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继萍专利>正文

内卡式油管放喷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207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5:01
一种内卡式油管放喷导流装置,涉及油田环保技术领域,包括导流帽、第一活接、第二活接、第一软管、刚性管和第二软管,导流帽下端的外侧加工有环形槽,第一活接上与该环形槽对应设置有短销,第一活接通过环形槽和短销的配合转动连接在导流帽上,第二活接通过第一活接转动连接在导流帽上,第二活接与所述的第一软管、刚性管和第二软管依次通过管箍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锁定机构安装在油管接箍上,液体经由管道导流至地面回收,实现了油水井在作业过程中含油污水全部回收的目的,从而杜绝了污水外排,同时,也为现场作业工人提供了一个方便、干净、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节约了资源,也保护了油田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卡式油管放喷导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油田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内卡式油管放喷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每年进行各种井下作业的井数大约21000口左右,其中维护性作业17500口;压裂作业近3000口;遍及油田各个区块。而现在的井下作业过程中,环境保护技术不够完善、装置不配套,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不仅施工环境受污染,员工身心健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作业井在起管过程中,溢流从10多高的油管流出、落在地面工人身上和设备上、造成更大面积的污染,目前虽然作业队配备了专用的“污油回收装置”,但也解决不了高空污染难题。目前在井下作业过程中采用井场铺防渗布、井下控制开关等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而以上措施只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施工过程中既降低施工时效,又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卡式油管放喷导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卡式油管放喷导流装置,包括导流帽、第一活接、第二活接、第一软管、刚性管和第二软管,导流帽下端的外侧加工有环形槽,第一活接上与该环形槽对应设置有短销,第一活接通过环形槽和短销的配合转动连接在导流帽上,第二活接通过第一活接转动连接在导流帽上,第二活接与所述的第一软管、刚性管和第二软管依次通过管箍连接;所述导流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所述导流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套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卡瓦、压杆和联动轴,其中,卡瓦设置在导流帽的内侧,压杆的一端铰接在导流帽上,压杆的中部与联动轴的一端铰接相连,联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导流帽的侧壁后与卡瓦固定连接,联动轴上套有弹簧,联动轴在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保持远离导流帽的运动趋势,所述卡瓦的外侧加工有与油管接箍内螺纹匹配的螺纹。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刚性管的长度为5米。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活接的外侧固定有安全环,吊环上连接有安全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锁定机构安装在油管接箍上,液体经由管道导流至地面回收,实现了油水井在作业过程中含油污水全部回收的目的,从而杜绝了污水外排,同时,也为现场作业工人提供了一个方便、干净、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节约了资源,也保护了油田环境。2、本技术在两端软管的中间设置了刚性管,使用时,将刚性管固定在井架车上,可有效防止软管在压力冲击下摆动伤人,同时也能避免软管对工人的作业造成妨碍。3、本技术设置了安全环和安全绳,使用时,通过安全绳将本技术挂在井架车的吊钩上,可避免导流帽从油管上端脱落伤人。4、本技术针对油管接箍的结构设置了特殊的锁定机构,可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减少导流帽脱落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流帽,2、把手,3、卡瓦,4、压杆,5、联动轴,6、短销,7、第一活接,8、第二活接,9、第一软管,10、刚性管,11、第二软管,12、安全环,13、安全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导流帽1、第一活接7、第二活接8、第一软管9、刚性管10和第二软管11。液体经由管道导流至地面回收,实现了油水井在作业过程中含油污水全部回收的目的,从而杜绝了污水外排,同时,也为现场作业工人提供了一个方便、干净、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节约了资源,也保护了油田环境。导流帽1下端的外侧加工有环形槽,第一活接7上与该环形槽对应设置有短销6,第一活接7通过环形槽和短销6的配合转动连接在导流帽1上,第二活接8通过第一活接7转动连接在导流帽1上。活接结构的作用是防止第一软管9随导流帽1一同旋转,设置两个活接结构,可在一个活接结构卡死的情况下保证正常工作。第二活接8与所述的第一软管9、刚性管10和第二软管11依次通过管箍连接。本技术在两端软管的中间设置了刚性管10,使用时,将刚性管10固定在井架车上,可有效防止软管在压力冲击下摆动伤人,同时也能避免软管对工人的作业造成妨碍。所述导流帽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2,便于双手手持操作。所述导流帽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套锁定机构,本技术通过该锁定机构安装在油管接箍上;本技术针对油管接箍的结构设置了特殊的锁定机构,可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减少导流帽1脱落的概率。锁定机构,包括卡瓦3、压杆4和联动轴5,其中,卡瓦3设置在导流帽1的内侧,压杆4的一端铰接在导流帽1上,压杆4的中部与联动轴5的一端铰接相连,联动轴5的另一端穿过导流帽1的侧壁后与卡瓦3固定连接,联动轴5上套有弹簧,联动轴5在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保持远离导流帽1的运动趋势,所述卡瓦3的外侧加工有与油管接箍内螺纹匹配的螺纹(具体结构可参考油管端部的外螺纹)。使用时,按压压杆4,可使卡瓦3向导流帽1的轴线靠近,以便为油管接箍的插入让出空间,油管接箍插入后,释放压杆4,油管接箍便卡在卡瓦3和导流帽1之间,从而将导流帽1固定在油管接箍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刚性管10的长度为5米,第一软管9的长度按需截取。本技术设置了安全环12和安全绳13,使用时,通过安全绳13将本技术挂在井架车的吊钩上,可避免导流帽1从油管上端脱落伤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卡式油管放喷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帽(1)、第一活接(7)、第二活接(8)、第一软管(9)、刚性管(10)和第二软管(11),导流帽(1)下端的外侧加工有环形槽,第一活接(7)上与该环形槽对应设置有短销(6),第一活接(7)通过环形槽和短销(6)的配合转动连接在导流帽(1)上,第二活接(8)通过第一活接(7)转动连接在导流帽(1)上,第二活接(8)与所述的第一软管(9)、刚性管(10)和第二软管(11)依次通过管箍连接;/n所述导流帽(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2);/n所述导流帽(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套锁定机构;/n锁定机构,包括卡瓦(3)、压杆(4)和联动轴(5),其中,卡瓦(3)设置在导流帽(1)的内侧,压杆(4)的一端铰接在导流帽(1)上,压杆(4)的中部与联动轴(5)的一端铰接相连,联动轴(5)的另一端穿过导流帽(1)的侧壁后与卡瓦(3)固定连接,联动轴(5)上套有弹簧,联动轴(5)在该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保持远离导流帽(1)的运动趋势,所述卡瓦(3)的外侧加工有与油管接箍内螺纹匹配的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卡式油管放喷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帽(1)、第一活接(7)、第二活接(8)、第一软管(9)、刚性管(10)和第二软管(11),导流帽(1)下端的外侧加工有环形槽,第一活接(7)上与该环形槽对应设置有短销(6),第一活接(7)通过环形槽和短销(6)的配合转动连接在导流帽(1)上,第二活接(8)通过第一活接(7)转动连接在导流帽(1)上,第二活接(8)与所述的第一软管(9)、刚性管(10)和第二软管(11)依次通过管箍连接;
所述导流帽(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2);
所述导流帽(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套锁定机构;
锁定机构,包括卡瓦(3)、压杆(4)和联动轴(5),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继萍
申请(专利权)人:蒋继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