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电线注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34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便携电线注入器,更具体来讲涉及多个滚轴通过带连接从而能够一并移动,因此能够实现准确的入线动作,小型化且提高作业便利性及作业效率,通过单纯的结构的模块化能够提高组装性的便携电线注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便携电线注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电线注入器,更具体来讲涉及多个滚轴通过带连接从而能够一并移动,因此能够实现准确的入线动作,小型化且提高作业便利性及作业效率,通过单纯的结构的模块化能够提高组装性的便携电线注入器。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大部分建筑工地为了确保能够使用电力及通信等的基本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而实施在墙或顶棚埋设各种电线的作业。使用将这些电线插入内部管设置的方法。然而现有对电线入线及引出的布线作业没有另外的装备,因此主要由人直接手动作业,因此具有作业非常累且耗费大量时间等作业效率明显低下的问题。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公开的现有技术有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272228号,是一种在施工现场搬运电线且入线作业时使用的电线入线装备,所述电线入线装备包括:由上板与下板构成以形成多层的主体;构成于所述主体的一侧部的把手;形成于所述主体使得能够用于配置电线卷轴的配置部;上、下贯通形成于所述主体的上板的贯通孔;从所述主体的上板向上部凸出形成用于固定从配置在配置部的电线卷轴解开的电线丝的入线诱导部;构成于所述主体的下部用于移动的轮,因此能够迅速保管及搬运电线,而且能够轻易地进行入线作业。然而,所述现有电线入线装置在大规模工程或施工现场装载多个电线移动时便于搬运作业,但仍然通过手动作业进行电线入线作业,因此具有作业效率低下且耗费大量作业时间的问题。并且需要进行电线维修及更换作业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电线的入线作业及电线的引出作业,因此现有电线入线装置的利用范围有局限性,电线的引出及入线作业全部依靠手动作业完成,因此存在作业非常累且消耗大量作业时间的问题。如图1a所示,现有专利技术韩国授权专利第1695183号构成为包括:一端铰链结合以设置成能够相互旋转且相对应地相接的接合面上形成有引导凹槽的一对本体块;分别轴连接于所述本体块的引导槽上以设置成能够旋转,并且面接触成能够引导电线移送的出入压送滚轴;设置于所述本体块的一端且保持所述出入压送滚轴的朝向电线的接触状态,将所述本体块的铰链相反侧结合成能够开闭设置的形体锁定机构,所述出入压送滚轴包括可结合到动力源的一端而被传递旋转动力且所述出入压送滚轴的旋转中心轴一端延长有向所述本体块的外侧凸出形成的延长驱动轴。如图1b所示,韩国公开技术第2017-0000525号示出一种入线装置,包括:内部形成有设置空间且侧面形成有开放的开口部的框架;在所述框架的内部以相对的状态设置成可进行旋转,电缆插入到相对的之间的位置的滚轴部件;以及向所述滚轴部件提供旋转驱动力使得所述电缆通过所述滚轴部件的旋转加压力向一方向移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旋转轴插入所述滚轴部件提供旋转驱动力的驱动电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272228号(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专利第1695183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个滚轴通过带连接成11字形态从而能够同时活动,因此能够实现准确的入线动作的便携电线注入器。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了入线机的小型化而用蝶形螺母对固定轴进行固定或在内部设置刀刃部,使得电机部的旋转传递轴倾斜结合的便携电线注入器。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各部件模块化,通过支撑架使得电线向一定方向运动,从而小型但所产生维护费用少的便携电线注入器。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两侧形成有插入电线的插入孔与排出电线的引出孔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部,压缩弹簧部件的同时下降或上升一定高度的调节板;支撑所述调节板,第一滚轴部与第二滚轴部之间具有基于弹性的收缩空间,与调节板通过轴固定连接的弹簧部件;与所述弹簧部件连接且随着所述调节板的下降从原位置平行移动到用于将电线压入到第二滚轴部的上侧部的空间,设置有多个滚轴的第一滚轴部;下侧部设置有多个滚轴使得与所述第一滚轴部隔着所述电线相对的第二滚轴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滚轴部与第二滚轴部的多个滚轴的带;向所述第二滚轴部提供旋转力使所述带旋转提供旋转力促使所述电线夹在所述带上前进的电机部;结合于所述电机部的轴的第一锥齿轮;从所述第一锥齿轮向滚轴部方向结合的第二锥齿轮;向滚轴方向延长形成于所述第二锥齿轮且按照一定间隔形成有旋转螺旋形状的旋转传递轴;结合于所述旋转螺旋且与所述滚轴的轴连接的第三锥齿轮。包括贯通所述主体部的上侧部形成的固定长孔;贯通所述固定长孔附着于调节板的上侧部,并且其上侧部具有转动把手的固定轴;插入到所述固定轴与调节板的上侧部结合的轴承;在所述调节板与所述主体部的上侧部之间螺丝结合于所述固定轴的蝶形螺母,沿着所述固定长孔移动所述转动把手时,弹簧部件沿着形成于所述调节板的下侧部的三角形形状的倾斜的边下降,使得第一滚轴部从原位置平行下降到用于将电线压入到第二滚轴部的上侧部的空间,然后转动所述把手使得所述蝶形螺母附着固定于所述调节板。