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叠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28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折叠桌,包括多个桌板和支撑桌板的桌腿,还包括桌板折叠装置和桌腿折叠装置,桌板折叠装置包括可旋式插销锁扣和内折合页式连接件,桌腿折叠装置包括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以及“S”形折叠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多个桌板分别通过可旋式插销锁扣和内折合页式连接件实现在满足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多重折叠,通过设置桌腿折叠装置进一步对桌腿进行折叠,折叠后平板化程度高,运输方便,居家实用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折叠桌
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折叠桌。
技术介绍
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桌子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对于较高楼层不容易搬运,因此市场上出现大量的可折叠桌,市场上的可折叠桌通常是只折叠桌腿,达到节省空间的效果,但是,对于面积较大或较长的桌面,无法折叠或者折叠面不平整,影响使用效果的同时也不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折叠桌,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折叠后平板化程度高,运输方便的同时居家实用占地面积小,出行携带轻巧。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折叠桌,包括多个桌板和支撑桌板的桌腿,还包括用于折叠桌板的桌板折叠装置以及用于折叠安装桌腿的桌腿折叠装置,桌板折叠装置包括安装在相邻桌板之间的可旋式插销锁扣和内折合页式连接件。作为优选,桌腿包括多个对应设置的桌腿Ⅰ和桌腿Ⅱ,桌腿折叠装置包括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以及安装在桌腿Ⅰ和桌腿Ⅱ之间的“S”形折叠连接件,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桌板下端面并与桌腿Ⅰ连接。桌板折叠装置用于对多个相邻桌板的折叠作用,且可旋式插销锁扣和内折合页式连接件对桌板的折叠方向相反,实现多桌板的折叠,减小桌板的占用空间,桌腿通过“S”形折叠连接件折叠桌腿Ⅱ,再通过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实现桌腿Ⅰ折叠与桌板的下方,相对于现有技术只能进行简单的折叠,进一步减少了桌子的整体占用空间。作为优选,内折合页式连接件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的两侧边分别向上垂直设置有侧板,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分别固定相邻两桌板之间,前固定板或后固定板位于安装可旋式插销锁扣桌板的相对边,后固定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收容槽,前固定板端部的两侧边铰接在后固定板的收容槽内。相互铰接的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向下翻转实现与之固接的两桌板的向下折叠,通过设置收容槽使前固定板进入收容槽时实现无冲突折叠,减小两桌板折叠后的间隙。作为优选,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包括上固定槽、中间连接体、下连接槽,中间连接体一端与所述上固定槽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下连接槽铰接,上固定槽的上端与桌板下端面固接,下连接槽内设有梯形卡槽,桌腿Ⅰ远离地面的一端设有与梯形卡槽相适配的梯形块。下连接槽内设有梯形卡槽以及桌腿Ⅰ一端设置与梯形卡槽相适配的梯形块,能够便于在折叠桌子时拆下桌腿Ⅰ,便于桌腿Ⅰ的放置。作为优选,上固定槽内设置有定位框,中间连接体一端安装在定位框内,上固定槽的两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竖直长孔,位于定位框内的中间连接体通过旋转螺杆滑接在竖直长孔内。在折叠桌腿时,先将桌腿Ⅰ向下拉,使中间连接体由竖直长孔的最上端拉直最下端,再将设置在桌子两边的两个桌腿Ⅰ其中的一个拆下,通过“S”形折叠连接件折叠桌腿Ⅱ,实现桌腿的折叠。作为优选,“S”形折叠连接件包括上安装槽、下安装槽、中间连接槽,上安装槽和下安装槽分别通过两个L形板由连接件固接形成,上安装槽第一端与中间连接槽铰接,上安装槽第二端与桌腿Ⅰ固接,上安装槽第三端与桌腿Ⅱ远离地面的一端固接,下安装槽第一端与中间连接槽铰接,下安装槽第二端与桌腿Ⅱ固接,下安装槽第三端与桌腿Ⅰ固接。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桌板折叠装置,将多个桌板分别通过可旋式插销锁扣和内折合页式连接件实现在满足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多重折叠,通过设置桌腿折叠装置进一步对桌腿进行折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折叠后平板化程度高,运输方便的同时居家实用占地面积小,出行携带轻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S”形折叠连接件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俯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爆炸