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93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所述套筒的两侧皆插入安装有钢混组合梁本体,所述钢混组合梁本体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两侧皆插入安装至第一插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二插槽、第二固定柱、第一弹簧、固定槽、空腔、第二弹簧、限位柱和限位孔,利用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惯性,将钢混组合梁本体牢固的固定在套筒的内部,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钢混组合梁本体的拆卸与安装,从而增加了结构的牢固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接装置
,具体为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型式。钢混结构的结构材料是型钢和钢筋混凝土,细分为型钢、钢筋和混凝土。这种结构综合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房间的开间、进深相对较大,空间分割较自由。多、高层住宅多采用这种结构。但这种结构工艺比较复杂,建筑造价也较高。但是现有的钢混组合梁大多为一体型并不具有固定机构,由于无法对多个钢混结构进行固定,导致在后期的搭建时,使组合梁不牢固,不便于工作人员的对组合梁的连接,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结构的牢固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结构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多为一体型并不具有固定机构,由于无法对多个钢混结构进行固定,导致在后期的搭建时,使组合梁不牢固,不便于工作人员的对组合梁的连接,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结构的牢固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结构,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所述套筒的两侧皆插入安装有钢混组合梁本体,所述钢混组合梁本体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两侧皆插入安装至第一插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插槽,所述套筒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插槽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皆与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两侧的内部皆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端皆延伸钢混组合梁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端皆插入安装至固定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两侧的两端皆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第一插槽的两端皆开设有限位孔。优选的,所述套筒内壁的两端皆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皆活动安装有滚珠。优选的,所述套筒两侧的顶端皆通过转轴安装有连接柱,所述钢混组合梁本体的顶端皆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皆通过转轴与连接柱的一侧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皆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皆与限位柱的两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一端皆插入安装至限位孔的内部,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限位孔皆为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有第二插槽、第二固定柱、第一弹簧、固定槽、空腔、第二弹簧、限位柱和限位孔,利用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惯性,将钢混组合梁本体牢固的固定在套筒的内部,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钢混组合梁本体的拆卸与安装,从而增加了结构的牢固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有活动槽和滚珠,利用滚珠的特性,减少钢混组合梁本体对套筒内壁的摩擦力,方便了工作人员将钢混组合梁本体插入套筒的内部,使工作人员较为省力对装置主体的安装,从而增加了结构的实用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110、套筒;111、第一固定柱;112、活动槽;113、滚珠;114、钢混组合梁本体;115、第一插槽;2、固定机构;210、第二插槽;211、第二固定柱;212、第一弹簧;213、固定槽;214、空腔;215、第二弹簧;216、限位柱;217、限位孔;218、第一滑槽;219、第一滑块;220、连接柱;221、加强筋;222、第二滑槽;223、第二滑块;224、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包括套筒110,套筒1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111,套筒110的两侧皆插入安装有钢混组合梁本体114,钢混组合梁本体114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一插槽115,第一固定柱111的两侧皆插入安装至第一插槽115的内部,第一固定柱111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包括第二插槽210,套筒110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插槽210,第二插槽2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插槽210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第二固定柱211,第二固定柱211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12,第一弹簧212的一端皆与套筒110的外壁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柱111两侧的内部皆开设有固定槽213,固定槽213的一端皆延伸钢混组合梁本体114的内部,第二固定柱211的一端皆插入安装至固定槽213的内部,第一固定柱111两侧的两端皆开设有空腔214,空腔214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15,第二弹簧215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16,第一插槽115的两端皆开设有限位孔217,限位柱216的一端皆插入安装至限位孔217的内部,限位柱216的一端与限位孔217皆为弧形,当工作人员将钢混组合梁本体114插入套筒110的内部时,利用第一弹簧212与第二弹簧215的惯性,将钢混组合梁本体114牢固的固定在套筒110的内部,即可完成对钢混组合梁本体114的连接,当工作人员拉动第二固定柱211,同时拉动钢混组合梁本体114,即可将钢混组合梁本体114从套筒110的内部取出,方便了工作人员对装置主体1的安装与拆卸,从而增加了结构的牢固性,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套筒110内壁的两端皆开设有活动槽112,活动槽112的内部皆活动安装有滚珠113,当工作人员将钢混组合梁本体114插入套筒110的内部时,利用滚珠113的特性,减少钢混组合梁本体114对套筒110内壁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结构的实用性。进一步的,套筒110两侧的顶端皆通过转轴安装有连接柱220,钢混组合梁本体114的顶端皆开设有第二滑槽222,第二滑槽22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223,第二滑块223与第二滑槽222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磁铁224,第二滑块223的顶端皆通过转轴与连接柱220的一侧连接,当装置主体1晃动时,利用连接柱220与第二滑块223的特性,对晃动时的压力进行吸收,利用磁铁224的特性,使第二滑块223牢固的固定在第二滑槽222的内部,从而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套筒(110),所述套筒(1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111),所述套筒(110)的两侧皆插入安装有钢混组合梁本体(114),所述钢混组合梁本体(114)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一插槽(115),所述第一固定柱(111)的两侧皆插入安装至第一插槽(115)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111)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第二插槽(210),所述套筒(110)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插槽(210),所述第二插槽(2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插槽(210)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第二固定柱(211),所述第二固定柱(211)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12),所述第一弹簧(212)的一端皆与套筒(110)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111)两侧的内部皆开设有固定槽(213),所述固定槽(213)的一端皆延伸钢混组合梁本体(114)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柱(211)的一端皆插入安装至固定槽(213)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111)两侧的两端皆开设有空腔(214),所述空腔(214)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15),所述第二弹簧(215)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16),所述第一插槽(115)的两端皆开设有限位孔(2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套筒(110),所述套筒(1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111),所述套筒(110)的两侧皆插入安装有钢混组合梁本体(114),所述钢混组合梁本体(114)的一侧皆开设有第一插槽(115),所述第一固定柱(111)的两侧皆插入安装至第一插槽(115)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111)两侧皆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第二插槽(210),所述套筒(110)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插槽(210),所述第二插槽(2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插槽(210)的内部皆插入安装有第二固定柱(211),所述第二固定柱(211)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12),所述第一弹簧(212)的一端皆与套筒(110)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柱(111)两侧的内部皆开设有固定槽(213),所述固定槽(213)的一端皆延伸钢混组合梁本体(114)的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柱(211)的一端皆插入安装至固定槽(213)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柱(111)两侧的两端皆开设有空腔(214),所述空腔(214)的内部皆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15),所述第二弹簧(215)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限位柱(216),所述第一插槽(115)的两端皆开设有限位孔(217)。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吉平谌勇陈冰罗元成吕权才吴世泽王坤全安运仁阳贞凯赵勇朱慰怀张护怀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