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76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涉及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领域,包括门架、固定机构、安装组件、升降机构与调节机构,所述门架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安装组件与固定机构之间相互卡合,所述门架远离固定机构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门架通过升降机构设置有调节机构。通过设置有升降机构,使用时,可以启动电机,使其带动螺杆旋转,又因螺杆与第一螺套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第一螺套沿着旋转的螺杆上下移动,从而将通过连接座连接的调节机构及监控设备移动,当监控设备需要检修时,就可以启动机构电机,将监控设备移动下来,这样避免使得维修人员登高,减少在维修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具体是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
技术介绍
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是现代城市社区单元的必备配置,一些如医院、小区等社区单元都会通过门禁控制流动人员,通过指纹识别或者门禁卡等方式确保进入人员的把控,市场上的指纹识别的门禁锁通常利用伸缩的电锁卡住推拉门,起到门禁的作用,还需要运用到摄像监控设备,在对进出人员进行摄像监控。目前指纹识别器直接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当指纹识别器出现损坏时,拆卸过程较慢,不利于及时对指纹识别器进行检修;目前一般摄像监控都之间安装较高位置处,在长期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检修,这样维修人员需要登高进行维修,这样对维修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包括门架、固定机构、安装组件、升降机构与调节机构,所述门架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安装组件与固定机构之间相互卡合,所述门架远离固定机构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门架通过升降机构设置有调节机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电机、螺杆、第一螺套与连接座,所述门架一侧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螺杆与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相互连接,所述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套,且第一螺套与第一空腔内壁互动连接,所述螺杆通过第一螺套设置有连接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架靠近第一空腔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座相互配合的凹槽,所述门架靠近第一空腔的一侧且位于凹槽的两侧皆开设有滑槽,且连接座的内侧两端皆设置有与滑槽相互配合的滑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安装槽、弹簧、拉杆、固定块与卡槽,所述固定座固定在门架上,所述固定座的前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两端皆开设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固定座外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安装槽内部一侧中间处设置有拉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卡块、固定孔、减震垫,所述固定座通过卡槽与安装座相互卡合,所述安装座的两侧皆设置有与卡槽相互配合的卡块,所述安装座的两侧皆开设有与固定块相互配合的固定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螺杆、活动座、第二螺套、固定螺栓、旋转座,所述连接螺杆与连接座相互连接,所述连接螺杆的外侧套接活动座,所述连接螺杆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活动座两端的第二第二螺套,所述活动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活动座的外侧设置有与旋转座相互配合的固定螺栓。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架的外侧通过转轴连接有与第二空腔相互配合的空腔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有升降机构,使用时,可以启动电机,使其带动螺杆旋转,又因螺杆与第一螺套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第一螺套沿着旋转的螺杆上下移动,从而将通过连接座连接的调节机构及监控设备移动,当监控设备需要检修时,就可以启动机构电机,将监控设备移动下来,这样避免使得维修人员登高,减少在维修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2、通过固定机构与安装组件,在使用时,通过拉动拉杆,将固定块拉回安装槽内,当将安装组件通过卡块与卡槽的相互配合,相互卡合住,之后松开拉杆,及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固定块顶到固定孔中,从而将安装组件固定,安装时,将指纹识别装置安装在安装组件,使其形成整体,这样当指纹识别装置需要维修时,直接将安装组件取下,简单快捷,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的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为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的固定机构与安装组件的组合图;图6为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的固定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的图5中C处的放大图;图8为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的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架;2、固定机构;201、固定座;202、安装槽;203、弹簧;204、拉杆;205、固定块;206、卡槽;3、安装组件;301、安装座;302、卡块;303、固定孔;304、减震垫;4、升降机构;401、第一空腔;402、第二空腔;403、电机;404、螺杆;405、第一螺套;406、连接座;407、滑块;408、滑槽;409、凹槽;5、调节机构;501、连接螺杆;502、活动座;503、第二螺套;504、固定螺栓;505、旋转座;6、空腔盖。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8,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包括门架1、固定机构2、安装组件3、升降机构4与调节机构5,门架1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固定机构2,安装组件3与固定机构2之间相互卡合,门架1远离固定机构2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4,门架1通过升降机构4设置有调节机构5。该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通过升降机构4,便于检修监控设备,避免检修人员登高,降低安全隐患,且利用固定机构2、安装组件3便于安装拆卸指纹识别装置,提高工作效率。在图2、图3与图4中: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空腔401、第二空腔402、电机403、螺杆404、第一螺套405与连接座406,门架1一侧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空腔401与第二空腔402,且第一空腔401与第二空腔402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螺杆404与电机403,且电机403的输出端与螺杆404相互连接,螺杆40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套405,且第一螺套405与第一空腔401内壁互动连接,螺杆404通过第一螺套405设置有连接座406。该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通过设置有升降机构4,使用时,可以启动电机403,使其带动螺杆404旋转,又因螺杆404与第一螺套405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第一螺套405沿着旋转的螺杆404上下移动,从而将通过连接座406连接的调节机构5及监控设备移动,当监控设备需要检修时,就可以启动机构电机403,将监控设备移动下来,这样避免使得维修人员登高,减少在维修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图2、图3与图4中:门架1靠近第一空腔40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座406相互配合的凹槽409,门架1靠近第一空腔401的一侧且位于凹槽409的两侧皆开设有滑槽408,且连接座406的内侧两端皆设置有与滑槽408相互配合的滑块407。该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通过设置有上述结构,是为了便于连接座406移动,且利用滑槽408与滑块407的相互配合,限定连接座406的位置,使其稳定下降。在图6与图7中:固定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包括门架(1)、固定机构(2)、安装组件(3)、升降机构(4)与调节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1)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固定机构(2),所述安装组件(3)与固定机构(2)之间相互卡合,所述门架(1)远离固定机构(2)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门架(1)通过升降机构(4)设置有调节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包括门架(1)、固定机构(2)、安装组件(3)、升降机构(4)与调节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1)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固定机构(2),所述安装组件(3)与固定机构(2)之间相互卡合,所述门架(1)远离固定机构(2)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门架(1)通过升降机构(4)设置有调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空腔(401)、第二空腔(402)、电机(403)、螺杆(404)、第一螺套(405)与连接座(406),所述门架(1)一侧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空腔(401)与第二空腔(402),且第一空腔(401)与第二空腔(402)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螺杆(404)与电机(403),且电机(403)的输出端与螺杆(404)相互连接,所述螺杆(404)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套(405),且第一螺套(405)与第一空腔(401)内壁互动连接,所述螺杆(404)通过第一螺套(405)设置有连接座(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1)靠近第一空腔(40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座(406)相互配合的凹槽(409),所述门架(1)靠近第一空腔(401)的一侧且位于凹槽(409)的两侧皆开设有滑槽(408),且连接座(406)的内侧两端皆设置有与滑槽(408)相互配合的滑块(4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保安用楼道门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座(201)、安装槽(202)、弹簧(203)、拉杆(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淡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浩臣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