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型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55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型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垃圾桶本体呈倒圆台状;垃圾桶本体的上部侧面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第一排气孔的数量为十个,且第一排气孔五个一组横向分布,一共两组分别设于垃圾桶本体的两侧;垃圾桶本体的中下部两侧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垃圾桶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可转动的外套环,且外套环上设有与第二排气孔相对应的内透孔;外套环的顶部设有竖向设置的转动条,转动条用于控制外套环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垃圾袋放入到垃圾桶本体内,且垃圾袋不会鼓起,也不会在倒垃圾的时候将垃圾袋拽入到垃圾桶本体内,垃圾袋的上边缘也能较好的固定,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使用,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型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桶,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的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筒或垃圾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垃圾盛装用具,通常的垃圾筒的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开口,使用时,将垃圾袋套在筒体的内部空间,并使垃圾袋袋紧贴筒体内壁,获得一个盛装垃圾的容置空间。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垃圾袋套上垃圾桶时,垃圾袋都是鼓起的,在垃圾袋与垃圾桶的内壁之间有空气,这样导致扔垃圾时经常会把垃圾袋拽入垃圾桶内,同时垃圾袋的上边缘没有固定的话,在使用过程中有垃圾落下时,垃圾袋可能会蜷缩在垃圾桶内,使得垃圾袋不能较好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垃圾袋较好的贴合在垃圾桶本体的内壁内,且能将垃圾袋的上边缘固定,从而较好固定垃圾袋的垃圾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气型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本体,所述垃圾桶本体呈倒圆台状;所述垃圾桶本体的上部侧面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垃圾桶本体的中下部两侧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可转动的外套环,且,所述外套环上设有与第二排气孔相对应的内透孔;在所述外套环的顶部设有竖向设置的转动条,所述转动条用于控制外套环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孔的数量为十个,且,所述第一排气孔五个一组分布,一共两组分别设于垃圾桶本体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条的顶部设有可转动的压紧条。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气孔内设有滤网。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外壁上还设有位于外套环底部下方的承载环。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底部开有多个第三排气孔;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底部设有收集桶,在所述收集桶的两侧设有多个第四排气孔。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桶的外壁上沿其周向上设有一集液槽,且,所述第四排气孔指向集液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桶活动连接的设于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底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垃圾桶,其整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垃圾袋放入到垃圾桶本体内,且垃圾袋不会鼓起,也不会在倒垃圾的时候将垃圾袋拽入到垃圾桶本体内,垃圾袋的上边缘也能够很好的进行固定,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使用,实用性强,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剖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垃圾桶本体的主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剖视图;附图5为附图4中A部的放大图;附图6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其中:垃圾桶本体1、第一排气孔10、第二排气孔20、外套环21、内透孔22、转动条23、压紧条24、承载环25、第三排气孔30、收集桶31、集水槽32、第四排气孔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附图1-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排气型垃圾桶,其包括垃圾桶本体1,所述垃圾桶本体1呈倒圆台状,并且在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上部侧面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0。