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94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墙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消音棉层,所述消音棉层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部开设有吸水槽,所述吸水槽盘踞在防水层的内壁,所述吸水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泄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水层、吸水棉、泄水口的相互配合,利用在墙体的外部设置防水层,通过防水层对空气中的大部分水分阻挡,剩余部分的水分经过吸水棉吸收后,水分通过泄水口排除,保持墙体的整洁度,避免了空气中的水分附着内墙上无法被排出,水分进入内墙后,造成内墙上的石灰粉被浸湿脱落,导致内墙的使用寿命短,成本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内墙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
技术介绍
按墙体在建筑中的位置和走向分类:分为外墙和内墙两类,沿建筑四周边缘布置的墙体称为外墙,被外墙包围的墙体称为内墙,内墙是指在室内起分隔空间的作用,现代内墙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空气中的水分附着内墙上无法被排出,水分进入内墙后,造成内墙上的石灰粉被浸湿脱落,导致内墙的使用寿命短,成本浪费的问题,同时由于内墙通过混凝土堆砌在地面上,未进行固定且稳定性较差,当内墙受到振动时容易歪斜或倒塌,导致内墙的安全性低,稳定性差的问题,现推出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消音棉层,所述消音棉层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部开设有吸水槽,所述吸水槽盘踞在防水层的内壁,所述吸水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的一端延伸至防水层的下方,所述墙体、消音棉层和防水层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条。优选的,所述墙体的底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墙体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穿刺。优选的,所述墙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螺栓,所述加固螺栓延伸至消音棉层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消音棉层的材质为消音棉,所述消音棉层上开设有消音孔。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所述定位块与螺杆螺旋套接。优选的,所述穿刺的下端为尖刺状,所述穿刺均匀分布在移动板的底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防水层、吸水棉、泄水口的相互配合,利用在墙体的外部设置防水层,通过防水层对空气中的大部分水分阻挡,剩余部分的水分经过吸水棉吸收后,水分通过泄水口排除,保持墙体的整洁度,避免了空气中的水分附着内墙上无法被排出,水分进入内墙后,造成内墙上的石灰粉被浸湿脱落,导致内墙的使用寿命短,成本浪费的问题,保证内墙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约了成本。2.本技术通过螺杆、定位块、移动板、穿刺的相互配合,利用螺杆与定位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螺杆移动,螺杆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带动穿刺下移刺入地面内,从而对墙体进行固定,避免了由于内墙通过混凝土堆砌在地面上,未进行固定且稳定性较差,当内墙受到振动时容易歪斜或倒塌,导致内墙的安全性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内墙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防水层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中:1、墙体;2、加强条;3、消音棉层;4、加固螺栓;5、吸水棉;6、防水层;7、定位块;8、泄水口;9、旋钮;10、螺杆;11、移动板;12、穿刺;13、固定槽;14、吸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消音棉层3,消音棉层3的材质为消音棉,消音棉层3上开设有消音孔,通过消音棉层3的设置,能够提高墙体1的隔音效果,减少噪音污染,同时设置消音孔,提高隔音效率,消音棉层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6,防水层6的内部开设有吸水槽14,吸水槽14盘踞在防水层6的内壁,吸水槽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棉5,吸水槽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泄水口8,利用在墙体1的外部设置防水层,通过防水层6对空气中的大部分水分阻挡,剩余部分的水分经过吸水棉5吸收后,水分通过泄水口8排除,保持墙体的整洁度,避免了空气中的水分附着内墙上无法被排出,水分进入内墙后,造成内墙上的石灰粉被浸湿脱落,导致内墙的使用寿命短,成本浪费的问题,保证内墙使用寿命的同时节约了成本,泄水口8的一端延伸至防水层6的下方,墙体1、消音棉层3和防水层6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条2,墙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螺栓4,加固螺栓4延伸至消音棉层3的内部,通过加固螺栓4将消音棉层3稳定固定在墙体1的两侧,一方面减少消音棉层3从墙体1上脱离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加固螺栓4能够对墙体1的坚固性提高,墙体1的底端开设有固定槽13,固定槽13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7,定位块7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10相适配的螺纹,定位块7与螺杆10螺旋套接,利用螺杆10与定位块7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螺杆10移动,螺杆10带动移动板11移动,移动板11带动穿刺12下移刺入地面内,从而对墙体1进行固定,避免了由于内墙通过混凝土堆砌在地面上,未进行固定且稳定性较差,当内墙受到振动时容易歪斜或倒塌,导致内墙的安全性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内墙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稳定性,定位块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螺杆10,螺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9,螺杆10的另一端延伸至墙体1的下方且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1,移动板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穿刺12,穿刺12的下端为尖刺状,穿刺12均匀分布在移动板11的底面,通过设置穿刺12的下端为尖刺状,方便穿刺12刺入到地面内,节约劳动力,同时设置多个穿刺12,使得移动板11的底面受力均匀,提高固定的稳定性。使用时,首先将墙体1采用混凝土固定在指定位置,而后旋动旋钮9,旋钮9带动螺杆10转动,螺杆10与定位块7螺旋作用,带动螺杆10下移,螺杆10带动移动板11下移,移动板11带动穿刺12下移,穿刺12下移刺入地面内对墙体1固定,使用时通过消音棉层3对墙体1外部的声音进行吸收消除,而加固螺栓4和加强条2增加墙体1和防水层6与消音棉层3之间的稳定性,当墙体1周围存在水分时,水分附着在防水层6上,被防水层6阻挡掉大部分潮气,少部分的水分进入到防水层6内,被吸水棉5吸收,吸水棉5将水分经过固定槽13收集,最后水分经过泄水口8排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消音棉层(3),所述消音棉层(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的内部开设有吸水槽(14),所述吸水槽(14)盘踞在防水层(6)的内壁,所述吸水槽(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棉(5),所述吸水槽(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泄水口(8),所述泄水口(8)的一端延伸至防水层(6)的下方,所述墙体(1)、消音棉层(3)和防水层(6)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条(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消音棉层(3),所述消音棉层(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的内部开设有吸水槽(14),所述吸水槽(14)盘踞在防水层(6)的内壁,所述吸水槽(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棉(5),所述吸水槽(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泄水口(8),所述泄水口(8)的一端延伸至防水层(6)的下方,所述墙体(1)、消音棉层(3)和防水层(6)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潮内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底端开设有固定槽(13),所述固定槽(13)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块(7),所述定位块(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螺杆(10),所述螺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9),所述螺杆(10)的另一端延伸至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双力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