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建军专利>正文

一种连栋温室的新型复合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940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室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栋温室的新型复合保温结构,包括连栋温室骨架(1),连栋温室骨架(1)的顶部和周侧分别覆盖有第一顶部透明板(2)和第一侧边透明板(3),第一顶部透明板(2)和第一侧边透明板(3)共同围成保温结构的内部区域(4),内部区域(4)底部依次设置透气砖(14)、蓄热层(15)和第一保温层(16),第一保温层(16)的底部和周侧设置防护层(17),透气砖(14)、蓄热层(15)和防护层(17)周侧设置第一层地基保温墙(18);该保温结构保温效果显著,节省电机,节省物力,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节约资金,非常适用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栋温室的新型复合保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温室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连栋温室的新型复合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日光温室作为我国北方特有的设施农业生产场所,因其在冬天不需要加温或极少加温就可以满足北方寒冷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但是,随着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日趋减少,日光温室单体空间小、环境调控能力弱、土地利用率低的不足逐渐显现,极大限制了北方设施农业的发展。日光温室轻简化、连栋化的发展需求日益强烈。连栋温室是温室的一种升级存在,其实就是一种超级大温室,把原有的独立单间温室,用科学的手段、合理的设计、优秀的材料将原有的独立单间模式温室连起来。传统的连栋温室夜晚存在较多的热量流失,保温效果不佳,且蓄热能力差。现也出现一些利用加热装置如加热器、暖气等设备对温室内升温,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168577U,名为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采用白天拉开保温帘采光,对温室白天的采光能力影响较小,但是夜间热量散失,夜间蓄热能力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栋温室的新型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栋温室的新型复合保温结构,包括连栋温室骨架(1),其特征在于,连栋温室骨架(1)的顶部覆盖有第一顶部透明板(2),其周侧设有第一侧边透明板(3),第一顶部透明板(2)和第一侧边透明板(3)共同围成保温结构的内部区域(4),内部区域(4)底部依次设置透气砖(14)、蓄热层(15)和第一保温层(16),第一保温层(16)的底部和周侧设置防护层(17),透气砖(14)、蓄热层(15)和防护层(17)周侧设置第一层地基保温墙(18),第一层地基保温墙(18)外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19),第二保温层(19)的外层设置第二层地基保温墙(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栋温室的新型复合保温结构,包括连栋温室骨架(1),其特征在于,连栋温室骨架(1)的顶部覆盖有第一顶部透明板(2),其周侧设有第一侧边透明板(3),第一顶部透明板(2)和第一侧边透明板(3)共同围成保温结构的内部区域(4),内部区域(4)底部依次设置透气砖(14)、蓄热层(15)和第一保温层(16),第一保温层(16)的底部和周侧设置防护层(17),透气砖(14)、蓄热层(15)和防护层(17)周侧设置第一层地基保温墙(18),第一层地基保温墙(18)外侧设置有第二保温层(19),第二保温层(19)的外层设置第二层地基保温墙(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栋温室的新型复合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顶部透明板(2)上设置第二顶部透明板(5),第一顶部透明板(2)和第二顶部透明板(5)构成密封结构(6),第二顶部透明板(5)上设置有若干个吸气嘴(7),第二顶部透明板(5)上设置牵引机构(8),牵引机构(8)与第一保温被(9)进行连接,第一侧边透明板(3)外侧设置第二侧边透明板(10),第一侧边透明板(3)一端设置开口(11),第一侧边透明板(3)和第二侧边透明板(10)构成空腔结构(12),空腔结构(12)中设置有充气保温囊(13),充气保温囊(13)的充气口设置在开口(1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栋温室的新型复合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牵引机构(8)包括设置在第二顶部透明板(5)上的若干个第一支柱(801),若干个第一支柱(801)上套设有活动杆(802),活动杆(802)一端与第一工作电机(80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工作电机(803)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活动杆(802)上等间距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军吴启新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军浙江同仁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