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散热BBU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149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7
一种智能散热BBU机柜,在柜体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前门和后门,柜体内分为前冷腔、中间设备腔和后热腔。前冷腔是冷风通道,需散热的设备置于中间设备腔内,后热腔是设备排出热风的热风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针对高能耗基站5G BBU机柜,提供更合理的气流组织方式,前冷腔、中间设备腔、后热腔,三腔分隔,冷热分隔开;利用BBU冷风池将发热源BBU分隔开,机柜内部发热源也彼此分隔,实现精确送风,消除机柜内局部热岛效应,消除高温告警;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智能式室内新风散热运行方式,或选择智能式空调内循环散热运行方式,或选择智能式室外新风散热运行方式,使用环境更广泛,更好地满足了5G BBU设备的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散热BBU机柜
本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智能散热BBU机柜。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系统中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BBU设备的功耗越来越大,5GBBU设备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快速有效的降温,才能正常工作。原有技术中,BBU设备都是水平堆叠安装在19英寸机架上,而原有5GBBU机柜的散热方式多为左进右出、右进左出或前进后出,排出来的热量都散布在机柜内部,使得机柜内部的冷热气流混合,不能及时散热,形成热岛效应,经常导致设备高温告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冷腔、中间设备腔、后热腔三腔分隔,机柜内部发热源也彼此分隔,可实现精确送风,消除机柜内局部热岛效应,消除高温告警,散热方式多样化,使用环境广泛的智能散热BBU机柜。本技术主要包括柜体、机柜顶部前进风风道、前门、前门底部进风风道、室内新风感温装置、机柜顶部后排风风道、后门、BBU冷风池、机柜两侧密封挡板、机柜两侧前立柱、机柜两侧前立柱密封挡板、回风挡板、机柜两侧后立柱、小风阻L型支架、机柜顶部前进风风道风扇、前冷腔、前冷腔感温装置、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散热BBU机柜,包括柜体、前柜门、机柜顶部前进风风道、机柜顶部后排风风道、机柜前门底部进风风道、顶部前进风风道风扇、顶部后排风风道风扇、前门底部进风风道风扇和BBU机柜智能控风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柜体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前门和后门,柜体内分为前冷腔、中间设备腔和后热腔,前冷腔是冷风通道,需散热的设备置于中间设备腔内,通过BBU与BBU冷风池组成的散热单元进行冷热交换,多个散热单元对多台BBU散热;后热腔是设备排出热风的热风通道,在柜体的上部设有机柜顶部前进风风道、机柜顶部后排风风道和进线孔,前门下部设有机柜前门底部进风风道,前冷腔与机柜顶部前进风风道、机柜前门底部进风风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散热BBU机柜,包括柜体、前柜门、机柜顶部前进风风道、机柜顶部后排风风道、机柜前门底部进风风道、顶部前进风风道风扇、顶部后排风风道风扇、前门底部进风风道风扇和BBU机柜智能控风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柜体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前门和后门,柜体内分为前冷腔、中间设备腔和后热腔,前冷腔是冷风通道,需散热的设备置于中间设备腔内,通过BBU与BBU冷风池组成的散热单元进行冷热交换,多个散热单元对多台BBU散热;后热腔是设备排出热风的热风通道,在柜体的上部设有机柜顶部前进风风道、机柜顶部后排风风道和进线孔,前门下部设有机柜前门底部进风风道,前冷腔与机柜顶部前进风风道、机柜前门底部进风风道相连通,后热腔与机柜顶部后排风风道相连通,机柜顶部前进风风道装设有顶部前进风风道风扇,置于机柜顶部前端;机柜顶部后排风风道装设有顶部后排风风道风扇,置于机柜顶部后端;机柜前门底部进风风道装设有前门底部进风风道风扇,置于机柜前门底部,机柜顶部前进风风道、机柜前门底部进风风道、机柜顶部后排风风道均包括有可打开或关闭的风道风栅,BBU机柜智能控风系统装置设在机柜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散热BBU机柜,其特征在于:在机柜内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机柜两侧前立柱和机柜两侧后立柱,在机柜两侧前立柱上设有机柜两侧密封挡板和机柜两侧前立柱密封挡板,在机柜两侧前立柱和机柜两侧后立柱之间的空腔即为中间设备腔,在机柜两侧前立柱和机柜两侧后立柱之间固定回风挡板,回风挡板与散热单元对应设置,回风挡板置于对应的散热单元上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德王晨曦李旭辉张彬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国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