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可旋式插销锁扣爆炸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可旋式插销锁扣俯视图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可旋式插销锁扣立体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内折合页式连接件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本技术左视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桌板;2、桌腿;3、桌腿Ⅰ;4、桌腿Ⅱ;5、插销座;6、插销槽;7、上固定槽;8、中间连接体;9、下连接槽;10、外翻合页;11、长杆;12、旋转螺杆;13、梯形块;14、梯形卡槽;15、竖直长孔;16、旋钮式开关;17、滑块;18、缺口;19、L形板;20、前固定板;21、后固定板;22、上安装槽;23、下安装槽;24、中间连接槽;25、收容槽;26、定位框;27、“S”形折叠连接件;28、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29、可旋式插销锁扣;30、内折合页式连接件;31、上安装槽第一端;32、上安装槽第二端;33、上安装槽第三端;34、下安装槽第一端;35、下安装槽第二端;36、下安装槽第三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10所示,一种新型折叠桌,包括四块桌板1和八根用于支撑桌板1的桌腿2,还包括用于折叠桌板1的桌板1折叠装置以及用于折叠安装桌腿2的桌腿折叠装置,桌板1折叠装置用于对多个相邻桌板1的折叠作用,且可旋式插销锁扣29和内折合页式连接件30对桌板1的折叠方向相反,四块桌板1的W型折叠依靠可旋式插销锁扣29和内折合页式连接件30实现,实现多桌板1的折叠,减小桌板1的占用空间,桌腿2通过“S”形折叠连接件27折叠桌腿Ⅱ4,再通过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28实现桌腿Ⅰ3折叠与桌板1的下方,相对于现有技术只能进行简单的折叠,进一步减少了桌子的整体占用空间。在折叠桌腿2时,先将桌腿Ⅰ3向下拉,使中间连接体8由竖直长孔15的最上端拉直最下端,再将设置在桌子两边的两个桌腿Ⅰ3其中的一个拆下,通过“S”形折叠连接件27折叠桌腿Ⅱ4,实现桌腿的折叠。桌板1和桌腿2的材质为竹制材质,竹制材质具有很好的防潮性,竹制材质做成的家具显得很轻巧,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桌板1折叠装置包括安装在相邻桌板1之间的可旋式插销锁扣29和内折合页式连接件30,四块桌板1平铺形成三条连接缝隙,形成中间连接缝隙的两块桌板1通过两组内折合页式连接件30连接,用于两块桌板1向下折叠,位于中间连接缝隙两侧的连接缝隙分别通过两组可旋式插销锁扣29连接,当可旋式插销锁扣29的旋转开关带动滑块17脱离插销槽6内时,实现最外侧两块桌板1向上折叠的效果,最终实现四块桌板1的折叠。内折合页式连接件30包括前固定板20、后固定板21,前固定板20和后固定板21分别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相邻两桌板1之间,前固定板20和后固定板21的两侧边分别向上垂直设置有侧板,前固定板20或后固定板21位于安装可旋式插销锁扣29桌板1的相对边,后固定板21两侧的侧板上分别设有用于收纳前固定板20两侧板的收容槽25,前固定板20端部的两侧边铰接在后固定板21的收容槽25内。相互铰接的前固定板20、后固定板21向下翻转实现与之固接的两桌板1的向下折叠,通过设置收容槽25使前固定板20进入收容槽25时实现无冲突折叠,减小两桌板1折叠后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折叠桌,包括多个桌板(1)和支撑桌板(1)的桌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折叠所述桌板(1)的桌板(1)折叠装置以及用于折叠安装所述桌腿的桌腿折叠装置,所述桌板(1)折叠装置包括安装在相邻所述桌板(1)之间的可旋式插销锁扣(29)和内折合页式连接件(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折叠桌,包括多个桌板(1)和支撑桌板(1)的桌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折叠所述桌板(1)的桌板(1)折叠装置以及用于折叠安装所述桌腿的桌腿折叠装置,所述桌板(1)折叠装置包括安装在相邻所述桌板(1)之间的可旋式插销锁扣(29)和内折合页式连接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桌腿包括多个对应设置的桌腿Ⅰ(3)和桌腿Ⅱ(4),所述桌腿折叠装置包括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28)以及安装在所述桌腿Ⅰ(3)和桌腿Ⅱ(4)之间的“S”形折叠连接件(27),所述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28)安装在所述桌板(1)下端面并与所述桌腿Ⅰ(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桌,其特征在于:内折合页式连接件包括前固定板(20)、后固定板(21),前固定板(20)和后固定板(21)的两侧边分别向上垂直设置有侧板,所述前固定板(20)和后固定板(21)分别固定相邻两桌板(1)之间,所述前固定板(20)或后固定板(21)位于安装所述可旋式插销锁扣(29)桌板(1)的相对边,所述后固定板(21)的两侧分别设有收容槽(25),所述前固定板(20)端部的两侧边铰接在所述后固定板(21)的收容槽(25)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旋转自锁连接件(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雄民陈国东章卫钢王军郑天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