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200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包括养殖架,养殖架的内部设置有选育区和扩大培养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添加人工基质促进龙须菜幼苗生长,模仿自然环境下龙须菜幼苗的生长条件使其长势更佳,然后分区域培养,具有易操作、养殖幼体数量多、一次性选育个体数大的优点,再而分层过滤的结构,有效地减少海洋漂浮物及杂藻对龙须菜海区养殖的影响,其中黑色和白色纱网共同使用能够有效地封存藻体,此外还能够对龙须菜多重保护,防止因光照过强而造成藻体死亡,最后可调节龙须菜的受光,人为调节龙须菜养殖水层可与光保护调控系统联用进行双重调节以保证藻体的正常快速生长,增加了新品种选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藻幼苗海区养殖
,具体为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龙须菜是一种重要的产琼胶经济红藻,主要养殖在福建、广东、山东等沿海省份,产量为我国第二大海藻。龙须菜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种矿物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的海藻,其多糖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具有开发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的潜力。随着龙须菜产业的不断扩大,龙须菜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龙须菜产业的发展。其中主要是种质退化问题,龙须菜受海区环境的影响,经过多代养殖后抗逆能力下降,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一旦环境不适宜就容易造成病烂;此外,龙须菜苗种比较单一,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琼胶产业发展的需求,大面积推广所需良种来源问题直接制约了龙须菜养殖业的发展。由于龙须菜藻尖室内生长速率较慢,藻体日相对生长速率约为6%/d,同时,室内养殖条件并不符合龙须菜实际海域养殖条件,故采用小规模海区养殖的方式来完成后续的龙须菜新品种选育工作。但在海区养殖龙须菜幼苗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包括养殖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架(1)由横管(2)和竖管(3)构成,养殖架(1)的底部设置有金属板(4),养殖架(1)上方的四个顶端均焊接有金属弯钩(5),金属弯钩(5)通过第一连接绳(6)与圆环(7)相连接,圆环(7)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圆筒状浮漂(8),圆环(7)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绳(9)与金属船锚(10)连接,塑料圆筒状浮漂(8)的外围连接有渔网(11);/n养殖架(1)的内部设置有选育区(12)和扩大培养区(13),选育区(12)位于扩大培养区(13)的正中心,选育区(12)和扩大培养区(13)之间通过第一金属丝(14)连接,选育区(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包括养殖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架(1)由横管(2)和竖管(3)构成,养殖架(1)的底部设置有金属板(4),养殖架(1)上方的四个顶端均焊接有金属弯钩(5),金属弯钩(5)通过第一连接绳(6)与圆环(7)相连接,圆环(7)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圆筒状浮漂(8),圆环(7)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绳(9)与金属船锚(10)连接,塑料圆筒状浮漂(8)的外围连接有渔网(11);
养殖架(1)的内部设置有选育区(12)和扩大培养区(13),选育区(12)位于扩大培养区(13)的正中心,选育区(12)和扩大培养区(13)之间通过第一金属丝(14)连接,选育区(12)由第二金属丝(15)与第三金属丝(16)分隔成若干个选育小格(17),选育区(12)的上方设置有第一黑色纱网(18),选育小格(17)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一白色纱网(19),选育小格(17)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黑色纱网(20),扩大培养区(13)的四周设置有第二白色纱网(21),扩大培养区(13)的上方设置有第三白色纱网(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培养区(13)由四个等体积的梯形体构成,四个梯形体的内部四周分别设置有长2m、宽20cm、孔径为0.5mm的第四白色纱网(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龙须菜幼苗养殖的仿生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年军张俊孙雪张小倩刘士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