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和车载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75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和车载单元,在车载单元被拆卸后,第二弹簧推动磁铁块通过线圈缠绕区域,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被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芯片检测到该电流,触发自毁流程,从而实现了车载单元的自毁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和车载单元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和车载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不停车收费电子系统ETC的普及,安装在车辆端的车载单元被广泛的应用。目前,为了避免车载单元被从车窗上拆卸后再被安装到其他车辆上而产生的问题,需要在车载单元上设置防拆自毁装置(如防拆按压开关等)来检测车载单元是否被拆卸。具体地,现有的车载单元通常采用电池供电,车载单元的芯片分别与电池和防拆开关连接,在车载单元被正确安装的情况下,防拆开关被按下,当车载单元被拆卸,防拆开关弹起,由此芯片能够记录开关的状态,从而通过开关弹起来检测出车载单元被拆卸。然而,由于电池可能损坏或无电,或者在没有电池的情况下,在芯片没有电的情况下,车载单元的芯片无法检测到车载单元是否被拆卸,而且如果车载单元在断电时被拆卸、盗刷,并被重新被安装回车窗上,由于重新安装后防拆开关再次被按下,此时即时上电或者更换电池,车载单元仍然无法检测到在断电期间是否有被拆卸过。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车载单元在断电时无法检测是否被拆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单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包括:防拆杆安装件1、电路板2、防拆杆3、第一弹簧4、套筒5、线圈6、第二弹簧7和磁铁块8;其中:电路板2与防拆杆安装件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防拆杆安装件1包括向容纳空间凹陷的卡槽101,卡槽101内设置第一通孔102;套筒5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固定在电路板2上,套筒5为空心结构;套筒5的筒壁上设置第二通孔501,第二通孔501与第一通孔102相对设置,套筒5的一端设置第二弹簧7,第二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套筒5上,第二弹簧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弹簧7在套筒5内伸缩;线圈6缠绕在套筒5的外壁上,并与电路板2电连接;磁铁块8设置在套筒5内;防拆杆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阻挡件301、连杆302和第二阻挡件303,连杆302穿过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501,第一阻挡件301位于防拆杆安装件1外,第一阻挡件301与卡槽101形状匹配,且第一阻挡件301被卡槽101阻挡不进入容纳空间内,第二阻挡件303位于容纳空间内,且第二阻挡件303被卡槽101阻挡不脱离容纳空间;第一弹簧4套设在连杆302的外部,第一弹簧4设置在卡槽101与第一阻挡件301之间,仅在第一阻挡件301与卡槽101之间形变,且不进入容纳空间;车载单元处于安装状态下,磁铁块8在套筒5内向第二弹簧7运动并挤压第二弹簧7,第二弹簧7收缩,第一阻挡件301触压在车窗上,防拆杆3向套筒5内运动,第一阻挡件301的上表面与防拆杆安装件1的外表面平齐,第二阻挡件303伸入套筒5内,第一弹簧4收缩,第二弹簧7的自由端挤压磁铁块8,防拆杆3阻挡磁铁块8运动;车载单元处于被拆下状态下,第一弹簧4将防拆杆3弹出,第二弹簧7将磁铁块8弹出,磁铁块8在套筒5内运动,线圈6产生电流。其中,线圈6缠绕在套筒5远离设置第二弹簧7一端的外壁上。其中,套筒5的一端包括空心支架502,第二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空心支架502内。其中,防拆杆安装件1设置第一复位孔103,第一复位孔103与套筒5远离设置第二弹簧7一端对应设置;在车载单元安装时,通过复位杆穿过第一复位孔103将磁铁块8向第二弹簧7推动,并挤压第二弹簧7。其中,防拆杆安装件1设置第二复位孔,第二复位孔与套筒5的设置第二弹簧7一端对应设置;在车载单元安装时,通过复位杆穿过第二复位孔将磁铁块8向第二弹簧7拉动,并挤压第二弹簧7。其中,装置还包括:拉绳9和旋钮10;其中:拉绳9的一端穿过套筒5设置第二弹簧7一端与磁铁块8固定连接,拉绳9的另一端缠绕在旋钮10上;旋钮10设置在电路板2上,并从防拆杆安装件1暴露出;在车载单元安装时,通过旋转旋钮10带动拉绳9收紧,拉绳9将磁铁块8向第二弹簧7拉动,并挤压第二弹簧7;在车载单元安装完毕后,通过旋转旋钮10释放拉绳9至预设长度。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单元,包括上述的防拆自毁装置。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利用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和车载单元,在车载单元被拆卸后,第二弹簧推动磁铁块通过线圈缠绕区域,线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被设置在电路板上的芯片检测到该电流,触发自毁流程,从而实现了车载单元的自毁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的第一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的第二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的第三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的第四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的内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6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包括:防拆杆安装件1、电