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305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属于变压器领域,包括供电端、原边模块、副边模块和负荷,所述供电端通过三相电分别与原边模块相连接,所述原边模块通过直流降压装置与副边模块相连接,所述副边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相连接,所述直流降压装置包括主开关VT11、电感L1、电容C和二极管D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通过新型直流隔离环节结构不依赖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幅值变换,可以取得更好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为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
技术介绍
电子变压器,具有将市电的交变电压转变为直流后再通过半导体开关器件以及电子元件和高频变压器绕组构成一种高频交流电压输出的电子装置,也是在电子学理论中所讲述的一种交直交逆变电路。简单来说,它主要是由高频变压器磁芯(铁芯)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组成,它们互不改变位置,从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回路中,通过交流电力借助电磁感应作用,转变成交流电压及电流。而在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对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回路,供给不同电压等级的高频交流或直流电,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采用AC-DC-AC的三级拓扑结构的电子电力变压器具有众多的优越性,是一种主流结构形式,并通过直流隔离环节实现直流电压幅值变换。然而,现有的直流隔离环节存在结构不够合理,隔离环节采用变压器(n:1)的结构,可以满足电能双方向传输的需要,这样的结构适合于升压变、降压变及联络变等所有变压器,但不能体现各自的特点,且无法避免电-磁-电的传递过程,伴随着磁场产生而出现发热和损耗,不依赖磁场来实现电能传递,才是电力电子变压器突破传统技术制约的标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通过新型直流隔离环节结构不依赖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幅值变换,可以取得更好效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包括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包括供电端、原边模块、副边模块和负荷,所述供电端通过三相电分别与原边模块相连接,所述原边模块通过直流降压装置与副边模块相连接,所述副边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相连接,所述直流降压装置包括主开关VT11、电感L1、电容C和二极管D11,所述二极管D11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二极管D11的两端与主开关VT11相并联,另一个所述二极管D11的一端与主开关VT1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包括电容和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主开关VT1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二极管D11的另一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主开关VT11采用绝缘栅晶体管,所述二极管D11采用的为结型功率二极管。优选的,所述电容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的另一端及另一个二极管D11的另一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主开关VT11的发射极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弃用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隔离环节采用变压器(n:1)的结构,为降压变定制专门的直流隔离环节结构,实现降压变的电能单方向传递,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新型直流隔离环节结构不依赖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压幅值变换,可以取得更好效益。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电能单向传递的针对性设计理念使整体电气回路简单化,节才、可靠,且完全满足用电需求;不依赖电磁感应原理,完全消除了电磁感应过程中带来的损耗,提高了设备效率;DC单元(直流隔离环节)实现电压变换无级化,充分体现电力电子变压器全面可调节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的直流降压装置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包括供电端、原边模块、副边模块和负荷,供电端通过三相电分别与原边模块相连接,原边模块通过直流降压装置与副边模块相连接,副边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相连接,直流降压装置包括主开关VT11、电感L1、电容C和二极管D11,主开关VT11采用绝缘栅晶体管(IGBT),二极管D11采用的为结型功率二极管(Diode),二极管D11设置有两个,一个二极管D11的两端与主开关VT11相并联,另一个二极管D11的一端与主开关VT11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包括电容(11)和电容(21),电容(11)的一端与主开关VT11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1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二极管D11的另一端相连接,电容(21)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电容(2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11)的另一端及另一个二极管D11的另一端相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与主开关VT11的发射极相连接,DC单元(直流隔离环节)实现电压变换无级化,充分体现电力电子变压器全面可调节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三相电通过对原边模块进行供,原边模块SM投入,对电容11充电,电压值为U11,电容11连接VT11的集电极,电感L连接VT的发射极,当VT11的控制极被高频脉冲触发时,VT11随之产生高频的导通和关断动作,VT11导通时,对电感L充电,VT关断时,电感L放电,D11提供续流通道,所以回路电流始终存在,持续对电容21充电,电压值为U21,只要调节高频脉冲的宽度,即可控制电容21中的电压U21的值的大小,实现电压幅值变换,U11/U21=(T1+T2)/T1,式中T1—VT为导通时间,T2—VT为关断时间,随之副边模块投入,即可对负荷供电。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包括供电端、原边模块、副边模块和负荷,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通过三相电分别与原边模块相连接,所述原边模块通过直流降压装置与副边模块相连接,所述副边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相连接,所述直流降压装置包括主开关VT11、电感L1、电容C和二极管D11,所述二极管D11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二极管D11的两端与主开关VT11相并联,另一个所述二极管D11的一端与主开关VT1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包括电容(11)和电容(21),所述电容(11)的一端与主开关VT1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容(1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二极管D11的另一端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电路,包括供电端、原边模块、副边模块和负荷,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端通过三相电分别与原边模块相连接,所述原边模块通过直流降压装置与副边模块相连接,所述副边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相连接,所述直流降压装置包括主开关VT11、电感L1、电容C和二极管D11,所述二极管D11设置有两个,一个所述二极管D11的两端与主开关VT11相并联,另一个所述二极管D11的一端与主开关VT1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包括电容(11)和电容(21),所述电容(11)的一端与主开关VT11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容(1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开平范志颂谢元龙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电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