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管组件、空调双压缩机系统和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238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9
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气管组件、空调双压缩机系统和空调器。该排气管组件包括排气总管组件、分液头(1)、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3),分液头(1)连接在排气总管组件上,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3)连接在分液头(1)的分液接口上,第一排气管(2)包括上U弯结构(4)和下U弯结构(5),在水平面上进行投影,上U弯结构(4)和下U弯结构(5)之间的夹角θ1为90°≤θ1≤150°,下U弯结构(5)与分液头(1)的两个分液接口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θ2为90°≤θ2≤180°。根据本申请的排气管组件,能够简化排气管组件的结构,避免焊点结构,降低工艺复杂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管组件、空调双压缩机系统和空调器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排气管组件、空调双压缩机系统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空调系统中,对于并联两台压缩机的机型而言,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管路振动满足不了公司企标振动要求,并呈现出在开一台压缩机模式下管路应力基本满足企标要求,仅存在极少频率段超标现象,而在开两台压缩机模式时,从压缩机低运行频率段、中运行频率段、高运行频率段均出现大面积管路应变超标严重现象。在公开号为CN206695267U专利技术名称为回气管结构、空调双压缩机系统以及空调器的意见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回气管结构、空调双压缩机系统以及空调器,采用了钢织软管的技术方案实施管路减振。该方案中引入钢织软管进行减振,在将钢织软管接入管路组件中时,需要将钢织软管与铜管管路进行焊接,因此会产生多个焊点,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管组件、空调双压缩机系统和空调器,能够简化排气管组件的结构,避免焊点结构,降低工艺复杂度和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气管组件,包括排气总管组件、分液头、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分液头连接在排气总管组件上,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连接在分液头的分液接口上,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关于分液头的对称面对称,第一排气管包括上U弯结构和下U弯结构,在水平面上进行投影,上U弯结构和下U弯结构之间的夹角θ1为90°≤θ1≤150°,下U弯结构与分液头的两个分液接口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θ2为90°≤θ2≤180°。优选地,θ1=110°;和/或,θ2=138°。优选地,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通过叉分管组件连接在分液头上,叉分管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竖直段、两个倾斜段和两个第二竖直段,其中两个第一竖直段和两个第二竖直段平行设置,两个倾斜段相互远离,每一个倾斜段对应连接一个第一竖直段和一个第二竖直段。优选地,第一排气管通过第一单向阀和其中一个第二竖直段连接,第二排气管通过第二单向阀和另外一个第二竖直段连接。优选地,上U弯结构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和第三管段为竖直管段,第二管段为水平管段,第二管段连接在第一管段和第三管段之间,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的夹角为90°以上,第二管段与第三管段之间的夹角为90°以上。优选地,排气总管组件包括第四管段、第五管段和第六管段,第四管段与分液头连接,第五管段和第六管段向着远离分液头的方向延伸,其中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50°],第五管段与第六管段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0°,150°]。优选地,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与分液头连接的一端通过固定支架连接。优选地,固定支架设置在下U弯结构的与U形管段相连接的直管段上。优选地,固定支架包括底座和管夹,管夹为两个,两个管夹分开并间隔设置,其中一个管夹将第一排气管固定在底座上,另外一个管夹将第二排气管固定在底座上。优选地,管夹与第一排气管之间设置有隔振层;和/或,管夹与第二排气管之间设置有隔振层。优选地,底座为T形或L形。优选地,固定支架为橡胶管夹,橡胶管夹上开设有固定孔,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安装在固定孔内。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双压缩机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和上述的排气管组件,排气管组件的第一排气管连接至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排气管组件的第二排气口连接至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排气管组件或上述的空调双压缩机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排气管组件,包括排气总管组件、分液头、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分液头连接在排气总管组件上,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连接在分液头的分液接口上,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关于分液头的对称面对称,第一排气管包括上U弯结构和下U弯结构,在水平面上进行投影,上U弯结构和下U弯结构之间的夹角θ1为90°≤θ1≤150°,下U弯结构与分液头的两个分液接口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θ2为90°≤θ2≤180°。