包括在所述便携电线注入器的头部具有第一圆弧形状且用手进行切断操作的操作部形成于下侧部的把手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圆弧形状相抵一起上下运动的下侧部的第二圆弧形状,具有电线向水平方向插入的孔的切断电线注入部;形成于上侧部以用于随着所述切断电线注入部的上升削掉电线的上侧面部进行切断的刀刃部。所述旋转传递轴倾斜结合以使所述电机部的尺寸增大一定值以上确保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结合的角度,所述旋转传递轴的末端形成有轴承部。还包括从外部保护所述滚轴部且具有“匚"字形使得能够轴连接的外壳,从而能够模块化。还包括使得电线从所述滚轴部不弯折地进入到所述把手部与切断电线注入部之间的支撑架。还包括调节所述电机部的速度的调节扳机。所述主体部的侧面形成有调节所述电机部的旋转方向的调节部。技术效果如上构成的本专利技术构成为能够在电线的入线作业或引出作业时通过便携装置自动压送电线,因此能够提高作业便利性及作业效率且增进作业速度。并且,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外部扳机与调节部选择性地一下子处理电线的入线及引出,从而有助于布线作业的通用性。并且,在本专利技术中滚轴部件能够以设定的转数旋转向一方向加压移动电线,从而能够准确、顺畅地进行入线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现有专利技术的入线机的示意图;图2为示出现有专利技术的入线机的示意图;图3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电线注入器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电线注入器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电线注入器的详细结构的侧面图;图6为详细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便携电线注入器的调节扳机与调节部等的侧面立体图;图7为具体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便携电线注入器的固定轴的固定步骤的侧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最优方式,包括:两侧形成有插入电线的插入孔与排出电线的引出孔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部,压缩弹簧部件的同时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电线注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侧形成有插入电线的插入孔与排出电线的引出孔的主体部(100);/n位于所述主体部(100)的下侧部,压缩弹簧部件的同时下降或上升一定高度的调节板(110);/n支撑所述调节板(110),第一滚轴部与第二滚轴部之间具有基于弹力的收缩空间,与调节板通过轴固定连接的弹簧部件(120);/n与所述弹簧部件连接且随着所述调节板的下降而从原位置平行下降到用于将电线压入到第二滚轴部的上侧部的空间,设置有多个滚轴的第一滚轴部(130);/n下侧部设置有多个滚轴以与所述第一滚轴部隔着所述电线相对的第二滚轴部(140);/n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滚轴部(130)与第二滚轴部(140)的多个滚轴的带(150);/n向所述第二滚轴部(140)提供旋转力使所述带旋转提供旋转力促使所述电线夹在所述带(150)前进的电机部(160);/n结合于所述电机部(160)的轴的第一锥齿轮(165);/n从所述第一锥齿轮(165)向滚轴部方向结合的第二锥齿轮(175);/n向滚轴方向延长形成于所述第二锥齿轮且按照一定间隔结合有旋转螺旋形状(176)的旋转传递轴(170);/n结合于所述旋转螺旋且连接于所述滚轴(140-1)的轴的第三锥齿轮(145)。/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1212 KR 10-2019-01655281.一种便携电线注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侧形成有插入电线的插入孔与排出电线的引出孔的主体部(100);
位于所述主体部(100)的下侧部,压缩弹簧部件的同时下降或上升一定高度的调节板(110);
支撑所述调节板(110),第一滚轴部与第二滚轴部之间具有基于弹力的收缩空间,与调节板通过轴固定连接的弹簧部件(120);
与所述弹簧部件连接且随着所述调节板的下降而从原位置平行下降到用于将电线压入到第二滚轴部的上侧部的空间,设置有多个滚轴的第一滚轴部(130);
下侧部设置有多个滚轴以与所述第一滚轴部隔着所述电线相对的第二滚轴部(140);
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滚轴部(130)与第二滚轴部(140)的多个滚轴的带(150);
向所述第二滚轴部(140)提供旋转力使所述带旋转提供旋转力促使所述电线夹在所述带(150)前进的电机部(160);
结合于所述电机部(160)的轴的第一锥齿轮(165);
从所述第一锥齿轮(165)向滚轴部方向结合的第二锥齿轮(175);
向滚轴方向延长形成于所述第二锥齿轮且按照一定间隔结合有旋转螺旋形状(176)的旋转传递轴(170);
结合于所述旋转螺旋且连接于所述滚轴(140-1)的轴的第三锥齿轮(1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电线注入器,其特征在于:
贯通所述主体部(100)的上侧部形成的固定长孔(101);
贯通所述固定长孔(101)附着于调节板(110)的上侧部,其上侧部具有转动把手(102)的固定轴(103);
插入结合到所述固定轴(103)与调节板(110)的上侧部的轴承(104);
在所述调节板(110)与所述主体部(100)的上侧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全镐
申请(专利权)人:普乐士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