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稻插秧机用化肥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16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稻插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水稻插秧机用化肥搅拌装置,包括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外部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搅拌块,所述第一搅拌块的上侧外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壳体,且搅拌壳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所述搅拌壳体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搅拌块旋转,同时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带动主动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二搅拌块的旋转,从而将化肥原料搅拌的更加均匀,便于对搅拌壳体内部的清洗,避免造成化肥的相互污染,影响化肥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稻插秧机用化肥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稻插秧
,具体为一种用于水稻插秧机用化肥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插苗若是成片,则是从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机械方式种植。在现有技术中,水稻插秧机内部的化肥搅拌装置的搅拌通常都是由一个电机带动搅拌块旋转,导致化肥的搅拌不均匀且在搅拌的速度过慢,影响化肥的使用效率,同时在使用过后,没有对搅拌壳体内部的清理,导致在二次使用时,化肥会相互污染,影响化肥的质量,导致水稻产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稻插秧机用化肥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稻插秧机用化肥搅拌装置,包括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稻插秧机用化肥搅拌装置,包括外部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2)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外部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搅拌块(8),所述第一搅拌块(8)的上侧外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壳体(5),且搅拌壳体(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2),所述搅拌壳体(5)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7),且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6),所述传动轴(16)的外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主动斜齿轮(20),所述主动斜齿轮(20)的上侧外部啮合连接有从动斜齿轮(21),且从动斜齿轮(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块(9),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稻插秧机用化肥搅拌装置,包括外部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2)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外部固定连接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搅拌块(8),所述第一搅拌块(8)的上侧外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壳体(5),且搅拌壳体(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2),所述搅拌壳体(5)的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7),且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6),所述传动轴(16)的外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主动斜齿轮(20),所述主动斜齿轮(20)的上侧外部啮合连接有从动斜齿轮(21),且从动斜齿轮(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块(9),所述第二搅拌块(9)的下侧外部转动连接有搅拌壳体(5),所述搅拌壳体(5)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0),且出料管(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桶(12),所述出料管(10)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1),且隔板(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外部壳体(2),所述外部壳体(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3),所述支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农垦乾源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