具体的,所述第一排气孔10的数量一共为十个,每五个第一排气孔10为一组,一共两组,分别横向分布在垃圾桶本体1的两侧。实际使用时,当将垃圾袋放入到垃圾桶本体1内时,垃圾袋与垃圾桶本体1的底部之间的空气回流后从两侧的第一排气孔10排出,这样垃圾袋的底部与垃圾桶本体的底部贴合,垃圾袋不会鼓起来,从而在扔垃圾时不会把垃圾袋拽入垃圾桶本体1内。同时所述的第一排气孔10也可以作为一个握持点,当需要移动垃圾桶时,人的手握在第一排气孔内,这样可以方便的将垃圾桶取走移位,操作方便省力,实用性较强。将第一排气孔10设置在垃圾桶本体1的上部的话,这样就不会由于垃圾的破裂导致垃圾流到垃圾桶本体1内。实施例二:请参阅附图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在于,在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中下部两侧也同样开设了多个第二排气孔20,并且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可转动的外套环21,且所述外套环21上设有与第二排气孔20相对应的内透孔22;在所述外套环21的顶部设有竖向设置的转动条23,所述转动条23用于控制外套环21转动。实际工作时,首先让内透孔22和第二排气孔20对准,然后将垃圾袋放入到垃圾桶本体1的内部,由于在垃圾桶本体1的中下部设有第二排气孔20,这样垃圾袋与垃圾桶本体1底部之间的空气回流后可以快速的从两侧的第一排气孔10和第二排气孔20排出,从而可以更加快速的将垃圾袋贴合到垃圾桶本体1的底部,垃圾袋也不会鼓起来。同时,垃圾袋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破裂,从而导致垃圾袋内的垃圾从第二排气孔20中流出,此时可以通过转动条23将外套环21旋转一定角度,使第二排气孔20和内透孔22之间不通,这样垃圾桶本体1就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垃圾袋内的垃圾也不会从第二排气孔20内流出。并且,为了便于垃圾袋进一步固定垃圾桶本体1内,在转动条23的顶部设有可转动的压紧条24,当垃圾袋放置完成后,垃圾袋上端的外边缘进入到转动条23和垃圾桶本体1外壁之间的空隙内时,此时再将压紧条24旋转一定角度,使压紧条24的前端顶在垃圾袋上端的边缘处,这样垃圾袋的上边缘就较为牢固的设置在垃圾桶本体1内,在使用时不会由于垃圾的掉落使垃圾袋产生蜷缩现象,保证了垃圾袋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排气孔20内还可以设置有滤网(图中未示出),在使用过程中万一忘记将外套环21旋转,第二排气孔20和内透孔22之间还是相通的,此时可以由于滤网的存在可以避免垃圾袋破裂时垃圾中的一些颗粒物直接从第二排气孔20内流出。另外,所述垃圾桶本体1的外壁上还设有位于外套环21底部下方的承载环25,承载环25起到对外套环21支撑的作用,避免外套环21从垃圾桶本体1上滑落下来。实施例三:请参阅附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之间的区别在于,在垃圾桶本体1的底部还开有多个第三排气孔30,同时在垃圾桶本体1的底部设有收集桶31,收集桶31的侧面上开有多个第四排气孔40,这样将垃圾袋放入到垃圾桶本体1内时,由于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第三排气孔和第四排气孔的存在,空气的流通速度更快,从而可以更加轻松的将垃圾袋的底部与垃圾桶本体1的底部贴合,而垃圾袋不会骨气,同时在垃圾桶本体1的底部设置了收集桶31,这是为了当垃圾袋的底部破裂时,垃圾可以进入到收集捅31内,从而避免垃圾直接从垃圾桶本体1的底部流出。并且,在收集桶1的底部沿其周向还设有一集水槽32,当收集桶内的垃圾废液过多时可以流入到集水槽32内,同时可以提醒使用者及时对破裂的垃圾袋进行更换。其中,收集桶31和垃圾桶本体1的底部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从而便于后续进行对收集桶1进行更换以及收集桶1的清洗。通过上述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桶本体,所述垃圾桶本体呈倒圆台状;所述垃圾桶本体的上部侧面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垃圾桶本体的中下部两侧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可转动的外套环,且,所述外套环上设有与第二排气孔相对应的内透孔;在所述外套环的顶部设有竖向设置的转动条,所述转动条用于控制外套环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桶本体,所述垃圾桶本体呈倒圆台状;所述垃圾桶本体的上部侧面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垃圾桶本体的中下部两侧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所述垃圾桶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可转动的外套环,且,所述外套环上设有与第二排气孔相对应的内透孔;在所述外套环的顶部设有竖向设置的转动条,所述转动条用于控制外套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的数量为十个,且,所述第一排气孔五个一组分布,一共两组分别设于垃圾桶本体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条的顶部设有可转动的压紧条。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