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486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该第一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一伸缩杆,该伸缩杆前端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双滑块轨道,该双滑块轨道上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第一夹具机构,第二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第二夹具机构,随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相向移动,第一夹具机构与第二夹具机构之间形成用于加紧被测齿轮之齿面的夹持口;还可以在分度机构的前端设置有齿轮夹具,齿轮夹具上夹持的被测齿轮与上述夹持口相适应。采用固定被测量齿轮,然后通过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调整夹持口的相对位置,使测量效率与准确率大幅提高还,还可以实现其自动化测量,减低测量误差,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齿轮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齿轮公法线,是一条与基圆相切,与齿轮异侧渐开线相交的直线。公法线长度是指其跨过几个轮齿时,直线上某两齿廓外侧间的距离。齿轮公法线偏大会导致渐开线轮廓线加工误差增大,造成啮合过程中齿面在不同区域产出相对滑移。并会出现传动的瞬时突变,传动比瞬时不准和载荷的瞬时突变。此外,在润滑不良时,将会产生瞬时冲击附加载荷,增加震动和噪音。齿轮公法线偏小将导致侧隙变大,系统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将会导致反向冲击,瞬时传动比失准。若是单项载荷,轮齿强度较之公法线偏大状态会降低。测量公法线长度是齿轮精度检验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检测项目,在齿轮设计、齿轮精度检验及齿轮测绘中应用广泛。但传统的公法线检测仪采用手动操作,测量效率低,读数误差率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检测技术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目的在于一种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以提高齿轮公法线的测量效率与准确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其包括基座,基座通过第一支撑结构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其中,该第一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一伸缩杆,该伸缩杆前端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双滑块轨道,该双滑块轨道上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能沿双滑块轨道移动,第一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第一夹具机构,第二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第二夹具机构,随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相向移动,第一夹具机构与第二夹具机构之间形成用于加紧被测齿轮之齿面的夹持口;上述基座通过第二支撑结构设置有分度机构,分度机构的前端设置有齿轮夹具,齿轮夹具上夹持的被测齿轮与上述夹持口相适应。所述的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其中,上述第一夹具机构与第二夹具机构结构相同,第一夹具机构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一夹持臂上设置有光电开关探测器,光电开关探测器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前端设置有夹持盘;第一夹具机构与第二夹具机构的夹持盘相向设置形成上述夹持口;上述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中任一电机上设置有数显千分表,光电开关探测器均与数显千分表通信连接。所述的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其中,上述双滑块轨道的上设置有光电开关,该光电开关与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通信连接;上述基座上设置有触控可编程运动控制器,上述光电开关探测器、数显千分表、光电开关均与触控可编程运动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的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其中,上述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均为支撑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采用固定被测量齿轮,然后通过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调整夹持口的相对位置,使测量效率与准确率大幅提高;并且配合上述光电开关探测器、数显千分表、光电开关均与触控可编程运动控制器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其自动化测量,减低了测量误差,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其具体的为:首先使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联动到测量起始点,做好测量准备,然后开始测量。