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槽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09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凹槽清理装置,包括框架、挡板和清理件;框架放置在凹槽内;挡板设置在框架上,用于杂质的收集;清理件设置在框架上且与凹槽内壁接触,通过挡板和清理件配合实现对凹槽的清理。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框架在凹槽内行走,挡板对凹槽内的杂质进行收集,清理件对凹槽内壁进行清理,通过挡板和清理件的配合能快速对凹槽进行清理,适用于凹槽内存在大量淤泥和杂质的清理,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槽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凹槽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经常发生大规模涌水,泄水后隧道内存在大量的淤泥和杂质,需要对隧道内的淤泥和杂质进行清理,但隧道内的电缆槽因淤泥和杂质较粘稠,流动性差,无法自由流动,导致清理困难,并且受电缆槽的规格限制,不能使用大型机械对电缆槽进行清理,只能浪费大量人力进行清理,并且人工清理效率低下,严重拖慢工程进度。综上所述,急需一种能对凹槽进行快速清理的凹槽清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凹槽进行快速清理的凹槽清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凹槽清理装置,包括框架、挡板和清理件;所述框架放置在凹槽内;所述挡板设置在框架上,用于杂质的收集;所述清理件设置在框架上且与凹槽内壁接触,通过挡板和清理件配合实现对凹槽的清理。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清理件材质为柔性材料。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柔性材料为土工布。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组矩形框架;多组矩形框架沿凹槽的长度方向放置在凹槽内。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多组矩形框架通过钢筋连接。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矩形框架的下端设有走行轮,便于矩形框架在凹槽内运动。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挡板设置在矩形框架上,且挡板的工作面的规格与凹槽沿其宽度方向的截面规格相匹配。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工作面与凹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矩形框架上且第一挡板的工作面位于凹槽内;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一挡板上且位于凹槽的开口上方,用于对凹槽的开口处的杂质进行清理。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第二挡板的工作面和第一挡板的工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凹槽清理装置包括框架、挡板和清理件;所述框架放置在凹槽内;所述挡板设置在框架上,用于杂质的收集;所述清理件设置在框架上且与凹槽内壁接触,通过挡板和清理件配合实现对凹槽的清理。本技术通过框架在凹槽内行走(优选通过牵引件带动框架在凹槽内行走),挡板对凹槽内的杂质进行收集,清理件对凹槽内壁进行清理,通过挡板和清理件的配合能快速对凹槽进行清理,适用于凹槽内存在大量淤泥和杂质的清理,实用性强。(2)本技术的清理件材质为柔性材料,柔性材料能防止框架在凹槽内运动时,因凹槽内壁不规则造成框架运动困难,同时防止装置刮伤凹槽内壁,并且采用柔性材料贴合凹槽内壁,清理效果好。此处优选柔性材料为土工布,土工布卷制形成环状,便于清理杂质。(3)本技术的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组矩形框架,多组矩形框架沿凹槽的长度方向放置在凹槽内,通过设置多组矩形框架,保证装置具有一定的自重,防止装置因杂质或淤泥过多造成装置漂浮在杂质上或直接越过杂质,导致清理效果不理想。优选多组矩形框架通过钢筋连接,保证结构强度,便于适应高强度的工况。(4)本技术的矩形框架的下端设有走行轮,便于矩形框架在凹槽内运动,防止凹槽内的障碍物阻碍矩形框架运动。(5)本技术的挡板设置在矩形框架上,且挡板的工作面的规格与凹槽沿其宽度方向的截面规格相匹配,通过设置与凹槽截面规格相匹配的挡板,能对凹槽内的杂质进行有效清理。(6)本技术的挡板的工作面与凹槽的长度方向垂直,垂直设置的挡板使得杂质均匀收集在挡板上,保证挡板的受力均衡,防止矩形框架的运动方向偏移,造成清理困难。