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86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包括梁体、连接结构和减震结构,所述梁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纵梁,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纵梁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二纵梁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两侧固定连接固定口,将螺丝插设进固定口内部,从而使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相互连接,有利于增加连接的稳固性,方便拆卸和更换,降低了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桥面板纵缝连接
,具体为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钢混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型式。它主要通过在钢梁和混凝土翼缘板之间设置剪力连接件,抵抗两者在交界面处的掀起及相对滑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共同工作。近年来,钢混组合梁在我国城市立交桥梁及建筑结构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正朝着大跨方向发展。钢混组合梁在我国的应用实践表明,它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我国基本建设的国情,是未来结构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常用的固定方式是焊接,这样的方式较为牢固,但不利于拆卸和更换,维修和建造成本较高,现场焊接工作量大,且受现场施工环境影响较大,人们对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需要一个结构更加稳固,成本低,保持时间更长的固定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焊接不易拆卸更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包括梁体、连接结构和减震结构,所述梁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纵梁,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纵梁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二纵梁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口,所述第一纵梁的底端开设有槽体,所述横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口的内部插设有螺丝,所述第一纵梁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纵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横梁内部为实心。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板的面积和第二延伸板的面积相同,所述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固定口。优选的,所述固定口和螺丝完全嵌合,所述固定口内壁设置有螺纹。优选的,所述槽体的内部插设有连接杆,所述槽体为八字形。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等距开设在横梁上端,所述连接杆与第一延伸板不重合。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板托,所述固定杆和板托安装在横梁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通过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两侧固定连接固定口,将螺丝插设进固定口内部,从而使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相互连接,有利于增加连接的稳固性,方便拆卸和更换,降低了安装成本,在横梁上端连接连接杆,将连接杆和槽体完全嵌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加强操作的简便性。2、该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通过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底端连接第二弹簧,机器拉动第一弹簧,将第一纵梁放置在横梁上,第二弹簧可以起到减震缓冲作用,防止砸伤人体,提高了安全性,在横梁内部嵌入板托和底座固定连接,有利于防止横梁局部承压破坏,提高了横梁的抗冲切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纵梁和连接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梁体;110、底座;120、第一支撑板;130、横梁;140、第一纵梁;150、第二纵梁;2、连接结构;210、第一延伸板;220、第二延伸板;230、固定口;240、槽体;250、连接杆;260、螺丝;3、减震结构;310、第一弹簧;320、第二弹簧;330、固定杆;340、板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包括梁体1、连接结构2和减震结构3,梁体1包括底座110,底座1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20,第一支撑板120的顶端放置有横梁130,横梁130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纵梁140,第一纵梁140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纵梁150,连接结构2包括第一延伸板210,第一纵梁140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延伸板210,第二纵梁150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延伸板220,第一延伸板210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口230,第一纵梁140的底端开设有槽体240,横梁13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0,固定口230的内部插设有螺丝260,第一纵梁140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10,第一纵梁14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0。进一步的,底座1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30,横梁130内部为实心,有利于防止横梁130局部承压破坏,提高了横梁130的抗冲切能力。进一步的,第一延伸板210的面积和第二延伸板220的面积相同,第一延伸板210和第二延伸板220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固定口230,有利于固定第一纵梁140和第二纵梁150,降低了安装成本。进一步的,固定口230和螺丝260完全嵌合,固定口230内壁设置有螺纹,有利于固定第一纵梁140和第二纵梁150,降低了安装成本。进一步的,槽体240的内部插设有连接杆250,槽体240为八字形,有利于增加连接的稳固性,方便拆卸和更换。进一步的,连接杆250等距开设在横梁130上端,连接杆250与第一延伸板210不重合,有利于加强操作的简便性。进一步的,固定杆33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板托340,固定杆330和板托340安装在横梁130的内部,有利于加强桥体的稳固性,防止桥体承重过多崩塌。工作原理:在底座110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20,第一支撑板120和横梁130固定连接,从而铺设底板,在第一纵梁140和第二纵梁150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一延伸板210和第二延伸板220,第一延伸板210和第二延伸板220内部等距开设固定口230,通过吊动第一弹簧310,将第一延伸板210和第二延伸板220重合,利用螺丝260插设进固定口230内部拧紧,从而使第一纵梁140和第二纵梁150连接,有利于增加连接的稳固性,方便拆卸和更换,降低了安装成本,横梁130的上端等距连接有连接杆250,将槽体240对准连接杆250放在横梁130上方,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加强操作的简便性。在第一纵梁140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320,机器拉动第一弹簧310,将第一纵梁140放置在横梁130上,第二弹簧320可以起到减震缓冲作用,防止砸伤人体,提高了安全性,在横梁130内部嵌入板托340和底座110固定连接,有利于防止横梁130局部承压破坏,提高了横梁130的抗冲切能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包括梁体(1)、连接结构(2)和减震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包括底座(110),所述底座(1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20),所述第一支撑板(120)的顶端放置有横梁(130),所述横梁(130)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纵梁(140),所述第一纵梁(140)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纵梁(150),所述连接结构(2)包括第一延伸板(210),所述第一纵梁(140)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延伸板(210),所述第二纵梁(150)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延伸板(220),所述第一延伸板(210)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口(230),所述第一纵梁(140)的底端开设有槽体(240),所述横梁(13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0),所述固定口(230)的内部插设有螺丝(260),所述第一纵梁(140)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10),所述第一纵梁(14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包括梁体(1)、连接结构(2)和减震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包括底座(110),所述底座(1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20),所述第一支撑板(120)的顶端放置有横梁(130),所述横梁(130)的顶端连接有第一纵梁(140),所述第一纵梁(140)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纵梁(150),所述连接结构(2)包括第一延伸板(210),所述第一纵梁(140)的右侧连接有第一延伸板(210),所述第二纵梁(150)的左侧连接有第二延伸板(220),所述第一延伸板(210)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口(230),所述第一纵梁(140)的底端开设有槽体(240),所述横梁(13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50),所述固定口(230)的内部插设有螺丝(260),所述第一纵梁(140)的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310),所述第一纵梁(14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组合梁浇筑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30),所述横梁(130)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吉平罗元成谌勇陈冰吕权才吴世泽王坤全阳贞凯赵勇朱慰怀张护怀赵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