,从而有效避免塑胶管头11的局部位置在多次使用后断裂。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杆223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活塞组件;/n握持构件,所述握持构件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一端;/n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塑胶管头,所述塑胶管头嵌入握持构件内使握持构件与筒体连接固定;/n其中,所述握持构件包括一管体,在所述管体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封闭键,所述封闭键一端具有卡槽,两个所述封闭键能够通过卡槽将所述塑胶管头夹持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活塞组件;
握持构件,所述握持构件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一端;
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塑胶管头,所述塑胶管头嵌入握持构件内使握持构件与筒体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握持构件包括一管体,在所述管体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封闭键,所述封闭键一端具有卡槽,两个所述封闭键能够通过卡槽将所述塑胶管头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键包括盖板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盖板部,在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卡扣部,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连接卡槽,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可滑动的组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上套设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相对于盖板部的一端设有外沿,所述外沿突出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方形卡槽,且所述卡槽的宽度与塑胶管头的宽度相当。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瑞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