(7)本技术的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矩形框架上且第一挡板的工作面位于凹槽内;第二挡板设置在第一挡板上且位于凹槽的开口上方,用于对凹槽的开口处的杂质进行清理;第二挡板位于凹槽的开口上方,将开口端部的杂质推送至凹槽外或下落在凹槽内,下落在凹槽内的杂质通过第一挡板收集,能有效防止杂质堆高聚集在凹槽的开口的端部上,便于杂质的一次性清理完全,减少施工周期。(8)本技术的第二挡板的工作面和第一挡板的工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能有效防止凹槽内的杂质和淤泥堆高后直接越过第一挡板,造成清理失效。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本实施例的凹槽清理装置的俯视图;(箭头示意凹槽的长度方向)图2是图1的主视图;(未示意凹槽)图3是图2中A-A视图;其中,1、框架;1.1、矩形框架;1.2、钢筋;1.3、钢圈;1.4、拉环;1.5、走行轮;2、清理件;3、挡板;3.1、第一挡板;3.2、第二挡板;4、凹槽;4.1、开口;5、尾端;6、前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一种凹槽清理装置,包括框架1、挡板3和清理件2,如图1-3所示,具体如下:所述框架1包括多组矩形框架1.1,如图1-2所示,多组矩形框架1.1沿凹槽的长度方向放置在凹槽4内(即图中箭头示意的沿框架的尾端5至前端6的方向),且多组矩形框架通过钢筋1.2进行稳固。图1-2中示意了六组矩形框架1.1。优选的,靠近尾端5的矩形框架1.1下端设有走行轮1.5,便于矩形框架1.1在凹槽4内的运动。此处优选走行轮的直径为凹槽深度的0.05-0.2倍,防止淤泥和杂质由矩形框架和凹槽底面之间的间隙漏过。优选的,相邻两组矩形框架沿凹槽的长度方向的间距为15-30cm。所述挡板3包括第一挡板3.1(形状优选为矩形)和第二挡板3.3,如图3所示;第一挡板3.1设置在矩形框架1.1内,第一挡板3.1的侧壁分别贴合在矩形框架1.1的四条边上,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挡板3.2设置在第一挡板3.1的上端(第二挡板通过矩形框架的一条边和第一挡板连接),且第二挡板的工作面位于凹槽的开口上端,距凹槽的开口4.1的端部垂直间隙为0.5-3cm,第二挡板3.2和第一挡板3.1的组合沿框架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T形,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3.1的侧壁与凹槽4内壁之间的间隙为1-10cm。优选的,靠近尾端5的两组矩形框架1.1上均设有挡板3(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清理件2设置在矩形框架1.1上且与凹槽4内壁接触,能对凹槽的内壁进行清理,同时防止杂质从矩形框架1.1和凹槽内壁之间的间隙中溜走,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清理件材质采用柔性材质。此处优选采用卷制形成环状的土工布,所述矩形框架1.1靠近凹槽内侧壁的边上设有多组钢圈1.3,环状的土工布放置在钢圈1.3内,能与凹槽内侧壁接触。优选矩形框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槽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挡板(3)和清理件(2);所述框架(1)放置在凹槽(4)内;所述挡板(3)设置在框架(1)上,用于杂质的收集;所述清理件(2)设置在框架(1)上且与凹槽内壁接触,通过挡板和清理件配合实现对凹槽的清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槽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挡板(3)和清理件(2);所述框架(1)放置在凹槽(4)内;所述挡板(3)设置在框架(1)上,用于杂质的收集;所述清理件(2)设置在框架(1)上且与凹槽内壁接触,通过挡板和清理件配合实现对凹槽的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件(2)材质为柔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槽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为土工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槽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组矩形框架(1.1);多组矩形框架沿凹槽的长度方向放置在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槽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矩形框架(1.1)通过钢筋(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凹槽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矩形框架(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俊奇李钊方永桥刘映红郭奇波廉旭招游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