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拆杆安装件(1)、电路板(2)、防拆杆(3)、第一弹簧(4)、套筒(5)、线圈(6)、第二弹簧(7)和磁铁块(8);其中:/n所述电路板(2)与所述防拆杆安装件(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n所述防拆杆安装件(1)包括向所述容纳空间凹陷的卡槽(101),所述卡槽(101)内设置第一通孔(102);/n所述套筒(5)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固定在所述电路板(2)上,所述套筒(5)为空心结构;/n所述套筒(5)的筒壁上设置第二通孔(501),所述第二通孔(501)与所述第一通孔(102)相对设置,所述套筒(5)的一端设置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5)上,所述第二弹簧(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弹簧(7)在所述套筒(5)内伸缩;/n所述线圈(6)缠绕在所述套筒(5)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电路板(2)电连接;/n所述磁铁块(8)设置在所述套筒(5)内;/n所述防拆杆(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阻挡件(301)、连杆(302)和第二阻挡件(303),所述连杆(30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2)和所述第二通孔(501),所述第一阻挡件(301)位于所述防拆杆安装件(1)外,所述第一阻挡件(301)与所述卡槽(101)形状匹配,且所述第一阻挡件(301)被所述卡槽(101)阻挡不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阻挡件(303)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二阻挡件(303)被所述卡槽(101)阻挡不脱离所述容纳空间;/n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在所述连杆(302)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4)设置在所述卡槽(101)与所述第一阻挡件(301)之间,仅在所述第一阻挡件(301)与所述卡槽(101)之间形变,且不进入所述容纳空间;/n所述车载单元处于安装状态下,所述磁铁块(8)在所述套筒(5)内向所述第二弹簧(7)运动并挤压所述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收缩,所述第一阻挡件(301)触压在车窗上,所述防拆杆(3)向所述套筒(5)内运动,所述第一阻挡件(301)的上表面与所述防拆杆安装件(1)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第二阻挡件(303)伸入所述套筒(5)内,所述第一弹簧(4)收缩,所述第二弹簧(7)的自由端挤压所述磁铁块(8),所述防拆杆(3)阻挡所述磁铁块(8)运动;/n所述车载单元处于被拆下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4)将所述防拆杆(3)弹出,所述第二弹簧(7)将所述磁铁块(8)弹出,所述磁铁块(8)在所述套筒(5)内运动,所述线圈(6)产生电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车载单元的防拆自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拆杆安装件(1)、电路板(2)、防拆杆(3)、第一弹簧(4)、套筒(5)、线圈(6)、第二弹簧(7)和磁铁块(8);其中:
所述电路板(2)与所述防拆杆安装件(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防拆杆安装件(1)包括向所述容纳空间凹陷的卡槽(101),所述卡槽(101)内设置第一通孔(102);
所述套筒(5)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固定在所述电路板(2)上,所述套筒(5)为空心结构;
所述套筒(5)的筒壁上设置第二通孔(501),所述第二通孔(501)与所述第一通孔(102)相对设置,所述套筒(5)的一端设置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5)上,所述第二弹簧(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弹簧(7)在所述套筒(5)内伸缩;
所述线圈(6)缠绕在所述套筒(5)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电路板(2)电连接;
所述磁铁块(8)设置在所述套筒(5)内;
所述防拆杆(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阻挡件(301)、连杆(302)和第二阻挡件(303),所述连杆(30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2)和所述第二通孔(501),所述第一阻挡件(301)位于所述防拆杆安装件(1)外,所述第一阻挡件(301)与所述卡槽(101)形状匹配,且所述第一阻挡件(301)被所述卡槽(101)阻挡不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阻挡件(303)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二阻挡件(303)被所述卡槽(101)阻挡不脱离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在所述连杆(302)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4)设置在所述卡槽(101)与所述第一阻挡件(301)之间,仅在所述第一阻挡件(301)与所述卡槽(101)之间形变,且不进入所述容纳空间;
所述车载单元处于安装状态下,所述磁铁块(8)在所述套筒(5)内向所述第二弹簧(7)运动并挤压所述第二弹簧(7),所述第二弹簧(7)收缩,所述第一阻挡件(301)触压在车窗上,所述防拆杆(3)向所述套筒(5)内运动,所述第一阻挡件(301)的上表面与所述防拆杆安装件(1)的外表面平齐,所述第二阻挡件(303)伸入所述套筒(5)内,所述第一弹簧(4)收缩,所述第二弹簧(7)的自由端挤压所述磁铁块(8),所述防拆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声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