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面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232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下式面板灯,包括边框、扩散板、背板以及至少一灯条;边框由若干边框条拼接而成,每根边框条具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扩散板的边缘搭接在较低的第一安装面上,背板的边缘区域搭接在较高的第二安装面上,中心区域拱起且被配置为安装固定灯条,边缘区域经形变制成沿着背板的边长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第一凸筋抵压扩散板的边缘使其贴靠第一安装面,边缘区域搭接在第二安装面上的部分与第二安装面形成一夹角,夹角沿边框条端部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第一凸筋可以增加整个背板的支撑强度,当直下式面板灯安装于天花板时,避免其拉动边框,进而使得直下式面板灯与天花板上的龙骨接触敷贴,不会出现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下式面板灯
本申请涉及面板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下式面板灯。
技术介绍
LED面板灯具有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舒适、材料环保、功耗小等优点,是目前广受欢迎的一种室内照明灯具。面板灯的基本结构包括边框、背板、扩散板、驱动电源及多个发光组件,背板安装在边框的背面,扩散板安装于边框正面,发光元件置于背板与扩散板之间,并安装于背板的下表面,驱动电源安装于面板灯背光的一侧。发光组件经过高透光率的扩散板后形成一种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驱动电源用于驱动发光元件。面板灯安装在天花板的龙骨上时,由于发光元件的重量直接作用在背板上,导致背板的中部会向下塌陷,背板的边缘会翘起,可能会发生背板的边缘拉动边框形变,以使边框形成翘曲,造成面板灯无法在龙骨上放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直下式面板灯,能够避免边框形变。本申请提供一种直下式面板灯,包括:至少一灯条,所述灯条包括基板、固定在基板上的LED灯珠以及覆设在LED灯珠上的透镜;边框,所述边框由若干边框条拼接而成,每根边框条具有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具有透光功能,其边缘搭接在较低的第一安装面上;背板,所述背板为由金属板材通过形变制成的罩壳状结构,其边缘区域搭接在较高的第二安装面上,中心区域拱起且被配置为安装固定所述灯条,所述边缘区域经形变制成沿着所述背板的边长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抵压扩散板的边缘使其贴靠第一安装面,所述边缘区域搭接在第二安装面上的部分与第二安装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沿边框条端部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可选的,所述边缘区域搭接在第二安装面上的部分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θ1,最小夹角为θ2,且满足:θ1:θ2=1.1~1.5:1。可选的,所述边缘区域搭接在第二安装面上的部分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度~10度。可选的,所述第一凸筋距离背板边沿的距离为4mm~10mm。可选的,所述边框条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边框条的转角内侧增厚形成增厚部,在水平部形成台阶结构,使得水平部具有高度不同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可选的,所述背板拱起形成一腔体,所述腔体包括平坦的底壁和倾斜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扩散板平行设置,所述灯条固定在所述底壁上,所述侧壁与第一凸筋相切衔接。可选的,所述底壁设置有纵横交错安置灯条的凹槽。可选的,所述背板的边缘区域形成沿着所述背板的边长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并行布置,且第二凸筋位于第一凸筋的外侧。可选的,所述第一凸筋和扩散板之间的间距相对于扩散板厚度的过盈量小于0.5mm。可选的,所述背板每边所在的第一凸筋的高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加。本申请直下式面板灯的第一凸筋可以增加整个背板的支撑强度,尤其是边缘区域的支撑强度,当直下式面板灯安装于天花板时,可以降低边缘区域的形变量,避免其拉动边框,使边框发生形变,进而使得直下式面板灯与天花板上的龙骨接触敷贴,不会出现缝隙。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直下式面板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直下式面板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省略一边框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直下式面板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凸条与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中边框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灯条之间的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基板与软灯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中的LED灯珠与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3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3中软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LED灯珠发射的光经透镜扩散的示意图;图19为LED灯珠发射的光经透镜扩散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直下式面板灯;10、灯条;11、基板;111、金属层;112、绝缘层;113、电路层;114、第二窗口;115、焊盘;12、LED灯珠;13、透镜;131、凸脚;14、软灯条;141、第一窗口;142、绝缘层;143、电路层;144、阻焊层;20、背板;21、中心区域;211、凸起;22、边缘区域;23、腔体;231、底壁;232、侧壁;24、第一凸筋;25、第二凸筋;30、扩散板;40、边框;41、边框条;42、第一安装面;43、第二安装面;44、水平部;45、竖直部;46、增厚部;47、竖折;471、螺钉槽;50、驱动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直下式面板灯100,包括边框40、背板20、扩散板30以及至少一个灯条10,背板20为由金属板材通过形变制成的罩壳状结构,罩壳状结构包括中心区域21以及环绕中心区域21的边缘区域22,其中心区域21拱起以增加与扩散板30的间距,被配置为安装固定灯条10。灯条10包括基板11、固定在基板11上的LED灯珠12以及覆设在LED灯珠12上的透镜13,灯条10固定在背板20中心区域21朝向扩散板30的一侧。扩散板30具有透光功能,LED灯珠12发出的光依次穿过透镜13和扩散板30,光扩散后使得众多LED点光源形成均匀的面光源。边框40由若干根(通常是四根)边框条41拼接而成,每根边框条41具有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安装面42和第二安装面43,扩散板30的边缘搭接在较低的第一安装面42上,背板20的边缘区域22搭接在较高的第二安装面43上,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如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直下式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灯条,所述灯条包括基板、固定在基板上的LED灯珠以及覆设在LED灯珠上的透镜;/n边框,所述边框由若干边框条拼接而成,每根边框条具有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n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具有透光功能,其边缘搭接在较低的第一安装面上;/n背板,所述背板为由金属板材通过形变制成的罩壳状结构,其边缘区域搭接在较高的第二安装面上,中心区域拱起且被配置为安装固定所述灯条,所述边缘区域经形变制成沿着所述背板的边长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抵压扩散板的边缘使其贴靠第一安装面,所述边缘区域搭接在第二安装面上的部分与第二安装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沿边框条端部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直下式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灯条,所述灯条包括基板、固定在基板上的LED灯珠以及覆设在LED灯珠上的透镜;
边框,所述边框由若干边框条拼接而成,每根边框条具有处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
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具有透光功能,其边缘搭接在较低的第一安装面上;
背板,所述背板为由金属板材通过形变制成的罩壳状结构,其边缘区域搭接在较高的第二安装面上,中心区域拱起且被配置为安装固定所述灯条,所述边缘区域经形变制成沿着所述背板的边长方向延伸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抵压扩散板的边缘使其贴靠第一安装面,所述边缘区域搭接在第二安装面上的部分与第二安装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沿边框条端部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域搭接在第二安装面上的部分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的最大夹角为θ1,最小夹角为θ2,且满足:θ1:θ2=1.1~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域搭接在第二安装面上的部分与第二安装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度~1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面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钧宇杭泽刚蒲纪忠甘彩英赵艺佼
申请(专利权)人:晨辉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