当开始测量时,控制夹持盘同时做前移和夹紧动作,当夹持盘夹紧被测齿轮轮齿面两侧的时候,夹持盘后部开始压缩测力弹簧,当弹簧的位移达到设定值时,遮挡光电开关,并将信号传给触控可编程运动控制器,并经触控可编程运动控制器控制夹持盘停止夹紧运动,此时,延时3秒并可在数显千分表上读出测量数据,然后控制夹持盘返回初始测量位置准备进行第二次齿测量,当夹持盘反向运动的时候,光电开关再次接通,从而使夹持盘回到初始状态,如此循环往复,可以实现逐齿的连续测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夹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中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如图1与图2所示的,其包括基座1,基座1可以采用钢板等材质制作,并在基座1的底部设置支撑脚等方式。基座1通过第一支撑结构2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3,其中,该第一驱动电机3上设置有一伸缩杆4,伸缩杆4可以采用滚珠丝杠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该伸缩杆4前端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双滑块轨道5,该双滑块轨道5上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6与第二步进电机7,第一步进电机6与第二步进电机7能沿双滑块轨道5移动。可以将伸缩杆4的轨迹设置为X轴,将第一步进电机6与第二步进电机7的运动轨迹设置为Y轴,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可以根据该坐标编写相应程序。第一步进电机6上设置有第一夹具机构8,第二步进电机7上设置有第二夹具机构9,随第一步进电机6与第二步进电机7相向移动,第一夹具机构8与第二夹具机构9之间形成用于加紧被测齿轮之齿面的夹持口;上述基座1通过第二支撑结构10设置有分度机构11,分度机构11的前端设置有齿轮夹具12,齿轮夹具12上夹持的被测齿轮13与上述夹持口相适应。分度机构11现有技术中比较成熟在此简单描述,分度机构11包括驱动电机14,齿轮夹具12设置在驱动电机14的动力输出轴上,齿轮夹具12可以为膨胀式,固定被测齿轮13,也就是说通过驱动电机14带动被测齿轮13转动。当测量时,驱动电机14不转动,伸缩杆4向前移动至恰当位置,此时第一步进电机6与第二步进电机7相向移动,使夹持口加紧被测齿轮13进行相应测量,并配合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手段实现自动测量。但本技术的重点为机械结构,其自动化不予具体详述。更进一步的,上述第一夹具机构8与第二夹具机构9结构相同,以第一夹具机构8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的,第一夹具机构8包括第一夹持臂15,第一夹持臂15上设置有光电开关探测器16,光电开关探测器16上设置有弹簧17,弹簧17的前端设置有夹持盘18,夹持盘18采用圆盘形式,可以使夹持盘18能够更好的与齿轮的齿面相贴合。第一夹具机构8与第二夹具机构9的夹持盘相向设置形成上述夹持口;上述第一步进电机6与第二步进电机7中任一电机上设置有数显千分表19,光电开关探测器16均与数显千分表19通信连接。弹簧17的目的是为了使在公法线测量过程中,当夹持盘18夹紧被测齿面时,通过弹簧17可以控制测量力处于合理范围。当弹簧17达到一定的压紧力之后,弹簧17被压缩产生位移,其位移大小正比于测量力,并进而控制双滑块轨道5上的光电开关20的通、断,进而实现了夹持盘18的夹紧和松开。更进步一的,上述双滑块轨道5的上设置有光电开关20,光电开关20可以选择NPN、对射型导线引出型、原装欧姆龙EE-SX771A等光电开关。该光电开关20与第一步进电机6、第二步进电机7通信连接。当测量时,光电开关20处于连通状态,第一步进电机6与第二步进电机7相向移动;测量过程中,光电开关20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其包括基座,基座通过第一支撑结构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一伸缩杆,该伸缩杆前端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双滑块轨道,该双滑块轨道上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能沿双滑块轨道移动,第一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第一夹具机构,第二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第二夹具机构,随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相向移动,第一夹具机构与第二夹具机构之间形成用于加紧被测齿轮之齿面的夹持口;上述基座通过第二支撑结构设置有分度机构,分度机构的前端设置有齿轮夹具,齿轮夹具上夹持的被测齿轮与上述夹持口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其包括基座,基座通过第一支撑结构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一伸缩杆,该伸缩杆前端设置有横向布置的双滑块轨道,该双滑块轨道上设置有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能沿双滑块轨道移动,第一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第一夹具机构,第二步进电机上设置有第二夹具机构,随第一步进电机与第二步进电机相向移动,第一夹具机构与第二夹具机构之间形成用于加紧被测齿轮之齿面的夹持口;上述基座通过第二支撑结构设置有分度机构,分度机构的前端设置有齿轮夹具,齿轮夹具上夹持的被测齿轮与上述夹持口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齿轮公法线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夹具机构与第二夹具机构结构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有松穆和友李世盛王鹏飞牛磊侯博文甄海波梁港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