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099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灯光系统,适于接收第一电源信号及第二电源信号。灯光系统包含发光元件、开关控制电路、第一电源调整电路、第二电源调整电路、第一和第二开关。第一电源调整电路电连接发光元件和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电连接发光元件和第二电源调整电路。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发光元件、第一及第二开关。当发光元件与开关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电源信号时,开关控制电路导通第一开关且关断第二开关,使第一电流驱动发光元件发光。当发光元件与开关控制电路未接收到第一电源信号且第二电源调整电路接收到第二电源信号时,开关控制电路关断第一开关且导通第二开关,使第二电流驱动发光元件发光。借此,可以将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控制在较小的误差之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灯光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灯光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适于接收两种电源信号的灯光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车灯灯光的法规规范中,不同功能的车灯(例如:车辆示宽灯与日间行车灯)必须满足不同的灯光输出条件(例如:亮度限制和光型),以达到交通安全的目的。一般而言,灯光瓦数较大时使用切换式电源,灯光瓦数较小时使用线性式电源,可达成不同固定亮度的目的。而若想以同一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产生多种亮度,常见的作法是利用切换式电源配合一般照明的亮度调整方法来达成,如脉冲宽度调变(PulseWidthModulation,PWM)调光。然而,此亮度调整方法可能因大量生产产品时的零件差异,造成不同车灯在低亮度的输出电流的公差过大,导致无法符合法规中对于低亮度灯光的规范。因此,如何让灯光系统在不同亮度需求时的输出电流的误差降低为本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光系统,可以将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控制在较小的误差之内。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灯光系统。灯光系统适于接收第一电源信号及第二电源信号。灯光系统包含发光元件、第一电源调整电路、第二电源调整电路、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开关控制电路。第一电源调整电路电连接发光元件。第一开关电连接第一电源调整电路。第二开关电连接发光元件。第二电源调整电路电连接第二开关。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发光元件、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当发光元件与开关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电源信号时,开关控制电路导通第一开关且关断第二开关,以使得第一电流驱动发光元件进行发光。当发光元件与开关控制电路未接收到第一电源信号且第二电源调整电路接收到第二电源信号时,开关控制电路关断第一开关且导通第二开关,以使得第二电流驱动发光元件进行发光。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电流依序流经发光元件、第一电源调整电路及第一开关,第二电流由第二电源调整电路产生并依序流经第二开关及发光元件。在部分实施例中,当发光元件与开关控制电路未接收到第一电源信号且第二电源调整电路未接收到第二电源信号时,第一开关不导通且第二开关不导通,发光元件不发光。在部分实施例中,灯光系统还包含第一防逆单元。第一防逆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发光元件与第一电源调整电路之间的第一节点。第一防逆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于开关控制电路。在部分实施例中,灯光系统还包含第二防逆单元。第二防逆单元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电源信号。第二防逆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于第二开关与发光元件之间的第二节点。在部分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电路包含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用来接收第一电源信号。第二电阻串联连接于第一电阻与共电压点之间。第一开关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一电源调整电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于共电压点。第一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间的第三节点。在部分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电路还包含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以及第三开关。第三电阻电连接发光元件。第四电阻串联连接于第三电阻与共电压点之间。第五电阻电连接于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之间的第四节点。第五电阻的电阻值小于第四电阻的电阻值。第三开关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三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五电阻。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于共电压点。第三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于第三节点。在部分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电路还包含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四开关。第六电阻电连接第二电源调整电路。第七电阻电连接第六电阻。第四开关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四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七电阻。第四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于共电压点。第四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于第四节点。第二开关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二电源调整电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于发光元件。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于第六电阻与第七电阻之间的第五节点。在部分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电路还包含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以及第五开关。第八电阻电连接第二电源调整电路,用以接收第二电源信号。第九电阻串联连接于第八电阻与共电压点之间。第十电阻电连接于第八电阻与第九电阻之间的第六节点。第十电阻的电阻值小于第九电阻的电阻值。第五开关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五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十电阻。第五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于共电压点。第五开关的控制端电连接于第三节点。在部分实施例中,当开关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电源信号时,第五开关导通而使第二电源调整电路停止运作。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电流使发光元件消耗第一功率。第二电流使发光元件消耗第二功率。第二功率大于第一功率。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电源调整电路是一种线性式电流源电路。第二电源调整电路是一种切换式电源转换电路。综上所述,借由灯光系统根据两种电源信号选择性地以第一电源调整电路和第二电源调整电路中的一个单独将电能转换为相应的电流,便能将发光元件所接收到的驱动电流控制在较小误差之内,使得发光元件所产生的不同发光亮度皆能符合法规规范。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的一种灯光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的一种灯光系统的详细电路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的另一种灯光系统的详细电路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灯光系统,110-第一电源调整电路,120-第二电源调整电路,130-开关控制电路,LED-发光元件,Vin1,Vin2-电源信号,I1,I2-电流,SW1,SW2,SW3,SW4,SW5,SW6-开关,R1,R2,R3,R4,R5,R6,R7,R8,R9,R10,R11-电阻,C1,C2,C3,C4-电容,D1,D2,D3-防逆单元,L1-电感,U1-控制元件,A1-电流源元件,N1,N2,N3,N4,N5,N6-节点。具体实施方式下文是举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案,并不用来限定本案,而结构操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涵盖的范围。在全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专利技术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用词将在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此外,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此外,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含相关列举项目中一个或多个项目的任意一个以及其所有组合。在本文中,当一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接”时,可指“电性连接”或“电性耦接”。“连接”或“耦接”也可用以表示两个或多个元件间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动。此外,虽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语描述不同元件,该用语仅是用以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则该用语并非特别指称或暗示次序或顺位,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适于接收第一电源信号及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灯光系统包含:/n发光元件;/n第一电源调整电路,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n第一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调整电路;/n第二开关,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n第二电源调整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及/n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及所述第二开关;/n当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导通所述第一开关且关断所述第二开关,以使得第一电流驱动所述发光元件进行发光;/n当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信号且所述第二电源调整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关断所述第一开关且导通所述第二开关,以使得第二电流驱动所述发光元件进行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15 TW 1091048981.一种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适于接收第一电源信号及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灯光系统包含:
发光元件;
第一电源调整电路,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
第一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调整电路;
第二开关,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
第二电源调整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及
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及所述第二开关;
当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导通所述第一开关且关断所述第二开关,以使得第一电流驱动所述发光元件进行发光;
当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信号且所述第二电源调整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时,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关断所述第一开关且导通所述第二开关,以使得第二电流驱动所述发光元件进行发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依序流经所述发光元件、所述第一电源调整电路及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电流由所述第二电源调整电路产生并依序流经所述第二开关及所述发光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电源信号且所述第二电源调整电路未接收到所述第二电源信号时,所述第一开关不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不导通,所述发光元件不发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一防逆单元,所述第一防逆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一电源调整电路之间的第一节点,所述第一防逆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第二防逆单元,所述第二防逆单元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所述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防逆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第二节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含:
第一电阻,用来接收所述第一电源信号;及
第二电阻,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与共电压点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调整电路,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共电压点,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控制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之间的第三节点。


7.如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