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83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包括PM439语音芯片和FM1288语音处理芯片,所述PM439语音芯片包括第一MIC端、SPK端、音频输入端和通信I/O端,所述FM1288语音处理芯片包括第二MIC端、Line_out端、Line_in端和IIC通信端,所述第一MIC端与第二MIC端电连接,所述通信I/O端与IIC通信端电连接,所述SPK端与Line_in端电连接,所述Line_out端与音频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实现麦克风接收的扬声器语音信号,不会影响到麦克风接收人的语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回音消噪电路
本技术涉及音频消噪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回音消噪电路。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1,现有技术中,声音经由MIC接收送入PM439,经由内部信号处理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天线接收到信号经过RF处理通过喇叭发声,PM439直接驱动MIC接收和喇叭发声。在双方通信过程中,只对各自的语音处理模块有用。就是一方采用此技术的消噪模块,另一方没有采用时,不会改善另一方的通话质量。从而导致麦克风接收的扬声器语音信号会影响到麦克风接收人的语音,影响通话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实现麦克风接收的扬声器语音信号,不会影响到麦克风接收人的语音。本技术公开的车载回音消噪电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包括PM439语音芯片和FM1288语音处理芯片,所述PM439语音芯片包括第一MIC端、SPK端、音频输入端和通信I/O端,所述FM1288语音处理芯片包括第二MIC端、Line_out端、Line_in端和IIC通信端,所述第一MIC端与第二MIC端电连接,所述通信I/O端与IIC通信端电连接,所述SPK端与Line_in端电连接,所述Line_out端与音频输入端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MIC端包括为差分信号的MIC0_N引脚和MIC0_P引脚,所述MIC0_N引脚串联有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MIC0_P引脚串联有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MIC0_N引脚和MIC0_P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MIC0_N引脚还与接地洞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Line_out端包括LINE_OUT_P引脚和LINE_OUT_N引脚,所述LINE_OUT_P引脚串联有第三电阻和第四电容,所述LINE_OUT_N引脚串联有第四电阻和第五电容,所述LINE_OUT_P引脚和LINE_OUT_N引脚之间连接有第六电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Line_in端包括LINE_IN_N引脚和LINE_IN_P引脚,所述LINE_IN_N引脚串联有第五电阻和第七电容,所述LINE_IN_P引脚串联有第六电阻和第八电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FM1288语音处理芯片还包括晶振端,所述晶振端包括XTAL_OUT引脚和XTAL_IN引脚,所述XTAL_OUT引脚和XTAL_IN引脚分别与晶振电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IIC通信端包括SCL引脚和SDA引脚,所述SCL引脚串联有并联的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SDA引脚串联有并联的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本技术公开的车载回音消噪电路的有益效果是:远端扬声器输出音源信号后,PC音频信号由音频PA放大后在喇叭播出SPK_P信号,同时SPK_P信号会作为回音消除的参考由SPK端传送至FM1288语音处理芯片的Line_in端。且SPK_P信号会被同一个腔体内的第二MIC端采集到,即所谓的声学回声,SPK_P信号也会被第一MIC端采集到,采集到的音频总和会输入给FM1288语音处理芯片。FM1288语音处理芯片对其进行声回波消除和噪声抑制,处理后的信号通过FM1288语音处理芯片内部D/A转换器发送,然后通过Line_out端输出模拟信号至PM439语音芯片的音频输入端。