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73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端安装进水孔和电机,水箱一侧与回流管相连,回流管上安装循环泵,水箱底端与输送管一端相连,输送管上设置有压力泵,输送管下端安装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输送管与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本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水箱底部的输送管传送至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为地埋式安装,整个装置提高了过滤效果,也为后续污水处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地埋式的设计也节省了用地面积,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经久耐用,净水效率高,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今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种工业设备也应运而生。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严重,特别是工厂排出的污水。如果污水直接排放将会对其他干净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排放的污水必需达到要求是才可进行排放。污水处理设备成本都比较高,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污水直接处理可能对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污水进行前期的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整体污水处理设备的稳定性起到了一定保证,从而减小了后期污水处理设备的维修成本。现有的技术中,污水处理设备用地面积大,过滤效果单一,不能够完全做到净化水源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为地埋式安装,第一调节池内加入铁碳,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第二调节池用于去除部分降解的有机物,第三调节池用于去除污水中没有过滤掉的悬浮物,第四调节池为最后一道杀毒装置,整个装置提高了过滤效果,也为后续污水处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地埋式的设计也节省了用地面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端安装进水孔和电机,水箱一侧与回流管相连,回流管上安装循环泵,水箱底端与输送管一端相连,输送管上设置有压力泵,输送管下端安装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输送管与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连接处安装气阀,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之间安装连接管,第一调节池上端安装顶盖,第一调节池内安装搅拌机;所述水箱内包括水箱内腔、搅拌杆、搅拌叶、水位监测座、水位监测器、过滤网、过滤支架和滤水装置,电机底端与搅拌杆一端相连,搅拌杆上安装多组搅拌叶,水箱内腔内壁顶端安装水位监测座,水位监测座底端连接水位监测器,过滤支架两端与水箱内腔两端相连,过滤支架内安装多个过滤网,水箱内腔底端设置有滤水装置;所述滤水装置包括植物过滤层、泥土过滤层、砂石过滤层、吸附层和滤石层,植物过滤层下端设置有泥土过滤层,泥土过滤层下端设置有砂石过滤层,砂石过滤层下端设置有吸附层,吸附层下端设置有滤石层,滤石层包括粗生态滤石层和细生态滤石层。优选的,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水箱一侧上端相连,回流管另一端与水箱一侧底端相连,循环泵安装在回流管上靠近水箱底端的一端。优选的,所述搅拌杆长度不超过过滤网,并且搅拌杆上安装的搅拌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卸或者增加。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和过滤支架呈半弧状,过滤网均匀的铺设在过滤支架上,过滤支架外部球面向下设置。优选的,所述细生态滤石层安装在靠近输送管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粗生态滤石层的砾石粒径为200-300mm,细生态滤石层1852的砾石粒径为150-250mm。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内的组件均相同,并且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顶端均与输送管相连,输送管上设置有相同组数的气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水箱底部的输送管传送至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第一调节池、第二调节池、第三调节池和第四调节池为地埋式安装,第一调节池内加入铁碳,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第二调节池用于去除部分降解的有机物,第三调节池用于去除污水中没有过滤掉的悬浮物,第四调节池为最后一道杀毒装置,整个装置提高了过滤效果,也为后续污水处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地埋式的设计也节省了用地面积,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经久耐用,净水效率高,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箱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调节池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滤水装置剖视图。