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67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包括:外壳、单片机、开出控制电路和开入检测电路,开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和内置继电器,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发射极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基极连接至单片机,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内置继电器包括两组同步动作的触点,其中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第一接线柱,常开端连接至第二接线柱,另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单片机并通过降压电阻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开出控制电路采用双刀继电器,从而在导通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同时,可以一并向单片机发送相应的信号,从而提高对于待测的时间继电器的测试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继电保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公司承建的大量220千伏电压等级以上变电站工程中,断路器三相不一致时间继电器作为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的核心元器件是电力网络中的重要电气设备,三相不一致时间继电器的正确动作能够避免断路器长时间的非全相运行,三相不一致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校验是验证其是否正确动作的重要方法。三相不一致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校验主要是通过对于继电器的开入信号和开出信号进行检测实现,先给待测时间继电器的线圈通电,然后开始计时,之后检测待测时间继电器的触点的动作,当收到动作信号时,停止计时。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通电信号发出的同时开始计时,中间可能存在延迟,降低了测试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通过在开出控制电路采用双刀继电器,从而在导通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同时,可以一并向单片机发送相应的信号,从而提高对于待测的时间继电器的测试精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上第一接线插孔、第二接线插孔和第三接线插孔;单片机和电源,所述单片机中设有计时器;触发按键和开出控制电路,所述触发按键连接至单片机,所述开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和内置继电器,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发射极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基极连接至单片机,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所述内置继电器包括两组同步动作的触点,其中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第一接线柱,常开端连接至第二接线柱,另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单片机并通过降压电阻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开入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供电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其中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三接线柱,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一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的第一连接线。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二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线。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三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常开端的第三连接线。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并联有一个续流二极管。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第四接线插孔,所述开入检测电路的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四接线插孔,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四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常闭端的第四连接线。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第五接线插孔,所述开入检测电路的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五接线插孔,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五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公共端的第五连接线。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显示器,该显示器连接至单片机和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开出控制电路采用双刀继电器,从而在导通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同时,可以一并向单片机发送相应的信号,从而提高对于待测的时间继电器的测试精度。2)基于比较器实现开入信号的检测,采用硬件电路实现,可以提高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壳部分的示意图;图2为单片机部分的示意图;图3为开出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开入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开入检测电路另一部分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开入检测电路又一部分的电路示意图;其中:1、外壳,11、显示器,12、第一接线插孔,13、第二接线插孔,14、第三接线插孔,15、第四接线插孔,16、第五接线插孔,17、触发按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如图1~图6所示,包括:外壳1,以及设于外壳1上第一接线插孔12、第二接线插孔13和第三接线插孔14;单片机和电源,单片机中设有计时器,图中U1为单片机,VCC为电源的正极,接地端为电源的负极;触发按键17和开出控制电路,触发按键17连接至单片机,开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和内置继电器,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发射极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基极连接至单片机,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内置继电器包括两组同步动作的触点,其中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第一接线柱,常开端连接至第二接线柱,另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单片机并通过降压电阻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图3中,K1为内置继电器,R19为降压电阻,Q1为三极管;开入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比较器的供电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其中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三接线柱,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图中,U2为比较器,由于比较器在实施例中选用LM339,该型号的比较器共有四组正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分别为U2A、U2B、U2C和U2D,其中U2D图未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先连接第一接线插孔12和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再连接第二接线插孔13和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并连接第三接线插孔14和待测继电器的常开端,然后按下触发按键17,单片机通过P32/int0接口接收到脉冲信号,从而在P10/ccp1接口输出高电平,从而三极管导通,内置继电器通电,触点动作,待测继电器的线圈导通的同时,P33/int1接口接收到的信号由高电平切换为低电平,从而开始计时,此时,由于时间继电器的触点延迟动作的缘故,常开端仍未闭合,此时输入为高电平,cd1的输出为高电平,当触点动作后,常开端闭合,输入为低电平,cd1输出为低电平,单片机停止计时,此时的结果即为测量得到的延迟时间。在某些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一接线插孔12和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的第一连接线、用于连接至第二接线插孔13和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线,以及用于连接至第三接线插孔14和待测继电器的常开端的第三连接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置继电器的线圈并联有一个续流二极管D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上还设有第四接线插孔15,开入检测电路的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四接线插孔15,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四接线插孔15和待测继电器的常闭端的第四连接线。在又一部分实施例中,外壳1上还设有第五接线插孔16,开入检测电路的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五接线插孔16,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五接线插孔16和待测继电器的公共端的第五连接线。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以及设于外壳上第一接线插孔、第二接线插孔和第三接线插孔;/n单片机和电源,所述单片机中设有计时器;/n触发按键和开出控制电路,所述触发按键连接至单片机,所述开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和内置继电器,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发射极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基极连接至单片机,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所述内置继电器包括两组同步动作的触点,其中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第一接线柱,常开端连接至第二接线柱,另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单片机并通过降压电阻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n开入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供电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其中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三接线柱,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以及设于外壳上第一接线插孔、第二接线插孔和第三接线插孔;
单片机和电源,所述单片机中设有计时器;
触发按键和开出控制电路,所述触发按键连接至单片机,所述开出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和内置继电器,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发射极连接至电源的负极,基极连接至单片机,所述内置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所述内置继电器包括两组同步动作的触点,其中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第一接线柱,常开端连接至第二接线柱,另一组触点的公共端连接至单片机并通过降压电阻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常开端连接至电源的负极;
开入检测电路,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供电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其中一个反相输入端连接至第三接线柱,与之对应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的正极,与之对应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一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的第一连接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时间继电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连接至第二接线插孔和待测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的第二连接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群王翔蔡晓越黄勇王亮姚栋衢周雄钱成何清陈菡陈梦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