实现麦克风接收的扬声器语音信号,不会影响到麦克风接收人的语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车载回音消噪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车载回音消噪电路的FM1288语音处理芯片及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2,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包括PM439语音芯片和FM1288语音处理芯片,所述PM439语音芯片包括第一MIC端、SPK端、音频输入端和通信I/O端,所述FM1288语音处理芯片包括第二MIC端、Line_out端、Line_in端和IIC通信端,所述第一MIC端与第二MIC端电连接,所述通信I/O端与IIC通信端电连接,所述SPK端与Line_in端电连接,所述Line_out端与音频输入端电连接。远端扬声器输出音源信号后,PC音频信号由音频PA放大后在喇叭播出SPK_P信号,同时SPK_P信号会作为回音消除的参考由SPK端传送至FM1288语音处理芯片的Line_in端。且SPK_P信号会被同一个腔体内的第二MIC端采集到,即所谓的声学回声,SPK_P信号也会被第一MIC端采集到,采集到的音频总和会输入给FM1288语音处理芯片。FM1288语音处理芯片对其进行声回波消除和噪声抑制,处理后的信号通过FM1288语音处理芯片内部D/A转换器发送,然后通过Line_out端输出模拟信号至PM439语音芯片的音频输入端。从而实现麦克风接收的扬声器语音信号,不会影响到麦克风接收人的语音。请参考图3,所述第二MIC端包括为差分信号的MIC0_N引脚和MIC0_P引脚,所述MIC0_N引脚串联有第一电阻R5214和第一电容C5210,所述MIC0_P引脚串联有第二电阻R5215和第二电容C5211,所述MIC0_N引脚和MIC0_P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进一步的,所述MIC0_N引脚还与接地洞连接。第二MIC端的两个引脚表示语音信号是差分输入的,两信号线之间连接第三电容C5212是为了消除共模干扰。同时又分别串联了电容第一电容C5210和第二电容C5211和第一电阻R5214和第二电阻R5215,是为了去除直流分量。同时MIC0_N引脚又通过R5206、SG5201和专用独立的接地洞相连,防止其他信号通过地形成回路干扰语音信号。输入语音信号通过FM1288内部链路LinearAEC来输出回声消噪的输出语音信号。所述Line_out端包括LINE_OUT_P引脚和LINE_OUT_N引脚,所述LINE_OUT_P引脚串联有第三电阻R5209和第四电容C5204,所述LINE_OUT_N引脚串联有第四电阻R5208和第五电容C5203,所述LINE_OUT_P引脚和LINE_OUT_N引脚之间连接有第六电容C5224。两信号线之间连接第六电容C5224是为了消除共模干扰。同时又分别串联了第四电容C5204和第五电容C5203和第三电阻R5209和第四电阻R5208,是为了去除直流分量。所述Line_in端包括LINE_IN_N引脚和LINE_IN_P引脚,所述LINE_IN_N引脚串联有第五电阻R5210和第七电容C5206,所述LINE_IN_P引脚串联有第六电阻R5211和第八电容C5207。两信号线分别串联了第七电容C5206和第八电容C5207和第五电阻R5210和第六电阻R5211,是为了去除直流分量。所述FM1288语音处理芯片还包括晶振端,所述晶振端包括XTAL_OUT引脚和XTAL_IN引脚,所述XTAL_OUT引脚和XTAL_IN引脚分别与晶振电连接。通过XTAL_OUT引脚和XTAL_IN引脚连接到晶体工作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M439语音芯片和FM1288语音处理芯片,所述PM439语音芯片包括第一MIC端、SPK端、音频输入端和通信I/O端,所述FM1288语音处理芯片包括第二MIC端、Line_out端、Line_in端和IIC通信端,所述第一MIC端与第二MIC端电连接,所述通信I/O端与IIC通信端电连接,所述SPK端与Line_in端电连接,所述Line_out端与音频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M439语音芯片和FM1288语音处理芯片,所述PM439语音芯片包括第一MIC端、SPK端、音频输入端和通信I/O端,所述FM1288语音处理芯片包括第二MIC端、Line_out端、Line_in端和IIC通信端,所述第一MIC端与第二MIC端电连接,所述通信I/O端与IIC通信端电连接,所述SPK端与Line_in端电连接,所述Line_out端与音频输入端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IC端包括为差分信号的MIC0_N引脚和MIC0_P引脚,所述MIC0_N引脚串联有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MIC0_P引脚串联有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MIC0_N引脚和MIC0_P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三电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IC0_N引脚还与接地洞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回音消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ine_out端包括L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若宇
申请(专利权)人:同立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