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墨组件、供墨系统及印刷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126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供墨组件、供墨系统及印刷机,供墨组件设置在供墨底板上,供墨底板设置于打印机中,包括缓冲墨盒、过滤组件和阀门组件,缓冲墨盒、过滤组件和阀门组件间隔排列并设置在供墨底板上;缓冲墨盒具有出墨口和进墨口,进墨口用于进墨,出墨口、过滤组件和阀门组件依次连通,在供墨底板设置于打印机中时,缓冲墨盒位于阀门组件的沿竖直方向的上侧;缓冲墨盒用于储存墨水,阀门组件打开时,缓冲墨盒中的墨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阀门组件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供墨组件集成设置在供墨底板上,提供了一种新的供墨组件的结构排布,且便于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墨组件、供墨系统及印刷机
本技术涉及印刷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墨组件、供墨系统及印刷机。
技术介绍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现有技术中的印刷机,主要由供墨箱、匀墨机构、印刷机构等部分组成,其中供墨箱具有多种样式,例如,油墨印刷机的供墨系统采用的是装配有机械式墨键的墨斗,作为印刷机单一色组的供墨装置。其中,墨斗通常设置在印刷机的特制柜子中,且墨斗与印刷机的过滤系统连接,墨水经过过滤后导入到喷头模组中进行供墨。但是,现有的供墨组件与印刷机分离设置,操作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供墨组件、供墨系统及印刷机,供墨组件集成设置在供墨底板上,提供了一种新的供墨组件的结构排布,且便于维修更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供墨组件,设置在供墨底板上,供墨底板设置于打印机中,包括:缓冲墨盒、过滤组件和阀门组件,缓冲墨盒、过滤组件和阀门组件间隔排列并设置在供墨底板上;缓冲墨盒具有出墨口和进墨口,进墨口用于进墨,出墨口、过滤组件和阀门组件依次连通,在供墨底板设置于打印机中时,缓冲墨盒位于阀门组件的沿竖直方向的上侧;缓冲墨盒用于储存墨水,阀门组件打开时,缓冲墨盒中的墨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阀门组件流出。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墨组件,还包括泵体组件,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泵体,第一泵体连接在阀门组件的下侧,第一泵体连接阀门组件和打印机,为墨水流入打印机内提供动力。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墨组件,还包括主墨桶,主墨桶设置在供墨底板一侧,主墨桶中储存有墨水;泵体组件还包括第二泵体,主墨桶通过第二泵体与缓冲墨盒的进墨口连接,以向缓冲墨盒供墨。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墨组件,供墨底板上具有贯通的开孔,主墨桶设置在供墨底板的背面侧,且通过开孔与第二泵体连接。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墨组件,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第一过滤器连接在出墨口和阀门组件之间,第二过滤器连接在进墨口和主墨桶之间。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墨组件,第一过滤器直径小于或等于2um;第二过滤器直径为小于或等于10um。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墨组件,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过滤器下侧,第一阀门控制第一过滤器下部的通断状态;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泵体和进墨口之间,第二阀门控制第二泵体和进墨口的通路的通断状态。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墨系统,包括输入输出组件、处理器和上述的供墨组件,输入输出组件和供墨组件均与处理器连接。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墨系统,供墨系统中设置有至少两组供墨组件。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印刷机,包括废墨桶和上述的供墨系统,印刷机具有废墨出口,废墨出口排出印刷后的废墨,废墨出口与废墨桶连通,废墨桶对废墨进行收集;泵体组件还包括第三泵体,第三泵体设置在废墨出口和废墨桶之间,第三泵体将废墨出口的废墨导入到废墨桶中。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供墨组件、供墨系统及印刷机,缓冲墨盒、过滤组件和阀门组件互相连接并按顺序排列设置在供墨底板上,在阀门组件打开时,缓冲墨盒中的墨水即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出墨口流出,在过滤组件中经过过滤后由阀门组件排出到打印机中进行供墨,其中缓冲墨盒、过滤组件和阀门组件均设置在打印机内部的供墨底板上,在保证了供墨组件现有的开闭控制和过滤功能的同时,提供了一种新的供墨组件的结构排布,将供墨组件集成在打印机内部更便于维修更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墨组件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墨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供墨组件;2-供墨底板;3-主墨桶;4-开孔;5-输入输出组件;6-处理器;7-废墨桶;10-缓冲墨盒;11-出墨口;12-进墨口;20-过滤组件;21-第一过滤器;22-第二过滤器;30-阀门组件;31-第一阀门;32-第二阀门;40-泵体组件;41-第一泵体;42-第二泵体;43-第三泵体;100-供墨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现有技术中的印刷机,主要由供墨系统、匀墨机构、印刷机构等部分组成,其中供墨系统具有多种样式,例如,油墨印刷机的供墨系统采用的是装配有机械式墨键的墨斗,作为印刷机单一色组的供墨装置。其中,墨斗通常设置在印刷机的特制柜子中,且墨斗与印刷机的过滤系统连接,墨水经过过滤后导入到喷头模组中进行供墨。现有的供墨组件与印刷机是分离设置,例如在印刷机中设置有柜体放置供墨箱等,操作维护很不方便。如果能够设计一种新的供墨组件,提供一种新式的结构排布,将供墨组件集成设置在印刷机内,在操作和维修时更加方便。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供墨组件、供墨系统及印刷机,供墨组件集成设置在供墨底板上,提供了一种新的供墨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墨组件,设置在供墨底板上,所述供墨底板设置于打印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墨盒、过滤组件和阀门组件,所述缓冲墨盒、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阀门组件间隔排列并设置在所述供墨底板上;/n所述缓冲墨盒具有出墨口和进墨口,所述进墨口用于进墨,所述出墨口、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阀门组件依次连通,在所述供墨底板设置于所述打印机中时,所述缓冲墨盒位于所述阀门组件的沿竖直方向的上侧;/n所述缓冲墨盒用于储存墨水,所述阀门组件打开时,所述缓冲墨盒中的墨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所述阀门组件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墨组件,设置在供墨底板上,所述供墨底板设置于打印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墨盒、过滤组件和阀门组件,所述缓冲墨盒、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阀门组件间隔排列并设置在所述供墨底板上;
所述缓冲墨盒具有出墨口和进墨口,所述进墨口用于进墨,所述出墨口、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阀门组件依次连通,在所述供墨底板设置于所述打印机中时,所述缓冲墨盒位于所述阀门组件的沿竖直方向的上侧;
所述缓冲墨盒用于储存墨水,所述阀门组件打开时,所述缓冲墨盒中的墨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所述阀门组件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体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连接在所述阀门组件的下侧,所述第一泵体连接所述阀门组件和所述打印机,为所述墨水流入打印机内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墨桶,所述主墨桶设置在所述供墨底板一侧,所述主墨桶中储存有墨水;
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第二泵体,所述主墨桶通过所述第二泵体与所述缓冲墨盒的所述进墨口连接,以向所述缓冲墨盒供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底板上具有贯通的开孔,所述主墨桶设置在所述供墨底板的背面侧,且通过所述开孔与所述第二泵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方正印捷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