本申请的排气管组件通过硬管结构实现排气管的各个管段之间的连接,通过对管型进行设计,能够对管路结构进行优化,有效增强管路横向摆动的吸能,以及管路法向摆动的吸能,提升管路固有频率,达到降低振动响应的作用,从而能够简化排气管组件的结构,避免焊点结构,降低工艺复杂度和成本,同时可以实现机组减振降噪,确保机组运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排气管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排气管组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排气管组件的主视结构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排气管组件的侧视结构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排气管组件在固定支架与排气管配合位置处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分液头;2、第一排气管;3、第二排气管;4、上U弯结构;5、下U弯结构;6、叉分管组件;7、第一竖直段;8、倾斜段;9、第二竖直段;10、第一单向阀;11、第二单向阀;12、第一管段;13、第二管段;14、第三管段;15、第四管段;16、第五管段;17、第六管段;18、固定支架;19、U形管段;20、直管段;21、底座;22、管夹。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排气管组件包括排气总管组件、分液头1、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3,分液头1连接在排气总管组件上,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3连接在分液头1的分液接口上,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3关于分液头1的对称面对称,第一排气管2包括上U弯结构4和下U弯结构5,在水平面上进行投影,上U弯结构4和下U弯结构5之间的夹角θ1为90°≤θ1≤150°,下U弯结构5与分液头1的两个分液接口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θ2为90°≤θ2≤180°。在一个实施例中,下U弯结构5位于分液头1远离排气总管组件的一侧,上U弯结构4位于下U弯结构5靠近排气总管组件的一侧。本申请的排气管组件通过硬管结构实现排气管的各个管段之间的连接,通过对管型进行设计,能够对管路结构进行优化,有效增强管路横向摆动的吸能,以及管路法向摆动的吸能,提升管路固有频率,达到降低振动响应的作用,从而能够简化排气管组件的结构,避免焊点结构,降低工艺复杂度和成本,同时可以实现机组减振降噪,确保机组运行稳定性。排气管主激励源主要来自双压缩机的机械振动以及排气压力脉动,因此尽量降低双激励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实际试验中确认了管路工作变形,明确在实际系统中被激起的管路主振动形态,使得管路优化有针对性,因此从排气管工作变形可以看出主要体现在管组件“在垂直安装面上的法向180°相位差摆动+整体大幅左右横向摆动”,因此需要抑制管组件在垂直安装面上的法向180°相位差摆动及整体大幅左右横向摆动,达到降低管路振动响应的目的。已知技术中,双U弯管路存在振动响应较大的问题,引起管路应力较大,这个在提供的模态及应力仿真分析图中也初步解释了该现象,表现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总管组件、分液头(1)、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3),所述分液头(1)连接在所述排气总管组件上,所述第一排气管(2)和所述第二排气管(3)连接在所述分液头(1)的分液接口上,所述第一排气管(2)和所述第二排气管(3)关于所述分液头(1)的对称面对称,所述第一排气管(2)包括上U弯结构(4)和下U弯结构(5),在水平面上进行投影,所述上U弯结构(4)和所述下U弯结构(5)之间的夹角θ1为90°≤θ1≤150°,所述下U弯结构(5)与所述分液头(1)的两个分液接口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θ2为90°≤θ2≤18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总管组件、分液头(1)、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3),所述分液头(1)连接在所述排气总管组件上,所述第一排气管(2)和所述第二排气管(3)连接在所述分液头(1)的分液接口上,所述第一排气管(2)和所述第二排气管(3)关于所述分液头(1)的对称面对称,所述第一排气管(2)包括上U弯结构(4)和下U弯结构(5),在水平面上进行投影,所述上U弯结构(4)和所述下U弯结构(5)之间的夹角θ1为90°≤θ1≤150°,所述下U弯结构(5)与所述分液头(1)的两个分液接口的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θ2为90°≤θ2≤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θ1=110°;和/或,θ2=1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2)和所述第二排气管(3)通过叉分管组件(6)连接在所述分液头(1)上,所述叉分管组件(6)包括两个第一竖直段(7)、两个倾斜段(8)和两个第二竖直段(9),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段(7)和两个所述第二竖直段(9)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倾斜段(8)相互远离,每一个倾斜段(8)对应连接一个第一竖直段(7)和一个第二竖直段(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2)通过第一单向阀(10)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竖直段(9)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3)通过第二单向阀(11)和另外一个所述第二竖直段(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U弯结构(4)包括第一管段(12)、第二管段(13)和第三管段(14),所述第一管段(12)和所述第三管段(14)为竖直管段(20),所述第二管段(13)为水平管段,所述第二管段(13)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段(12)和所述第三管段(14)之间,所述第一管段(12)与所述第二管段(13)之间的夹角为90°以上,所述第二管段(13)与所述第三管段(14)之间的夹角为9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总管组件包括第四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郑宏浩周伯儒梁毅梁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