图中:1、水箱;11、水箱内腔;12、搅拌杆;13、搅拌叶;14、水位监测座;15、水位监测器;16、过滤网;17、过滤支架;18、滤水装置;181、植物过滤层;182、泥土过滤层;183、砂石过滤层;184、吸附层;185、滤石层;1851、粗生态滤石层;1852、细生态滤石层;2、进水孔;3、电机;4、回流管;41、循环泵;5、输送管;51、压力泵;52、第一调节池;521、顶盖;522、搅拌机;53、第二调节池;54、第三调节池;55、第四调节池;56、气阀;57、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包括水箱1,其中水箱1顶端安装进水孔2和电机3,水箱1一侧与回流管4相连,回流管4一端与水箱1一侧上端相连,回流管4另一端与水箱1一侧底端相连,循环泵41安装在回流管4上靠近水箱1底端的一端,回流管4上安装循环泵41,水箱1底端与输送管5一端相连,输送管5上设置有压力泵51,输送管5下端安装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输送管5与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连接处安装气阀56,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之间安装连接管57,第一调节池52上端安装顶盖521,第一调节池52内安装搅拌机522,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内的组件均相同,并且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顶端均与输送管5相连,输送管5上设置有相同组数的气阀56。其中水箱1内包括水箱内腔11、搅拌杆12、搅拌叶13、水位监测座14、水位监测器15、过滤网16、过滤支架17和滤水装置18,电机3底端与搅拌杆12一端相连,搅拌杆12上安装多组搅拌叶13,搅拌杆12长度不超过过滤网16,并且搅拌杆12上安装的搅拌叶1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卸或者增加,过滤网16和过滤支架17呈半弧状,过滤网16均匀的铺设在过滤支架17上,过滤支架17外部球面向下设置,水箱内腔11内壁顶端安装水位监测座14,水位监测座14底端连接水位监测器15,过滤支架17两端与水箱内腔11两端相连,过滤支架17内安装多个过滤网16,水箱内腔11底端设置有滤水装置18。其中滤水装置18包括植物过滤层181、泥土过滤层182、砂石过滤层183、吸附层184和滤石层185,植物过滤层181下端设置有泥土过滤层182,泥土过滤层182下端设置有砂石过滤层183,砂石过滤层183下端设置有吸附层184,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顶端安装进水孔(2)和电机(3),水箱(1)一侧与回流管(4)相连,回流管(4)上安装循环泵(41),水箱(1)底端与输送管(5)一端相连,输送管(5)上设置有压力泵(51),输送管(5)下端安装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输送管(5)与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连接处安装气阀(56),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之间安装连接管(57),第一调节池(52)上端安装顶盖(521),第一调节池(52)内安装搅拌机(522);/n所述水箱(1)内包括水箱内腔(11)、搅拌杆(12)、搅拌叶(13)、水位监测座(14)、水位监测器(15)、过滤网(16)、过滤支架(17)和滤水装置(18),电机(3)底端与搅拌杆(12)一端相连,搅拌杆(12)上安装多组搅拌叶(13),水箱内腔(11)内壁顶端安装水位监测座(14),水位监测座(14)底端连接水位监测器(15),过滤支架(17)两端与水箱内腔(11)两端相连,过滤支架(17)内安装多个过滤网(16),水箱内腔(11)底端设置有滤水装置(18);/n所述滤水装置(18)包括植物过滤层(181)、泥土过滤层(182)、砂石过滤层(183)、吸附层(184)和滤石层(185),植物过滤层(181)下端设置有泥土过滤层(182),泥土过滤层(182)下端设置有砂石过滤层(183),砂石过滤层(183)下端设置有吸附层(184),吸附层(184)下端设置有滤石层(185),滤石层(185)包括粗生态滤石层(1851)和细生态滤石层(18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设备,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顶端安装进水孔(2)和电机(3),水箱(1)一侧与回流管(4)相连,回流管(4)上安装循环泵(41),水箱(1)底端与输送管(5)一端相连,输送管(5)上设置有压力泵(51),输送管(5)下端安装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输送管(5)与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连接处安装气阀(56),第一调节池(52)、第二调节池(53)、第三调节池(54)和第四调节池(55)之间安装连接管(57),第一调节池(52)上端安装顶盖(521),第一调节池(52)内安装搅拌机(522);
所述水箱(1)内包括水箱内腔(11)、搅拌杆(12)、搅拌叶(13)、水位监测座(14)、水位监测器(15)、过滤网(16)、过滤支架(17)和滤水装置(18),电机(3)底端与搅拌杆(12)一端相连,搅拌杆(12)上安装多组搅拌叶(13),水箱内腔(11)内壁顶端安装水位监测座(14),水位监测座(14)底端连接水位监测器(15),过滤支架(17)两端与水箱内腔(11)两端相连,过滤支架(17)内安装多个过滤网(16),水箱内腔(11)底端设置有滤水装置(18);
所述滤水装置(18)包括植物过滤层(181)、泥土过滤层(182)、砂石过滤层(183)、吸附层(184)和滤石层(185),植物过滤层(181)下端设置有泥土过滤层(182),泥土过滤层(182)下端设置有砂石过滤层(183),砂石过滤层(183)下端设置有吸附层(184),吸附层(184)下端设置有滤石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壹格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